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11-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文知识积累(21分)

  • 1. 校文学社将在学校文化节上展出“遐想”主题海报,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荒原之歌(节选) 

    T·S·艾略特

    一月里我们根本谈不上活着,

    我们在沉睡,沉睡在沉寂的冰块中,

    十二月的雨夹雪把我们冻僵,

    在泥淖中,在树篱的阴影里。

    到了四月,我们才站起身来,

    抖掉身上的白霜,如古老的山峰

    在日照下把积雪抛向远方。

    但五月的风又使我们低头弯腰,

    好像被着,被钉在地上,

    我们俯伏在难以忍受的酷热中,

    六月里我们像羔羊般颤抖

    畏缩着,寻找着阴暗的庇护所。

    七月里我们汗流浃背 , 彻夜难眠,

    我们躺在污泥中望着星光,

    直到八月来临,我们起身,

    在岩石和荆棘中挣扎,

    在迷雾和暴雨中迷失方向。

    在黄色的雾中寻找着出路,

    在浓密的黑暗中蹒跚前行。

    (1)、请为加点字注音。

    ( )跚    ( )护

    (2)、组员做的海报中有错字,请从以下选项中找出并改正。

    A.捆搏 
    B.颤抖 
    C.阴影

    (3)、艾略特的诗歌语言常具有“陌生化”特点,给人以新奇感,带来诗意。请你帮组员品析划波浪线句的陌生化表达效果。

    到了四月,我们才站起身来,

    抖掉身上的白霜,如古老的山峰

    (4)、组员对主题海报的背景色彩和相应图案,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案,你建议选择哪种?请结合诗句简述理由。

    A.黑色的底边,中间的人影,头顶的星光

    B.黑色夹杂黄色的雾,地上的岩石荆棘和脚印

    (5)、荒原给了艾略特无限的联想,自然也能给予我们无限的遐思。刘禹锡看到“①”的景象,从自然界的更迭中感悟到人生总有新的希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苏轼见月缺月圆,发现自然变化也有其规律,不由感慨“② , 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张岱借西湖雪景“③ , 上下一白”展现自然的纯净,表达内心的超脱(《湖心亭看雪》);许浑登临咸阳城楼,极目远眺,借“④”描绘出落日西沉,山雨将至的景象,营造出萧条苍凉的氛围。温庭筠借“⑤”既点明了早行之早,又渲染出清冷萧瑟的氛围,寄托他思乡的愁绪。自然带给人的遐思无穷尽,也希望同学们在之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领略自然,感悟人生。

二、现代文阅读

  • 2. 校广播站准备开展一期以“奇思”为主题的广播节目。请仔细阅读文章,完成任务。

                                 寻找隐身草

    夏天,楚国的一位书生一直在树下寻找捕蝉的螳螂。他读《淮南方》时,看见书上有个句子,“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他想,螳螂躲在树叶后捕蝉却不知不觉,大概是这树叶可以隐形吧,这不是自己找了许多年都没有找到的隐身草……

    看到《古小说钩沉》中的这个故事,我想起小时候寻找隐身草的往事。狗尾巴草、车前子、马鞭草、马齿苋、灰灰菜、蒲公英、蓍革……我小时候割草放羊,识得上述异花野草,但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我不认识的隐身草。村里的驼背爷爷说,谁拿到隐身草,谁就可以隐藏自己,无论干什么,别人都看不见。隐身草成为一群乡村少年追寻的梦想。田埂沟渠上,我和小伙伴们寻找隐身草,却总也找不到。

    在一个清亮之夜,驼背爷爷一边卷烟,一边慢悠悠地说:“你说隐身草……有一句话叫‘不传六耳’,知道吗?”那时我正读《西游记》入迷,就学着孙悟空拜师时的话说:“此间更无六耳,只弟子一人……”

    驼背爷爷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惊动了附近的一头驴,那驴昂扬大叫。爷爷的耳朵动了动,说:“你说此处无六耳?这是什么?”

    “牛马驴骡的耳朵也算吗?”

    “当然。它们听见了,不小心说出来,草就听见了,草听见了,藏在众草的草神就听见了,草神听见了,隐身草就隐身别处了。”

    那夜,周围没有“六耳”,油灯明灭,花也睡去。驼背爷爷压低嗓子告诉我:“知道隐身草在哪里吗?有个神仙告诉我,草窝藏神草,喜鹊窝里藏有隐身草。”

    “那么多树上都有喜鹊窝,隐身草在哪棵树上的喜鹊窝里?”

