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25届高三语文一模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17 类型:高考模拟
一、积累应用 10分
-
1. 按要求填空。(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唯有杜康。(曹操《》)(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贾谊《过秦论》)(3)、杜甫《蜀相》写武侯祠内春光明丽却一片寂寞荒凉的名句是“ ,。”2. 按要求选择。(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人工智能无法像人一样,解悟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内涵。因为人类的生命有限,使得人类每个个体的思想和命运都如此宝贵、如此独特。帕斯卡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____。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①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
②然而宇宙纵使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
③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
④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⑤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A、①②④③⑤ B、③⑤②①④ C、⑤③①②④ D、⑤②①④③(2)、对人物进行访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被访谈对象的身份、生活背景及其与所调查问题的关系等情况,以使访谈时发问得体。下列发问得体的一项是( )。A、采访乒乓球冠军王楚钦:打乒乓球之外你会拉小提琴、会书法、会飞花令吗? B、采访韩国获“诺奖”作家韩江:您认同文学要为国家为民族服务这一观点吗? C、采访歌手刀郎:您觉得在内地流行音乐排行榜上至少应该有哪些歌手的名字? D、采访魏晋文学专家傅刚:唐代文学也很优秀,您为什么只研究魏晋时期文学?二、阅读70分
-
3.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①豆瓣(douban )是一个社区网站,创建于2005年3月6日。豆瓣可以提供关于电影、图书、音乐等各奥文艺作品的信息,是一个同时具备品味系统、表达系统和交流系统的网络平台。经过近20年发展,豆瓣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其文艺批评影响早已远远超越了自身的评价功能。并冲破网络空间的局限,通过反馈进而影响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
(Web1.0:内容主要由网站所有者或少数专业人员创建,用户只被动接收信息。如早期的雅虎、新浪等,用户只能浏览编辑们发布的新闻,缺少互动功能。
Web2.0:用户成为内容的重要创作者和传播者,能够轻松地进行互动、分享和协作。典型的如微博、抖音等,用户可以发布信息并与其他用户互动。)
②与其他后起的平台相比,豆瓣平台的网络批评仍然保持着自己的鲜明特色,这与它诞生的时期有关。作为与Web2.0时代相伴相生的网络平台,豆瓣的架构仍然保留着Web1.0时代的特征——即存储器功能。经过多年积淀,豆瓣存目愈发壮大,也愈发显示出自身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但豆瓣作为存储器,大量数据聚合的过程也明显带有Web2.0时代的特色。豆瓣目前所存储的海量资料库,只有少量是网站成立之初由管理员创建的,豆瓣用户在Web2.0的用户权利刚一获得扩张的初期,就展现出了极高的建设网站的热情,个别用户一人就贡献了万余条目。豆瓣依托于Web1.0的资料库,同时又通过在《读书》(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等杂志做广告的形式吸引了第一批核心用户。
