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3-0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8分)
-
1.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油脂变质 B、榨取果汁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
2.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
3. 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
4. 下列各组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最丰富的是A、牛奶 B、面包 C、胡萝卜 D、鸡蛋
-
5. 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B、用三聚氰胺提高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 C、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水产品 D、用霉变花生制成的压榨花生油烹调食物
-
6. 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其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D、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
7.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不正确的是A、氮气中的氧气(铜) B、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浓硫酸) C、碳酸钙中的氯化钠(水) D、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硫酸)
-
8. 结合下表中所列物质的pH判断,在下列各组物质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变色、变蓝的是( )
物质
酱油
厕所清洁剂
血浆
牙膏
肥皂水
橘子汁
草木灰水
柠檬汁
pH
4.8
1.7
7.4
8.2
9.2
3.5
10.6
2.5
A、柠檬汁、食盐水、厕所清洁剂 B、牙膏、蒸馏水、肥皂水 C、草木灰水、蒸馏水、柠檬汁 D、橘子汁、食盐水、草木灰水 -
9. 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水储量很大,所以淡水资源不会匮乏 B、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汽油、煤油等多种产品 C、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D、更多的利用太阳能可减少环境污染
-
10. 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
-
11. 下列试剂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的是A、浓硫酸 B、浓盐酸 C、澄清石灰水 D、食盐水
-
12. 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Mg2+ 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 D、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Mg2+
-
13. 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FeCl3 NaOH HCl H2SO4 B、HCl KNO3 Na2CO3 Na2SO4 C、AgNO3 HCl NaCl HNO3 D、BaCl2 Na2SO4 Na2CO3 HCl。
-
14. 现有四种实验数据的变化趋势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分别加入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A、A B、B C、C D、D -
15. 某农场的小麦生长不茂盛,叶色发黄,应该使用的肥料是A、K2SO4 B、CO(NH2)2 C、KCl D、Ca(H2PO4)2
-
16. 向稀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里加入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有H2SO4、Na2SO4 B、滤液中一定有Na2SO4、CuSO4 C、滤液中可能有H2SO4、CuSO4 D、滤液中可能有Na2SO4、NaOH
-
17. 在食盐中加入KIO3有益于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碘酸钾,可利用化学反应:5X+KIO3+3H2SO4=3K2SO4+3I2+3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HI B、KI C、I2O5 D、HIO3
-
18. 小帆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区分蒸馏水和自来水的三种方法
B
电解水可得到的结论
①加热蒸发,观察现象
②做导电实验,观察现象
③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①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③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C
日常生活经验
D
降低NaOH溶液pH的三种方法
①食品干燥剂—常用生石灰干燥
②煤燃烧更充分—把煤做成蜂窝状
③电池充电—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①加水稀释
②加入稀盐酸
③加入硫酸铜溶液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个1分,其余每空0.5分,共7分)
-
19. 请据题意填写下表
(1)
(2)
(3)
(4)
化学符号
Ar
5Fe2+
表示意义
氧化铝
两个一氧化氮分子
-
20. 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3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3
37.0
37.3
硝酸钾
20.9
45.8
85.5
110
(1)、A是的溶解度曲线。(2)、50℃时,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50℃的该溶液降温到10℃时,所得晶体的质量为g。 -
21. 实验证明,含有+3价铁元素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氧化性,如在FeCl3溶液中,三氯化铁能将单质铜氧化成氯化铜,自身被还原成氯化亚铁。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一定有的固体是(写化学式)。
-
22. 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1)、甲醇(化学式为CH3OH)与乙醇一样是无色液体,也有酒的气味,二者均可燃烧。2009年3月,湖北五峰县数位农民因为喝了含有甲醇的散装白酒,引起中毒事件。请写出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有烧碱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三、简答(说明)题(化学方程式每个1分,其余每空0.5分,共7分)
-
23.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如图表示的是(写粒子符号)。(3)、由9、20号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写化学式)。(4)、从原子结构角度看,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数。 -
24. 现有下列实验装置,我对它进行探究:(1)、我能写出用装置B制取的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其收集装置为。(2)、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实验室通常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它。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为了防止硫化氢气体污染空气,可将尾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我能写出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 回答下列问题(1)、在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有个实验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定硝酸铵、NaOH、NaCl溶于水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实验完毕某班的同学们将废液都倒入一个废液缸中,结果产生了大量的刺激性气体,让同学们个个眼泪汪汪,尝到了不按规定操作的苦头。请你写出发生的有关化学方程式。(2)、做化学实验时,不小心皮肤上沾上了硝酸银溶液,过一段时间会出现黑色痕迹,很难洗去,这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生成一种金属、一种红棕色气体(NO2)和一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简答(分析)题(化学方程式每个1分,其余每空0.5分,共8分)
-
26. 如图是物质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1)、我能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来完善这个知识网络图。(2)、写出其中碱参加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
-
27.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固体(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D、G的化学式为:、.
(2)若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则C的化学式为 ,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中标出的九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一定没有的物质类别是.
(4)反应①-⑤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五、简答(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个1分,其余每空0.5分,共6分)
-
28. 有一包粉末,可能由KCl、K2SO4、K2CO3、CuCl2、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现在做如下实验:(1)、根据以下实验操作及现象,请回答:
实验1: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实验2:取1所得溶液少许,加入NaOH溶液,看不到明显现象。
实验3:取1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4:将实验3所得混合物过滤后,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生成。
原粉末中一定没有 , 原粉末中一定有。
(2)、据上述实验现象,可推知原粉末中可能有,为了进一步验证原粉末中可能含有的成分是否存在,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该物质不存在
-
29. 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提高实验探究能力,A、B、C三组同学根据三个特殊的复分解反应设计了实验方案并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
A组:探究中和反应
在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后,滴几滴酚酞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最后溶液为无色。小金认为溶液显中性,小东认为不对。小东同学按以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
有气泡产生
稀盐酸过量
B组:探究两种显碱性的溶液是可以反应的
在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后过滤。滤液中溶质是什么?小方认为溶质是NaOH;小欢认为溶质是NaOH、Ca(OH)2;小华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是。小华同学思考后用以下方案验证了他的猜想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恭喜你! 你的猜想正确
C组:探究两种盐溶液是可以反应的
小迎在烧杯中加入硫酸钠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小妮得出结论:两种盐溶液是可以反应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延伸与拓展:最后,A、B、C三个小组的同学把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在一起,结果发现:先有大量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最终所得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有:。
反思与总结: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两种离子接触后,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