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7-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观察下列所示时间轴,关于②阶段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2. 小明正在听解说员介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他所在的展区应该是(    )
    A、宋代科技展 B、宋代商业展 C、元朝书画展 D、元朝陶瓷展
  • 3. 下列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背景:黄巢起义爆发 B、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C、内容:废除井田制度 D、影响:奠定统--基础
  • 4. 隋文帝规定:六宫妃嫔,穿过和洗过的旧衣服,都要再穿;日常饮食只要不是举行宴会,最多只能有一个肉菜。开皇三年,隋文帝罢去508个郡,共减少官吏5.6万人。由此可见,隋文帝( )           
    A、生活奢侈 B、虚心纳谏 C、变革礼仪 D、崇尚节俭
  • 5. 《隋书》中曾评价:“其隋之得失存亡,大较与秦相类。始皇并吞六国,高祖统一九州,二世虐用威刑,炀帝肆行猜毒,皆祸起于群盗,而身殒于匹夫。”下列对材料中秦朝和朝得失理解有误的是(   )
    A、都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B、继位皇帝都因暴政而亡 C、两朝的兴亡有相似性 D、都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 6. 学者毛汉光根据中国古代正史所载官员的出身背景资料,对统治阶层的社会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寒素”(门第寒微)类官员占所载官员比例在东晋后期、隋朝和唐朝吝期分别为6.1%、17.3%和28.4%。这一变化有利于(   )
    A、提高基层官员的地位 B、建立清廉的官僚队伍 C、保证选拔程序公平公正 D、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 7. 戚继光曾写道:“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现了--位民族英雄高尚的思想和崇高的情操。我们尊称戚继光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
    A、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B、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 C、抗击了东南沿海倭寇 D、抗沙俄收复新疆
  • 8. 五代十国时期,真正敌对的政权是个别,绝大多数政权奉中原王朝为正朔,称臣纳贡。在某种程度上,这就减少进一步分裂的因素,增加了促进国家统-的因素。材料反映了(   )
    A、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出现 B、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完成统一 C、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 D、五代十国时期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 9. 下表为1661--1766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清初(   )

    时间

    1661年(顺治十八年)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1724年(雍正二年)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耕地面积(顷)

    5493576

    6078430

    6837914

    7414495

    A、版图幅员辽阔 B、商品经济繁荣 C、推行垦荒政策 D、引进外来作物
  • 10. 自丝绸之路开辟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了许多管理西域的举措,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下列机构中属于元朝设立的是(   )
    A、北庭都元帅府 B、北庭都护府 C、安西都护府 D、西域都护府
  • 11. 近代中国一直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而早在明清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这些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在中国也兴盛--时。下列选项能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
    A、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被引入中国 B、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D、白银在明代中后期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 12. 下图为某同学对“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部分内容所作的导图式笔记。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甲——设西域都护 B、乙——雅克萨之战 C、丙——设大都督府 D、丁——设驻藏大臣
  • 13.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 14.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但也有人认为“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认为武则天“不是坏皇帝”的主要依据是(   )
    A、首创了选拔人才的科举制 B、开创了“贞观之治”局面 C、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当政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 15. 中药“清肺排毒汤”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方由《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经典方剂优化而成。《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司马迁
  • 16. 如图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外交往 B、休养生息 C、民族交融 D、经济交流.
  • 17.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
    A、 B、 C、 D、
  • 18. 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共同点是(   )
    A、以宗教为组织形式 B、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点 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 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
  • 19. 史论即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或科学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
    A、科举制始创于隋朝 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 C、科举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D、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 20.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形成于(   )
    A、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时 B、三国鼎立时期 C、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 D、八王之乱期间西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 21. 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变革有力地保证了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行政系统示意图(右图)。

    材料二;汉初,诸侯王拥有大量封地,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承袭所有封地。汉武帝在位时,规定诸侯王死后,必须把土地分封给所有子弟,这使得王国的封地越分越小。

    材料三;臣(李斯)请史官非泰记皆烧之,..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中、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臣(董仲舒)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写出材料一反映秦朝创设的政治制度。哪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在政治方面的创新举措。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秦汉统治者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举措?有何共同作用?
  • 22. 中外交流对促进人类文明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出现了一大批为中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和事迹,促进了唐朝的繁荣。

    时间

    唐太宗时期

    唐玄宗时期

    人物

    事件

    A

    鉴真东渡

    国家

    天竺

    B

    共同贡献

    C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于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中国沿着自然经济道路缓慢前行,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化道路上狂奔,直至爆发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卷入世界。

    ——摘编自《中国历史》

    (1)、写出材料一表格中A、B、C处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分析这-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
  • 23. 民族交融的方式多种多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三:承平以来,怀柔益远,北逾瀚海,西绝羌荒,青海厄鲁特、西藏、准噶尔之地咸入版图。其封爵、会盟、屯防、游牧诸政,事厥有专司。

    ——《大清会典乾隆朝》

    (1)、材料一中的人物穿汉服是因为哪一次改革?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2)、材料二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这反映了唐与吐蕃交往的哪一史实?起到了什么作用?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清朝分别设置了哪些机构管理西藏和新疆?
    (4)、结合以上材料并联系所学,说说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些。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英国学者威尔斯在其所著的《世界史纲》一书中这样评价唐朝:“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中国由于迅速恢复了秩序和统一而赢得了这个伟大的领先.....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材料三: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所占比例统计表

    时间

    公元400--1000年

    公元1001一1500年

    公元1500-1840年

    在世界所占比例

    70%

    56%

    29%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1)、泰统一后颁行全国的文字是什么?我国汉字的演变有何特点?
    (2)、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进程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缩影。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公元11世纪到19世纪我国科技在世界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
  • 25. 宋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观察,存在不同的看法。

    材料一:宋太祖陆续沟汰了各地的武人节度使,换成了文人官僚。对文官虽然不可能期什么战斗指挥能力,但是通过扩充驻屯都城的禁军,补充了这些不足。

    ——小岛毅 《中国的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材料二:兵籍益广,吏员益...县官.之费,数倍于昔。

    ——《宋史●食货志》

    材料三:天下之入不过缗钱六千余万,而养兵之费约及五千万。是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卡兵。

    ——蔡襄 《强兵篇》

    材料四:美国学者墨菲认为,11世纪初宋朝的财政收入是盛唐的近三倍,南宋海外贸易兑收占国家收入的五分之一。中国的贸易总量不仅远超当时欧洲的水平,而且一直保持到19纪。

    ——黄夏《美国史学家眼中的宋朝、中国和东亚》

    材料五:北宋东京城平面示意图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史学界的传统观点认为,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美国学者墨菲在《亚洲史》中却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你认为宋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请结合上述材料,并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形成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严密,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