③豆瓣文艺批评更具科学性、合理性。豆瓣文艺批评不仅提供最新的文艺介绍及评论等信息,而且还记录网友想看、在看和看过的文艺作品,并提供打分、评价功能。许多观众在欣赏文艺作品后会在第一时间将个人感令记录下来,并成为后续拟欣赏的大众的参考。网络文艺批评在新媒介时代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带来的启示有两点:一,以KOL(关键意见领袖)为核心的网络文艺批评群体,他们的水平虽然经常是在传统文艺批评的标准之下,但并不盲丛于公众意见,而是能以自身观影经验为基础,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书写作为个体的直观感受,在传统文艺批评的触角探来之前有效地填充了这一批评空间。二,豆瓣不仅为大众提供了各抒己见的平台,并且通过评分算法、设置规则,相对实现个人意见与大众反馈的平衡,同时为大众提供了与资本斡旋的空间。
④如果说传统文艺批评注重理论性、权威性,以专家解读、大众接受为其表征,那么网络文艺批评则以口语化情绪化和生活化为特点,注重自我感受的表达,虽然过于感性化和表面化,却也有敏锐发现。而豆瓣文艺批评则汲取二者之长,它将传统文艺批评的体系化、逻辑性与网络文艺批评的口语化、生活化进行融合,形成了一种生成性评论。这种生成性评论一方面吸收了传统文艺批评对文艺作品进行理性思考的方式,追求一定的理论表述和术语使用;另一方面注意学习网络文艺批评的性分析和幽默风趣的文风。豆瓣文艺批评注重作家与文艺作品的直接相遇,注重从普遍人性、人情和作品细节、人物关系、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创造出____的评论话语。
⑤豆瓣具有经典文艺批评的沉淀性。所谓沉淀性,指的就是豆瓣批评“以条目为依托,一个书籍条目之下多年来不同人的阅读记录都得以呈现”的评论机制,它使豆瓣批评一同进入存储器这一空间区域,因而随着条目一同被保存下来。但这一复合机制中,Web2.0与Web1.0功能相互抵触,也造成豆瓣批评的固化现象。目前,豆瓣的评论排序只有热门、最新和友邻三种方式。根据批评沉淀性的规律,往往点赞数越多的,年代就越久远。因时间的积累和存储器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豆瓣批评内部的经典化,这是最初豆瓣批评者更愿意从事严肃写作的原因之一,但后来者却很少能获得这种机会,因此,可能会造成后来的批评者因为相对于前人获得的肯定较少,从而缺乏批评动力的问题。如时隔多年后,在不同时代语境下对经典重读的批评文章可能在豆瓣的批评中就不会再如多年前一般容易引发关注、追随和讨论。这一问题随着豆瓣堆积的批评资料增多而越来越突出,势必将成为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⑥豆瓣文艺批评在大众话语与专业话语之间取得了动态的平衡。从豆瓣实时更新的豆瓣读书Top250来看,其中的书目基本可以代表豆瓣的批评取向。不同于权威发布的、代表官方话语的图书排行榜,也不同于完全以销量为指标、以引导消费为目的的网络营销平台,豆瓣读书以评分、读过的人数、评论数等综合标准推出的Top250排行榜,其中既有通俗文学作品,也有严肃文学作品。豆瓣深耕于严肃批评与公众意见相重合的中间领域,不仅为自己创造了不会被竞品(竞品:网络流行语,指产品在同领域的竞争对手)所替代的生态环境,而且也为网络用户寻找知识世界与公共世界的交汇提供了极富参考价值的材料。绝对的专业立场会造成与作为研究对象的大众的分离,但绝对的大众立场也容易导致滑向偏执的深渊。
(1)、根据第①段内容,给豆瓣下定义(不超过35字)。(2)、对第②段“豆瓣平台特色”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留Web1.0时代存储器功能,存储了海量的数据库。 B、一人贡献万余条目,彰显了豆瓣的互动分享协作功能。 C、大量数据聚合的过程,明显带有Web2.0时代的特色。 D、豆瓣在资料库基础上,通过杂志平台与核心用户互动。(3)、第③段说“豆瓣文艺批评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不能支持该命题的一项是( )。A、豆瓣为网友提供了对所读作品的评价功能,多人的感受和评价可为后来者参考。 B、豆瓣的后台不能对评分进行人为调整,客观数据显示了大众对作品的真实倾向。 C、豆瓣通过技术手段可保障与大众不一致的个人意见能脱颖而出,抗衡资本侵蚀。 D、关键意见领袖的批评既不盲从公众也不迷信专家,而注重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4)、第④段画线句是联言判断的“联言支”(联言判断中的支判断),据此推理,得出“豆瓣文艺批评”文风特点的结论,将其填写在文中横线上,保持前后句一致。(不超过25字)(联言推理形式之一:结论是联言判断,各个前提是该联言判断的各个联言支。推理形式:[前提]P, Q,[结论]所以,P并且Q)
