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物体的运动研究》-人教版物理八(上)“生活-物理-社会”实践探究
试卷更新日期:2024-11-08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
1.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自西向东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小明做运动,速度为m/s;前2s内,跑得较快(选填“小华”或“小明”),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向运动;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小明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实践探究题
-
2. 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要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他用每隔相等时间拍照一次的相机(相机说明书上的相关描述如下:“每秒拍照1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拍下如图所示的照片(1)、纸锥运动的时间tABtBC(选填“<”、“=”、“>”);(2)、从A到D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 判断的依据是 ;(3)、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放大图,EF段纸锥运动的路程是 cm,EF段纸锥下落的速度是 m/s。3. 在“探究汽车行驶快慢”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事先用皮尺测量了汽车的实际长度是4.0m,再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得到汽车行驶过程中的一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频闪照相机每隔0.4s曝光一次,照片中汽车的长度是2.0cm,照片中O到C的长度L=12.0cm。(1)、观察汽车行驶的频闪照片可知:OA<AB=BC。由此可以得出汽车从O到C过程中,行驶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汽车从O到C的平均速度约为m/s。(2)、为了从表格的信息中计算出汽车从O行驶到C点的平均速度,请你在设计的表格中将空缺的①②部分补充完整:①;②。
照片中O 到C 的长度 L/cm
①
②
汽车的平均速度 v/m·s-1
12.0
(3)、在如图(a)s-t图像中,①②③三条曲线能大致描述汽车从O到C整个运动情况的图像是(填序号)。(4)、如图(b)是汽车“行车记录仪”中APP软件记录的一段时间内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在t1 , t2和t3三个时刻中,汽车行驶得最慢的时刻是 , 理由是。4.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想测量细铜丝的直径,请你帮助小明同学设计一个测量方案。(温馨提示:注意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1)、实验器材:铜丝、;(2)、实验步骤:。四、实践计算题
-
5.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估测家中小区里电梯的运行速度。小明测出电梯从一楼到达自家十一楼所用的时间为20s。(1)、估算电梯上升时的速度;(2)、若电梯以(1)中估算的速度从一楼运行到顶楼需用时50s,求大楼的高度。6. 我校八年级的一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课外探究“钟摆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中记录了如甲表、乙表所示的数据.请你根据表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表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钟摆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锤种类 (选填“有关”或“无关”)(2)、从乙表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因此我们发现家中的摆钟变慢时,可以采取的方法,使它走时准确。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旅游正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由从前的景点,景区的旅游方式,逐渐转变为个人游,自驾游的全新阶段,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乡村绿道作为城镇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绿色土地网络,具有高联结性,功能复合,线性空间等主要特征,是全域旅游中最重要的连接线。也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的重要方式。通过对绿道的编制实践,尝试总结乡村绿道的规划设计方法。以创建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复合型生态廊道为目标,以基于行为感知的绿道设施布局与环境发展指引为技术手段,结合全域旅游政策背景下旅游的发展,探索乡村绿道对中小城市的建设。
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在江夏区的一条绿道开展课外活动:活动小组中抽8人出来,分成两小组进行环山1000m趣味跑活动,每小组4人,速度分别为4m/s、5m/s、6m/s和8m/s。
问:(计算结果小数点后面保留一位小数)
(1)、若某小组速度为6m/s和8m/s的两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开始反向跑,经过多少时间两同学相遇?(2)、上述两同学经过多长时间第一次在起跑点相遇?(3)、在小组4位同学中选择甲乙2位同学从同一地点开始反向跑,经最短时间第一次在起跑点相遇,最短时间为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