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2-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 (21分)
-
1. 默写古诗文。
我们在诗词中体会古代文人的生活与情致。王维《使至塞上》的“ , ”让我们穿行于苍劲雄浑的沙漠中,感受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 崔颢《黄鹤楼》的“ , , ”让我们感受鹦鹉洲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 陶渊明(《饮酒》其五) 的“ , , ”写诗人采菊、观山之情景,让我们体会诗人隐居生活的情趣。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李贺《雁门太守行》的 “ , ”激励我们舍身忘我,报效祖国;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行拂乱其所为”,鼓舞我们不惧磨难,修煤成才。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12月28日,第十八届中国 (深圳) 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以下简称“文博会”) 开幕。
在“文化中国”展区,通过VR 技术,使得观众可以探秘南越王墓。利用高科技手段创新展示,文化遗产变得更加鲜活立体。在江苏展区, “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将全球首创“人物入画,实时跟随”的互动体验带到文博会现场,用一幅十余米长的fēng sú画卷图再现大宋金陵的繁华。在数字技术掀起的 a____中,人们惊喜地看到,优秀传统文化凭风借力成了“冲浪好手”。新科技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载体,传统文化也启发新科技创造出更 b____、更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新的流行事物。
与此同时,梅花篆字艺术、南阳汉画传拓、海南黎族织锦等濒临 c____的非遗技艺,在文博会上的现场表演,引来不少观众驻足欣赏,现场游客 luò yìbù jué。各参展展位前,银川面塑、
兰州太平鼓、河南春晚不倒翁等取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据悉,文博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已成功举办了17届。文博会已成为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1)、 根据注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fēng sú luò yì bù jué 琳琅满目
(2)、在文段中 abc三处横线上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a风浪 b别有用心 c消失 B、a风浪 b自出心裁 c消失 C、a浪潮 b自出心裁 c消亡 D、a浪潮 b别有用心 c消亡(3)、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下面横线上。3. 班级拟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各小题。1月27日, “粤新年·2023年阳江市文化进万家惠民活动阳江风筝DIY”在市风筝馆举行,不少市民前来体验制作风筝的乐趣,感受传统年俗文化和非遗手工制作带来的浓浓年味。
活动开始前,五位非遗传承人给大家普及了风筝的小知识,以及风筝传说、风筝起源、历史,并发放了画笔、剪刀、竹篾等风筝的制作材料和工具。据阳江风筝非遗传承人梁治昂介绍,风筝制作在我国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放风筝既是中国民间的传统民俗活动,也是一项传统体育运动。阳江风筝是南派风筝代表之一,是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传承了数百年的传统技艺,希望通过此类手工活动,弘扬阳江传统文化,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中,更加关注传统的手工技艺和民俗文化。
(1)、 材料是某报刊发的一段新闻,请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2)、小华准备为我国“文化遗产日”拟写一则公益宣传标语,请你帮他补写完整。 (要求:凸显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句式工整)标语:保护文化遗产,。
二、阅读 (49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各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 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
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第四十八》)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池非不深也 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 必先富民(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②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奚以知其然也/公欣然曰 B、敬上畏罪/横柯上蔽 C、则易治也/寒暑易节 D、是以善为国者/陈康肃公善射(4)、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三处)
凡 治 国 之 道 必 先 富 民 民 富 则 易 治 也 民 贫 则 难 治 也(5)、【甲】【乙】两篇选文都论述了治国之道,请分析其异同点。5.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各小题。【材料一】
烙画,历史上也称烫画、烙花、烫花、火笔画、 “火针刺绣”等。古人利用碳化原理,不施任何颜料,彩为辅,在竹木、宣纸、丝绢、葫芦、树皮等材料上勾画烘烫作画。烘烫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烙画既能保持汉族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是一种家族作坊式的艺术,所以关虽无史料记载,始见于西汉,距今有两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烙画题材多以记事、山水、人物、花鸟、走兽为主,经过发展,本来只属于中国特色的传统技艺融合西方艺术以及当代艺术思维之后的发展和演变,变得更具有时代特色。