(5)、本文讨论豆瓣平台如何在“大众话语与专业话语中间取得平衡”,前四段分析了豆瓣批评的主要特色第⑤⑥两段怎样将这一话题引向深入?4.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下题。壶友
聂鑫森
①古城湘潭的老少爷们喜欢喝茶。而且喜欢去茶馆喝茶。古人说茶须静品,老百姓却图的是茶馆的热闹。喝茶最好的地方是雨湖八仙桥附近的“七碗茶街”。“七碗茶”是个典故,又称“卢仝七碗”。唐代诗人卢仝写了品茶从一碗到六碗的奇妙感受,而第七碗茶就无须再喝了,“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②“七碗茶街”的茶馆大大小小有十几家,从早到晚茶烟飘香。还有卖各种名茶、粗茶的店铺,红、绿、青、黄、白,品种俱全。当然,少不了卖茶具的去处,炉、壶、碗、碟、杯,什么材质什么器形的都有。但专卖紫砂壶的,却只有一家,叫“把持紫砂壶店”。紫砂壶大多小巧玲珑,用手把持着饮啜和玩赏,这个店名很有意思。紫砂壶来自江苏陶都宜兴的作坊,有珍品也有普通用品,可以各取所需。
③“把持紫砂壶店”的老板,是年过半百的江井泉。平头、窄肩、瘦长脸,脸上总浮着亲和的笑,说话的声音很温润。
④店子的门脸不宽,店堂也不大。隶书的店名横额和行书的木板门联,都是深紫底色衬出的绿色字,字好,色调很古朴。联语是江井泉所拟:“把一壶春色,持几缕书香。”嵌入了店名,还有引人遐想的意味。
⑤有人说店子的格局有点像茶馆。店子里不设柜台,三面靠墙的是结构简约的货架,或圆或方或扇形的格眼里,摆放着各种品类的紫砂壶。货架边放置着几个大陶盆,茶水里泡着一把一把的紫砂壶。店堂中间放着两张八仙桌和长板凳,桌上摆着茶壶、茶杯和随时可生火煮茶的竹箍小茶炉。
⑥来的都是壶友,他们喜欢收藏紫砂壶或酷爱用紫砂壶饮茶,有老也有少,说说笑笑,很开心。江井泉热情款待客人,自己也把持一把古香古色的紫砂壶,坐在桌子边,一边认真地听,一边小口地啜茶。
⑦有人问:“江老板,我爱喝红茶,该选什么壶形?”江井泉说:“紫砂壶的长处,是沏茶不走味,耐热性能优,端和提都不烫手。一般来说,沏红茶宜用壶身偏高的壶。沏乌龙茶,可选壶身偏小的壶。沏绿茶,可用壶型偏矮的中型壶。”又有人问:“养壶是好好收藏让它不磕不碰,还是天天用它喝茶当作一种养壶法呢?”江井泉笑了,说:“一只好紫砂壶舍不得用,供在博物架上,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古玩。紫砂壶的精气神,是靠饮者常年用,把持、沏泡、啜饮,人与壶互为欣赏与受益,壶才有了雅逸的品格与灵性。这才是真正的养壶之道。”
⑧“贵店不是有代人养壶的项目吗?由江老板代养,一天付十元,不也是一种养壶法吗?陶盆里总是挤满了壶!”江井泉冷眼一瞥货架边的陶盆,淡淡地说:“壶主多是有来头的人物,有钱却无闲,在本店买了中意的壶,再交给我代养,晨起用滚水烫壶,再用温水擦拭壶里壶外,然后清水洗壶,放入主人钟情的茶叶沏泡。两个小时后倒掉茶叶,置于陶盆的茶水中浸泡。养得稍可入眼,短的三个月,长的半年,直到壶主来取走。代养毕竟是代养,与亲养是两回事,壶与人不是零距离时时接触,情未通。意未出,只是得个‘养’过的名声罢了。”“江老板高见,请帮我选把喝乌龙茶的壶,我回去一定好好亲养,就不劳你费神了。”“这话我喜欢听。”……
⑨三伏天。星期六上午。几个壶友聚在紫砂壶店,赏壶、购壶后,与江井泉一起坐在八仙桌边喝茶、聊天。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小伙子,拎着一个式样新潮的羊皮提包走进了店堂。江井泉赶快站起来,迎上去,说:“是小简呵,小别有一个月了,稀客、稀客。”“江老板好记性。我叫简恒。”“你在敝店买过四只上品紫砂壶……”简恒打断江井泉的话,说:“我把它们养了一个月,想请你过过眼。”“愿一饱眼福。”
⑩江井泉清楚地记得,简恒来买壶时,店里就只他们两人。简恒是本地一所大学的物理系的青年教师,马上要评职称了,想买几只好壶送给几位爱喝茶的领导和导师,希望能由讲师顺利地评上副教授。简恒打开提包,掏出四个锦盒,再从锦盒中拿出紫砂壶摆在桌上,脸上有些得意。江井泉把四只壶轮番看过,说:“壶体光亮,好看,却是速养出来的,这种光亮叫‘和尚光’。”“我想让壶身有岁月形成的温润,中看。”“你是用沾油的手和沾油的棉纱,在壶身反复触摸和擦拭,便快速拥有了一层浮光。而温润的光亮是从内往外透,是长年累月用手摩挲用嘴啜饮用茶水浸泡出来的,那是岁月之光,有恒定的价值。”“难道‘和尚光’容易褪去?请江老板让我开开眼界。”简恒的嘴角叼起一丝冷笑。
