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夯实基础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4-12-3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林壑(hè) 林霏(fēi) 觥筹交错(guāng) B、阴翳(yì) 琅琊(yé) 岩穴暝(míng) C、伛偻(yǔ) 酒洌(liè) 山肴野蔌(shù) D、晦明(huì) 颓然(tuí) 宴酣之乐(hān)2.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题目。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 D、山水之乐/宴酣之乐3. 下列句子在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一项是 )A、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B、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日出而云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D、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4. [易错题]下列句中“也”字不表示判断语气的一项是(A、环滁皆山也。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庐陵欧阳修也。5.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介绍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视觉置换听觉。一“回”一“转”,方见亭子。 B、课文第二段,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落”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化之美。 C、课文包含了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其中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 D、课文第二、三、四段每段开头都有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二、填空题
-
6. 填空。(1)、《醉翁亭记》的作者 , 字 , 自号 , 晚年又号 , (朝代)文学家,和、、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2)、《醉翁亭记》中概括滁州地理环境特征的句子是;“”描写了琅琊山芳香四溢、生机盎然的春季;最能体现作者意在彼不在此的句子是 , 。7. 填空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①而深秀②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③路转,有亭翼④然临⑤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⑥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⑦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⑧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⑨曰醉翁也。醉翁之意⑩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⑪之心而寓⑫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⑬开⑭ , 云归⑮而岩穴暝⑯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⑰ 发⑱而幽香,佳木秀⑲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⑳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㉑提携㉒ ,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㉓ , 山肴野蔌㉔ , 杂然而前陈㉕者,太守宴也。宴酣㉖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㉗ 者胜,觥㉘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㉙乎㉚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㉛ , 鸣声上下㉜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㉝其乐㉞也。醉能同其乐㉟ , 醒能述㊱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㊲ 谁?庐陵欧阳修也。
8. 一词多义。而年又最高
山水之乐
日出而林霏开
①而
而朝而往
②乐
溪深而鱼肥
而不知人之乐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 词类活用。(1)、杂然而前陈者(2)、山行六七里(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4)、故自号曰醉翁也(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6)、名之者谁三、文言文阅读
-
10. 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文后问题。
醉翁亭记
北宋•欧阳修
ㅤㅤ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ㅤ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而乐亦无穷也。
ㅤㅤ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非丝非竹,射者中,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ㅤㅤ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峰回路转
②佳木秀而繁阴
③宴酣之乐
④太守谓谁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____A、文章第一段采用视觉描写与听觉描写相结合,由远到近的写作方式,介绍了琅琊山、酿泉和醉翁亭等。 B、文章第三段分别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场面。 C、文章表面上是在写“乐”,实际上是在写“醉”,写“乐”是为了写“醉”。 D、本文在语言上多用对偶,长短搭配,参差有度。“也”和“而”的灵活运用(4)、阅读链接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链接材料】
ㅤㅤ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欧阳修和郑燮在为官方面有什么相同点?请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