    “不在柳上,不在槐上,在杨树上。”

    “杨树?”

    “不是一般的杨树,是有九个喜鹊窝的杨树。”

    “九个喜鹊窝,隐身草在哪个窝里?”

    A.爷爷四下看看,对我耳语道:“记住,隐身草在九个窝中最上面的那个窝里,此事

    不传六耳,唯我你知道,若是别人知晓,隐身草就隐身别处了。”

    懵懂少年,心怀绝密,开始寻找隐身草。那些日子,我跑遍方圆数里,找到了有三个喜鹊窝的杨树,有四个斑鸠窝的槐树,有棵柏树上有六个乌鸦窝,有棵椿树上有八个窝,上面有五个喜鹊窝和三个杜鹃的窝,却没有找到一棵有九个喜鹊窝的杨树。我没有放弃,相信总会找到那棵有九个喜鹊窝的杨树。

    赵南星的《笑赞》中也讲了一个隐身草的故事。有个人拿一根草,吹嘘说这是隐身草:“知道什么是隐身草吗?就是你把它拿在手中,你想干嘛干嘛,旁人都看不见。不信,我试给你们看。”说罢,走上集市,如入无人之境,上前拿起人家的一串钱,大摇大摆地走了。钱的主人一看,这还了得,追上前去,捉将起来,给他一顿拳脚。挨打的这位手里还举着那根草,得意地说:“打任你打,只是看不见我。”这也是一个被隐身草迷着的家伙。进入冬日,树叶尽落。在离村五里的小树林中,我看见一棵长满鸟巢的杨树,激动得连忙扶住一棵树,树在摇动,我稳住自己。B.定睛看去:是的,杨树是的鸟窝是的,喜鹊窝。数一遍,八个喜鹊窝;再数一遍,九个喜鹊窝,太好了,终于找到了。一阵风起,吹乱树枝,九个窝变成十个。换个角度再数,还是十个,怎么会是十个呢?数了不知多少遍,那棵杨树上最终是十个喜鹊窝。我不甘心,去问驼背爷爷:“我找到一棵杨树,上面有十个喜鹊窝……”爷爷打断我的话说:“九个,必须是九个。不然,纵是你有偷天妙手,也找不着隐身草。”

    长篇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讲述了王明与隐身草的故事。王明本是去寻找凤凰蛋,结果在树上发现一根灯草。他正比划着,一位樵夫路过,抬眼看见树上有个人,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不看见。樵夫一想,这是神仙啊,连忙磕头叩拜。据说这个隐身草,为王明后来建功立业帮了大忙。

    我后来多次去小树林,看望那棵杨树。希望有一家喜鹊搬走,树上只剩下九家喜鹊。结果是,又有两家喜鹊在上面搭窝。

    少年的梦想没有实现,长大后继续寻找——书中找隐身草,找到的是“笑话”,还有神话。除了王明无意间找到隐身草的个案,好像还没有第二例找到的。如今,我明知道隐身草是个传说,恍惚又觉得天地之大无奇不有,天地间应该有这样一种神奇的草。现在,“找到”了隐形飞机,“找到”了隐形军舰,古人的许多梦想都实现了,难道还不能“找到”一株隐身草吗?没准有一天,真的可以找到那神秘的隐身草。为此,我怀揣梦想…… 

     (节选自《北京日报》,作者胡松涛,有删改)

    (1)、编辑组对选文放入哪个栏目播报有不同的意见,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栏目,并说明理由。

    A.哲里有思
    B.心灵驿站 
    C.自然探秘

    (2)、请结合“提示”,参与讨论。

     温馨提示:广播稿的编辑文字尽量生动形象,重点突出;语言通俗易懂,尽量口语化;还应考虑时间限制、听众对象。

    ①选文多处引用故事、传说,编辑组认为没有必要。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看法。)

    ②编辑组想给选文中的驼背爷爷编写评语,分享给听众。请参考示例,编写一句评语。

    示例:阿长,一位粗俗愚昧,却朴实善良,深深关爱儿童的保姆。

    ③编辑组在稿件中发现划线B句缺失了标点符号,请你根据选项为划线B句选择合适的标点。

     A., 。 ,      B.! , !   C., ; , D. ; , ;