⑪江井泉说:“好吧。既然你的领导和导师,是懂茶懂壶的内行,不如让我来先破局,也可免去你送壶时的尴尬。”说完,他寻出一块白纱布,倒上几滴清洁剂,把四只壶的外表拭擦一遍。壶身的浮光随即褪去,露出一块一块的垢疤,难看如癞斑头。简恒脸色乍红乍白。
⑫“小简,这养壶如同你们做学问,得慢慢来,让学力一点一点增进,够格了,人家肯定认可,送不送壶不是紧要的事。”简恒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壶我原价收回吧。你别担心,我有办法让壶恢复原样,然后再花时间来养壶就是。”
⑬“谢谢……江老板……”
(1)、第⑦⑧段中江井泉细说“养壶之道”旨在强调什么?(2)、小说塑造了江井泉和简恒两个人物,请择其一,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3)、有人说,小说在后三分之一的篇幅(第⑨段)才出现另一主要人物简恒,前面的铺叙可以大为压缩。你是否认同,请说明理由。(4)、小说题为“壶友”,有人以壶会友,有人以壶攀附,故事虽小,道理含蓄隽永。也有人认为道理粗浅,缺乏韵味。你支持哪种看法,请阐述理由。5.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题。梅雨
【唐】柳宗元梅实迎时雨① , 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②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注】①迎时雨:梅熟而雨曰梅雨。晚梅未熟而先雨,所以称迎时雨。②“素衣”句:化用陆机典故,陆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京洛有许多灰沙,白衣服都被染成黑色),这里反其意而用之。
(1)、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被贬永州司马,政治失意,天气糟糕,写下了这首愁闷之诗。 B、首联写晚春时节,梅子将熟,连续不断的梅雨使得天地一派迷茫。 C、颈联写雨雾蒙蒙、江云弥布,由眼前之景到想象之景,愁思无限。 D、尾联写衣服因梅雨变黑,非京尘所染,暗写对被重用的热烈期盼。(2)、赏析本诗颔联写愁的特色。6.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杨升庵
【明】李贽
①余读先生文集有感焉。夫古之圣贤,其生也不易,其死也不易。生不易故生而人皆仰,死不易,故死而人尔思。于是乎,前而生者,犹冀有待于后世;后而生者,又每叹恨于后时;同时而生者,又每每比之如附骥,比之如附青云,则圣贤之生死固大矣。
②余读先生文集,欲求其生卒之年月而不得也。遍阅诸序文,而序文又不载。彼盖以为序人之文,只宜称赞其文云尔,亦犹序学道者必大其道,叙功业者必大其功,叙人品者必表扬其梗概,而岂知其不然乎?盖所谓文集者,谓其人之文的然必可传于后世,然后集而传之也。则其人之文当皎然如日星之炳焕,凡有目能睹之矣,而又何借于序赞乎?况其人或未必能文,则又何以知其文之必可传,而遂赞而序之以传也?故愚常谓世之叙文者多,其无识子孙欲借他人位望以光显其父祖耳。不然,则其势之不容以不请,而又不容以不文辞者也。夫文而待人以传,则其文可知也,将谁传之也?若其不敢不请又不敢辞则叙文者亦只宜直述其生卒之日与生平之次第使读者有考焉斯善矣。
③吁!先生人品如此,道德如此,才望如此,而终身不得一试,故发之于文,无一体不备,亦无备不造,虽游其门者尚不能赞一辞,况后人哉!余是以窃附景仰之私,欲考其生卒始末、履历之详,如昔人所谓年谱者,时时置几案间,俨然如游其门,蹑而从之。而序集皆不载,以故恨也。况复有矮子者从风吠声,以先生但可谓之博学人口,尤可笑矣。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犹冀有待于后世
②蹑而从之(2)、结合上下文,为下列句中加粗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不能赞一辞( )
A.赞美,称赞
B.古文体名
C.添加,增加
D.同意,赞同
②以故恨也( )
A.怨恨
B.遗憾
C.后悔
D.违逆(3)、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哉 B、矣 C、乎 D、焉(4)、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则其人之文当皎然如日星之炳焕,凡有目能睹之矣,而又何借于序赞乎?
