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19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唐代的这种做法(    )
    A、推动了经济繁荣 B、有利于尚武风气的形成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
  • 2. 贞观年间,唐太宗曾对大臣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唐太宗这段话可用以研究( )
    A、科举取士制度 B、三省六部制度 C、藩镇割据现象 D、重文轻武政策
  • 3. 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余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这一变化( )
    A、降低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 C、关闭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径 D、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
  • 4. 隋朝时,始开科举,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唯才是举;科举士子读万卷书,方可有“鱼跃龙门”之巨变。这说明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吏时( )
    A、依据家世门第 B、注重真才实学 C、重视道德品质 D、看重身份资历
  • 5. 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郡县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和考核。秦朝推行这一制度意在(    )
    A、强化经济管理 B、实行思想控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防止外戚专权
  • 6. 早在西周就已出现的瓦当,到西汉时一改原来的简单、朴素,变得纹饰繁多,构思奇巧,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和书法于一身。材料强调了西汉瓦当( )
    A、建筑用途广泛 B、史料价值突出 C、艺术价值较高 D、材料来源丰富
  • 7. 《全球通史》载:“秦朝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这“印记”体现在(   )
    A、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修建秦始皇陵 C、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D、创立科举制度
  • 8. 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 )
    A、地方治理强化 B、南方土地开发 C、社会矛盾缓和 D、中央机构完善
  • 9. 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由此可知,行省制度( )
    A、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独立性 B、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 C、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
  • 10. 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其目的在于( )
    A、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文化繁荣  B、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 C、防止武将跋扈,避免政局动荡 D、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
  • 11. “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材料中的“他们”是(   )
    A、炎帝和黄帝 B、夏启和商汤 C、老子和孔子 D、项羽和刘邦
  • 12. 隋炀帝认为洛阳地处中原,河运便利,可以解决粮食、物资供应的困难,且其地理位置适中,可以照顾全局。隋炀帝遂于605年下诏营建东都洛阳,其主要目的是( )
    A、炫耀王朝国力 B、巩固政治统治 C、推动交通发展 D、减轻民众负担
  • 13. 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还设立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这些措施属于(   )
    A、蒙藏和亲 B、订约会盟 C、逐级册封 D、行政管辖
  • 14. 下图所示铭文及其内容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按:此为西周初《克罍(1éi)》铭文拓片。据研究,铭文内容为周天子册封召公长子克为燕侯,燕侯制作克罍以为纪念。

    A、扩大选官范围 B、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C、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D、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
  • 15. 表格归纳法有利于总结规律,得出结论。通过归纳如表,能得出的结论是(  )

    朝代

    措施

    秦朝

    进一步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宋朝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元朝

    在地方设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

    明朝

    设立“三司”,分散行省的权力

    A、皇帝权力不断加强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C、丞相权力不断加强 D、中枢机构办事效率不断下降
  • 16. 大概念对书本零散知识具有整合统领功能。请你为下图选择一个恰当的“大概念”(       )

    A、明清反抗外来侵略 B、清王朝的边疆管理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17. 《中国通史》载:中统元年(1260)八思巴被忽必烈尊为国师,获赐玉印……至元元年(1264)又领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及吐蕃地区军政事务。据此可知,元朝有效管辖的地区指(       )

       

    A、西藏 B、西域 C、岭北 D、琉球
  • 18. 某制度“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该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19.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这样描述: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制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此外,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新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 20. 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二、材料分析题

  • 21.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

    材料一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中国考古学家对古代都城遗址开展了大量的考古工作,通过对这些古代都城的考古研究,我们发现不同民族所建立的都城布局形制的一致性,其中蕴含着古代中国各个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认同。

    ——摘编自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与国家认同》

    材料三

    清朝疆域示意图

    ——根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疆域图(1820年)》绘制

    (1)、材料一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选择其中一项说明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2)、概括材料二文本的观点。从《元大都平面图》中找出能论证此观点的信息,并予以简要说明。
    (3)、清朝疆域示意图中A处应填写 ,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疆域的形成过程。
  •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摘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华一体意识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开创了民族团结的新局面。

    ——摘编自杨清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理路研究》

    请回答:

    (1)、结合所学,写出华夏民族所尊崇的人文初祖。据材料一归纳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古代维护多民族大一统格局历史表现,并列举中国共产党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的具体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青年应如何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