    (3)、小语想邀请你参与播音,根据稿件划线A句,请你从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等角度进行朗读设计。
    (4)、“隐身草成为一群乡村少年追寻的梦想”,收听这个节目后,你觉得少年是否应该追寻“隐身草”呢?欢迎来投稿,我们会将你的心声说与大家听。请结合选文和生活经历,围绕“奇思”谈谈收听后的感悟,给广播站投稿。

    要求:观点明确,恰当使用论证方法,150字左右

  • 3. 议论文阅读

    宋词中的“意难平”为何触动人心

    ①“意难平”,出自南宋孙应时的《阻风泊归舟游净众寺》一诗:“愁边动寒角,夜久意难平。”而宋词却能将“意难平”的情绪表达得更淋漓尽致。这种闲情愁绪,如同贺铸描绘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萦绕笼罩在宋词里。

    ②宋词里为何弥漫着如此多的“意难平”呢?这跟特殊时代背景下词作者的人生经历紧密相关。诸位顶流宋词名家,多是人生跌宕起伏,情感、仕途、家国多种不如意交织,最终不平成就了词章,失意酿成了诗意。

    ③宋词中的“意难平”并不单一,而是角度多元、情感丰富,能契合人生中多种不如意时的情境,更易引起共鸣。

    ④如情感上的“意难平”。若是相爱不能相守,可读情路崎岖的柳永,读他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若是爱而不得,可读陆游,在《钗头凤·红酥手》里品尝他和唐婉“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的无限伤感;若是永失所爱,可读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里咀嚼他和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一往情深。

    ⑤如仕途上的“意难平”。可以读秦观,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中,期待“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品饮“桃源望断无寻处”“砌成此恨无重数”的无奈。可以读蒋捷,从“少年听雨歌楼上”的意气风发到“壮年听雨客舟中”的壮志未酬,至晚年“听雨僧庐下”“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与时光握手言和。

    ⑥生命历程中的那些无力感和苍凉感在宋词里都有生动体现。而这种词句的流淌、氛围的营造,击中了很多人心中柔软的一面。

    ⑦但宋词之所以有魅力,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的“意难平”并非只是一味沉沦,而是有节制的伤感。比如姜夔,这位科场失意的白衣秀士,一生不平愤懑之事虽然不断,但他的词风却是清空骚雅,“如孤云野飞,去留无迹”。如他正月看灯写的词,前句虽是“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的伤感,后句却转为“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的接纳与和解。

    ⑧宋词中的“意难平”不只是愤懑,而是走向了旷达。比如苏轼,他和苏辙中秋不能相聚时,在“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里还较为凄凉,但过渡到中间已开始用“此事古难全”化解,最后笔锋一转,变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希望。他困在黄州时,这种不平和愤懑之气,也被他咀嚼消化,变成“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旷达,化成“门前流水尚能西”的执着。

    ⑨宋词中的“意难平”最振奋人心之处,在于它不只是小我的“意难平”,而是积攒了力量,酝酿了希望,走向了民族家国的大情怀。比如辛弃疾,这位少年时叱咤风云、取敌将首级如囊中取物的马上战将,人生的下半场却辗转各地、报国无门。在马放南山、刀剑入库之后,他选择了写词。尽管词作中也常流露出失意的感慨,可终究峰回路转,变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释放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凝练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志。这也是人们钟爱辛词的最大缘由,它让人们有一种勇于前行、走出困境的力量。只要不放弃,笔墨和刀剑都是报国的利器。

    ⑩意难平时,可读宋词,既可在婉约词的共情共鸣中得到抚慰和治愈,更可在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豪放中积蓄力量,走出困境——“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选自“浙江宣传”2023年11月15日,有删改)

    (1)、.以下是梳理本文内容后做的思维导图,请补全。

    (2)、有人认为第④和第⑤段引用的诗词过多,有堆砌之感,对此你怎么看?请简析。
    (3)、同学在整理“论据要言之有据”的素材时,发现教材就是最好的资源库。下面开发的教材论据,哪项放在第⑨段作为论据合理?请结合词人的时代背景或经历,从“论据与论点契合”的角度进行判断并谈谈理由。

    位置

    教材中的宋词

    题目

    第⑨段

    A.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B.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朱敦儒《相见欢》: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我认为项放到第⑨段作为论据合理,因为

三、古诗文阅读(23分)

  • 4. 阅读

    与袁六休

    【明】汤显祖

        出关数日作恶。念与君家兄弟五六人,相视而笑,恍若云天。一路待君不至,知君已治吴。吴如何而治?瞿洞观相过,应与深

        (选自《玉茗堂尺牍》)