(5)、请用“/”给画线部分断句(断句超过5处不得分)。若其不敢不请又不敢辞则叙文者亦只宜直述其生卒之日与生平之次第使读者有考焉斯善矣
(6)、李贽认为真诚坦率是为文根本,下面引文严厉批评了耿司寇。请分析李贽对待耿司寇和杨升庵不同态度背后的共同原因。今某之行事,有一不与公同者乎?亦好做官,亦好富贵,亦有妻孥,亦有庐舍,亦有朋友,亦会宾客,公岂能胜我乎?何为乎公独有学可讲、独有许多不容己处也?我既与公一同,则一切弃人伦、离妻室、削发披缁等语,公亦可以相忘于无言矣。何也?仆未尝有一件不与公同也,但公为大官耳。学问岂因大官长乎?学问如因大官长,则孔孟当不敢开口矣。(节选自李贽《答耿司寇书》)
7.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万工池记
【明】虞德园①万工池在寺门列柏下,两坊夹之。宋建炎以前,寺累遭回禄① , 鞠②为荆墟。熙宁间,有善青鸟术者云须凿池以禳之。圆照本禅师乃募有力者万人浚,未终日而成,故名池。
②古木傍荫,根如虬龙,蟠拥石几,良辰正昼,野筵山市,喧于都城。唯东畔退居,而三面俱成游径。时则爆竹钟鱼③之递响,酒胾伊蒲④之各陈,丽人寂士,真俗通适,憩林投石,逸戏自娱。乃若杖藜照影,披襟弄月,濠濮之想⑤ , 特夕照晓钟两时许耳。今且潜通邻沼,购以放生,移裁西渚之藕花,宛承德水之莲座。桥梁亭阁,他日更费万工,当与两湖甲胜矣。
满井
【明】刘侗出安定门外,循古壕而东五里,见古井,井面五尺,无收有榦,榦⑥石三尺。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百亩一润,所谓滥泉也。而满井傍,藤老藓,草深烟,中藏小亭,昼不见日。春初柳黄时,麦田以井故,鬣毵毵⑦且秀。游人泉而茗者,罍而歌者,村妆而蹇者,道相属,其初春首游也。
【注】①回禄:火神,指代火灾。②鞠:尽。③钟鱼,寺院撞钟之木,借指钟、钟声。④酒戴伊蒲:截,肉;伊蒲,素食。⑤濠濮之想:语出《庄子》,比喻悠然自得。⑥收:以辘轳汲水。榦:gàn,井上木栏。⑦毵毵:sān sān,细长貌。
(1)、对《万工池记》第①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青鸟术者以寺常遭火灾,需建水池消灾。 B、一万劳工不到一天挖成此池,故称万工池 C、万工池在寺庙门口成排柏树下、两坊之间。 D、寺庙成为荆墟之后,圆照本禅师主持重建(2)、对《满井》有关“井”“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井身比地面高,井水高于井口,故名“满井”。 B、古井上没有汲水的辘轳,但是设有维护的井栏 C、附近泉水比井水位置高,一年四季泉水不枯竭。 D、泉水滋润附近百亩土地,遂被命名为“滥泉”。(3)、分析两文场景描写的异同。三、写作70分
-
8. 写作。
低头划手机干扰了现场感知及人际关系;但有人认为,低头划手机主要是在寻找让自己有归属感的地方。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