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1-15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我国传统手工艺品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下列手工艺品中主要成分为无机物的是( )
A.云锦
B.牡丹瓷
C.麦秆画
D.油纸伞
A、A B、B C、C D、D2.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 )A、CaO的电子式:B、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38的镓原子: D、
的化学名称:乙基戊烷
3. W是一种短周期金属元素的单质,V是无色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略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体V可通过排水法收集 B、X与水反应能生成气体V C、Y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D、电解Z的水溶液可得到W4. 下列图示中,操作规范的是( )A.配制溶液
B.洗涤盛有废液的试管
C.蒸发浓缩NaCl溶液
D.长期存放标准溶液
A、A B、B C、C D、D5. 化合物L是从我国传统中药华中五味子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天然产物,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B、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能与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D、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6.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 ,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与Z同主族,W与X质子数之和等于Z的质子数,Y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 B、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 C、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D、Y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7. 对于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浓硝酸中加入少量氧化亚铜: B、以热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的少量硫: C、醋酸铵的水解: D、向碘酸钾溶液中滴加双氧水:8. 配合物间的结构转变是一种有趣的现象。配合物1经过加热可转变为配合物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配合物1中含有2种配体 B、配合物2中N原子采取杂化 C、转变过程中涉及配位键的断裂和形成 D、转变前后,Co的化合价由价变为0价9. 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水系可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极b为阳极 B、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 D、放电时,溶液中向电极b方向迁移10. 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以甲烷球棍模型为基础,用两个代表氯原子的小球替换代表氢原子的小球,只能得到一种结构模型
无同分异构体
B
将通入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具有漂白性
C
将洁净的铂丝在酒精灯外焰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某溶液在外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的溶质为钠盐
D
常温下,溶液与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
为弱酸
A、A B、B C、C D、D11. 环己酮可以在Zr基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环己醇,其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B、反应过程中涉及O-H键的断裂和形成 C、用同位素标记的
代替
可得到
D、环己酮转化为环己醇的反应为
12. 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一种功能性聚碳酸酯高分子材料G可由如下反应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 C、G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降解 D、E与F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3. 庚醛(N)与亚硫酸氢钠(P)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羟基磺酸钠(Q),正、逆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和和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分别为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与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C、达到平衡时 D、加入催化剂可以提高N的平衡转化率14. 向饱和溶液(有足量固体)中通入HCl气体,调节体系pH促进溶解,总反应为。平衡时 , 分布系数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M代表或)。比如 , 。已知。下列说法正确
是( )
A、曲线Ⅰ表示的变化关系 B、时,溶液中 C、总反应的平衡常数 D、时,和的分布系数关系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
15. 一种利用钛白粉副产品[主要成分为 , 含有少量等]和农药盐渣(主要成分为等)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一定条件下,一些金属氟化物的如下表。
氟化物
回答下列问题:
(1)、“除钛”中产生的少量气体是(填化学式);铁粉的作用之一是提高体系的pH,使得水解以沉淀形式除去,其另一个作用是。(2)、“除杂1”中除去的离子是(填化学式)。(3)、“氧化1”中若加入速度过快,会导致用量增大,原因是。本步骤不能使用稀盐酸代替溶液,原因是。(4)、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 , 生成该物质的离子方程式为。(5)、“氧化2”的目的是减少气体的排放(填化学式)。(6)、“沉铁”中如果体系酸性过强,会导致产量降低,原因。
16. 某实验小组利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 , 从而间接测定混合溶液中和的总浓度。已知EDTA与按物质的量之比反应。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如下图所示,取混合溶液于①中,在搅拌下滴加NaOH溶液,调pH至11,然后准确加入溶液(过量),搅拌下水浴加热至60℃并保持5min,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涤液,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Ⅱ.取25.00mL步骤Ⅰ配制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蒸馏水,用NaOH溶液调pH在12~13之间,再滴加4~5滴钙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三次。消耗EDTA溶液平均体积为。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②的名称是。(2)、步骤Ⅰ中,若不慎将NaOH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对措施是。(3)、步骤Ⅰ中,调pH至11的目的是;加入的溶液需过量的原因是。(4)、步骤Ⅰ中,采用水浴加热方式优点是。
(5)、步骤Ⅱ滴定接近终点时,使滴定管尖嘴处悬垂的半滴标准溶液加入到锥形瓶中的操作是。(6)、混合溶液中,和的总浓度(写出计算式)。17. 硅是电子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少量磷的掺入可提高硅的导电性能。Zn高温还原(沸点27.6℃)是生产多晶硅的一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Z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晶体的类型为。(2)、化合物的结构如图1所示,中F-P-F键角略大于分子中的F-P-F键角,原因是。(3)、Si、P和Zn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2所示(晶胞参数),若将M点Si原子作为晶胞顶点,则N点Si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为(填“面心”“棱中点”或“体心”)。(4)、在Zn还原的过程中会生成副产物 , 抑制生成可以增加Si产量并降低生产能耗。该过程存在如下主要化学反应: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①。
②在总压分别为、和下,反应达平衡时:物质的量与初始物质的量的比值x随温度变化如图3所示。图中压强由大到小顺序为 , 判断的依据是。在一定温度、180kPa条件下,体系中初始:和分别为1mol和4mol,假设此条件下生成的忽略不计,恒压反应4min时,分压变为20kPa,0~4min内用分压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此时可生成硅g。
18. 化合物K具有镇痛作用,以下为其合成路线之一(部分反应条件已简化)。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2)、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3)、E的结构简式为;吡啶具有弱碱性,由D生成E的反应中吡啶的作用是。(4)、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5)、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6)、在F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①含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不含甲基。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四组峰,且峰面积比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写出一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