    与汤义仍书

    【明】袁宏道

        作吴令,备诸苦趣。不知遂昌县令,趣复云何?俗语云:“鹄般白,鸦般黑。”由此推之,当不免矣。人生几日耳,长林丰草,何所不适,而自苦若?每看陶潜,非不欲官者,非不丑贫者;但欲官之心,不胜其好适之心;丑贫之心,不胜其厌劳之心,故竟“归去来兮”,宁乞食而不悔耳。弟观古往今来,唯有讨便宜人,是第一种人,故漆园首以《逍遥》名篇。鹏唯大,故垂天翼人不得而笼致之若其可笼必鹅鸭鸡犬之类 , 与夫负重致远之牛马耳。何也?为人用也。然则大人终无用哉?五石之瓢,浮游于江海,参天之树,逍遥乎广莫之野,大人之用,亦若此而已矣。且《易》不以龙配大人乎?龙何物也,飞则九天,潜则九地,而人岂得而用之?由此观之,大人之不为人用久矣。对大人言,则小人也。弟小人也,人之奔走驱逐我固分 , 又何厌焉?下笔及此,近况可知。知己教我。

    (选自《锦帆集·尺牍》)

    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 , 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袁六休:袁宏道,字中郎,又号六休。②汤显祖:字义仍。③作恶:心情烦闷。④瞿洞观:人名。曾担任遂昌县令。⑤漆园:指庄周。⑥固分:本来如此。⑦安西: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⑧骢(cōng):指黑色的骏马。⑨虏障:指防御工事。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

    【文字·推知】

    (1)、参考下列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而自苦若

    语境推断法。

    知君已

    查阅词典法:①管理。②安定。③惩办。④医疗。⑤研究。

    应与深

    课内迁移法:“玉盘珍羞直万钱”,直:通“值”,价值。

    (2)、用“/”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断三处)。

       故 垂 天 之 翼 人 不 得 而 笼 致 之 若 其 可 笼 必 鹅 鸭 鸡 犬 之 类

    (3)、【文学·推情】

    “由此观之,大人之不为人用久矣。”你觉得袁宏道会以怎样的语气说这句话,并分析原因。

    知识链接:袁宏道在文学创作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热爱自由不喜束缚。

    (4)、古人谓“知己”,贵在志趣相投,贵在往来知心,贵在共勉互励,比如袁宏道与汤显祖,高适与李侍御,范仲淹与滕子京,请结合相关诗文分析他们成为知己的原因。 
  • 5. 名著导读

    章回

    刺配人物

    刺配原因

    刺配地点

    刺配后反应

    性格

    第八回

    林冲

    ①____

    沧州牢房

    感谢孙孔目维持,与张教头告别,欲让妻子改嫁

    ④____ 

    第二十七回

    ②____     

    替兄报仇,斗杀西门庆、潘金莲

    孟州牢城

    和两个公人在刺配路上买酒买肉吃

    豪爽

    第三十六回

    宋江

    ③____

    江州牢城

    洒泪拜辞父亲,嘱托兄弟照顾父亲

    孝顺

    第六十二回

    卢俊义

    被都管李固首告私通梁山“贼寇”

    沙门岛

    本想明日上路,但忍气吞声又不得不立刻走动

    内敛谨慎

    (1)、《水浒传》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表格中的四个人物则“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借各人刺配后不同的反应,刻画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请你根据提示,补充表格中的划线部分。
    (2)、《水浒传》中的英雄出身、性格各不相同,却一起构筑出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小说世界,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悲歌。电视剧的主题曲往往起到概括和凸显作品主题的作用。你更赞同以下哪首《水浒传》主题曲的解读?结合小说相关情节,简要论述。(4分)

    A.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B.兄弟情是没有色的酒/兄弟情是没有墙的家

四、写作(40分)

  • 6. “框”是规则,让我们懂得自律;“框”是取舍,让我们看到更美的风景;“框”是一个人的现状与困境,“破框”是突破之后的成长……面对这幅图片,相信你有更丰富的思考。请任选一个任务,完成写作。

    【任务一】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任务二】初三这一年,艰苦而关键,请你写一篇演讲稿激励同学。

    【任务三】小语想报考心仪的职高烹饪专业,与一心想让她考普高的父母起了冲突,请你写一封信给她一些建议。

    要求:标题自拟;不少于600字;不得套作、抄袭;不要出现透露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