烙画在选料上也是有一定的讲究,大多是以木板进行创作的。一般以纹理不是很明显的椴木板为佳。因其色泽洁白,木质细腻、纹理不太明显烙山水、花鸟画所需的木板质量一般要求不严格,各种木板均可采用。烙人物肖像画或某些特定题材的作品时就要精心挑选合适的木板。如表现青年妇女或儿童肖像可选用质地细腻、色泽洁白的木板。
保护烙画的关键在于: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解这一传统艺术; 不断创新,让“老画”焕发出新的生机。烙画艺术的第五代传承人张守福在烙画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把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复兴相结合。 “我将致力于打造一个烙画非遗文化旅游产业园,在休闲旅游中推广烙画艺术,努力把烙画发展成为深圳特色、湾区礼物,也是他一辈子的追求。
(选自深圳艺文惠《深圳非遗:以“火”为墨,铁笔妙手烙出万千气象》,有删改)
【材料二】
非遗传承离不开人,青少年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力量。某研究团队开展了“深圳学生与非遗传承”的调查研究,随机抽查了300位深圳学生。
数据来源:豆丁网:关于深圳市非遗的保护现状与集传承同题的调查研究,有删改)
【材料三】
深圳作为首个改革开放城市,拥有特殊政治待遇以及优越的地理环境,具有令人羡慕、底蕴深厚、品类繁多的非遗项目。只要开掘、保护得当,传统的做法是积极发掘本地非遗项目,相关政府部门完善保护机制; 通过海报、电视广告、文化节等方式加强宣传,提高公民对非遗的了解和保护意识。当下,要采取“非常规”手段,进行抢救性发掘与保护。唯有如此,不致在“文化立市”方面出现失重。
(选自《深圳客家文化非遗项目存续状况及保护意义》,有删改)
(1)、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烙画非遗文化旅游产业园致力于把烙画发展成深圳特色,目的是让世界了解烙画。 B、“深圳学生与非遗传承”调查研究很有意义,因为青少年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力量。 C、非遗项目如果开掘、保护不当,可能就不会以活化形态存在于深圳人的生活之中。 D、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深圳招牌“经济强市”制约了“文化立市”的实现。(2)、材料一划横线处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说明其作用。(3)、非遗保护“需要创新性思维,要采取‘非常规’手段”,深圳市在非遗保护中提出了“非遗+文创”的举措。请根据链接材料,分析其创新之处。【链接材料】 “非遗+文创”:指在保护非遗本真性的前提下,通过创意方式对其进行转化。如华侨城依托省级非遗项目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打造了小凉帽IP,开发出充电宝、绘本、手机壳、小凉帽表情包等系列小凉帽衍生品,还夺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两项大奖。
(选自《城市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经验启示一基于深圳的实证研究》,有删改)
6.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各小题。那盏叫父亲的灯
迟子建
①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灯是不寻常的。
②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 “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赶紧用废棉花将灯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中央飞旋的灰尘为止。灯的底座是圆形的,木制,有花纹,面积比灯罩要大上一圈,沿边缘对称地钻两个眼,将铁丝从一只眼穿过去,然后沿着底座的直径爬行,再扎入另一个眼中,铁丝在手的牵引
下像眼镜蛇一样摇摆着身子朝上伸展,两个端头一旦汇合扭结在一起,灯座便大功告成了。那时候从底座中心再钉透一根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钉子上。待到夜幕降临时,轻轻捧起灯罩,“嚓”地点燃蜡烛,敛声屏气地落下灯罩,你提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光了。
③每年除夕,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燃灯去另一家。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
④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 “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
⑤“全给丢在路上了。”我说, “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
⑥“还真顾家啊。”父亲打趣着我去看那盏灯。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芬芳的光,的确是亮丽至极。
⑦除夕夜,院子里里外外都是光明。不仅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是有灯的。院子中的灯有高有低。高高在上的灯是红灯,它被挂在灯笼杆的顶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刷刷响。低处的灯是冰灯,冰灯放在窗台上,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冰灯能照亮它周围的一些景色。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
⑧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 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⑨年一过去后,新衣服就脱下来了,灯也收了,院子里黑漆漆的,那时候我就会望着窗外的雪花发怔。心想:原来一年之中只有几天好日子啊。人为了那几天充满光明的好日子,就要整整辛苦一年。
⑩我一年年地长大了,父亲不再送灯给我,我已经不是那个提着灯串来串去的小孩子了。我开始在灯下想心事。但院子里照例要在高处挂起红灯,在低处摆上冰灯。
⑪然而父亲没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坐在暗处想:点灯的时候父亲还不回来,看来他是迷了路了。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啊。爸爸,回家的路这么难找啊?
⑫从此之后虽然照例要过年,但是我再也没有接受灯的那种福气了。
⑬腊月廿六我赶回家中,母亲知道这个日子我会回去的。因为腊月廿七我们姐弟要请父亲回家过年。我们给他献过烟和酒,又烧 (捎) 了些钱。弟弟把新家的门牌号重复了几遍,怕他记不住。我又补充说: “离综合商场很近。”父亲生前喜欢到综合商场买皮蛋来下酒,那地方想必他是不会忘的。
⑭父亲的房子上落着雪,周围都是雪,还有树,有时从树林深处传来鸟鸣。太阳极端明亮。
⑮我们一边召唤着父亲回家过年,一边离开墓地。母亲推起自行车,哄孩子般地对父亲说:“慢慢跟着走,街上热闹,可别东看西看的,把你丢了,我可就不管了。”我心想:这回母亲要把父亲丢了,一定是丢到街上的酒馆了。
⑯初三过后,父亲要被送回去了。我愿意请他回来,而永远不希望送他回去。天那么冷,他又有风湿病,一个人朝回走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⑰正月十五到了。这天是我的生日。二十八年前,一个落雪的黄昏,我降临人世了。那时窗外还没有挂灯,天似亮非亮,似冥非冥,父亲便送我一乳名:迎灯。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幼时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
⑱走在冷寂的大街上,忽然发现一个苍老的卖灯人。那灯是六角形的,用玻璃做成的,玻璃上还贴着“福”字。我立刻想到了父亲,正月十五这一天,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的。
⑲我买下了一盏灯。天将黑时,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地。 “嚓”地划根火柴,周围的夜色就颤动了一下,父亲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
⑳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
㉑那灯守着他,虽灭犹燃。
(选自《迟子建散文》,有删减)
(1)、 阅读全文,在字母处依次填上恰当的内容。梳理情节
父亲赠灯
买灯祭父
情感变化
炫耀自得
黯然神伤
(2)、 请从环境描写作用角度,分析文中第⑪段画横线句子。别人家的院子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
(3)、《散文百家》准备刊登此文,你认为放入哪个栏目最适合? 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A. 游历山川 B. 情寄风物 C. 巧撷人事 D. 自然物语
(4)、请分析本文的“灯”和朱自清《父亲》的“背影”分别在文章的作用及表达的情感。7. 根据名著阅读, 完成下面各题。(1)、根据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请你为下列三个人物选择恰当评语。毛泽东周恩来贺龙
A. 大个子力大如虎,嫉恶如仇英勇无畏。
B. 高鼻梁浓密黑发,好学进取善思善谋。C. 长胡须中等身材,彬彬有礼细心热情。
(2)、 某读书频道举行“好书我推荐”活动,你将带着《昆虫记》参加。请你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为这部作品写一篇精彩的推荐语。三、作文 (50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只要你足够细心地观察,你一定会在周围一些普通人的身上看到闪亮的品格,他(她) 是那么平凡,却又是那么闪亮。
请以“闪亮的他 (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除诗歌外),不少于500字;记叙出具体的事情,具有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