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二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7-0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 1. 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
  • 2. 黄某骑电动车未按规定佩戴头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下罚款,黄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
  • 3. 浙江各地建立了5000多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人大代表和群众议事情、提意见、话家常提供了载体渠道,充分彰显了民主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
  • 4.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
  • 5. 登录浙江省博物馆“越地长歌”数字展厅网页,我们可以看到距今约七千年前河姆渡居民曾使用过的磨制石器、种植的粟,以及他们居住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的复原场景。( )
  • 6. 《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长江流域人们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
  • 7.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中心是北京大学,其前身是创办于维新变法运动中的京师同文馆。( )
  • 8. 小明同学选择“纳米比亚独立纪念邮票”“非洲独立进程示意图(截止1990年)”两则材料,来研究“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这一主题。( )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9. 航天器着陆场的选择体现了科研人员的智慧。读中国航天器着陆场分布示意图,据此, 回答第下小题。

    (1)、东风和四王子旗两着陆场的共同优势是 (   )

    ①场地开阔        ②地势平缓

    ③人烟稀少        ④气候湿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造成四王子旗着陆场与东风着陆场地表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拔高度 B、面积大小 C、海陆位置 D、地形类型
  • 10. 小明同学打算今年暑假去法国巴黎研学,制定了行程攻略。据此,回答下小题。
    (1)、小明同学为准备行李清单,首先查看了当地的气象资料,绘制了巴黎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他所绘制的图应为(   )
    A、 B、 C、 D、
    (2)、为更好地探寻巴黎作为文化艺术之都的魅力,小明制定了研学路线。他在巴黎可以探访(   )
    A、塞纳河——奥赛博物馆——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 B、塞纳河——叹息桥——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大教堂 C、西岱岛——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克里姆林宫 D、西岱岛——埃菲尔铁塔——奥赛博物馆——湄公河
  • 11. 《东京梦华录》 (卷之二 东角楼街巷)记述:  “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一记述反映了北宋(   )
    A、东京商业空前发达 B、城市规模超越前代 C、经商时间不受限制 D、海外贸易非常繁荣
  • 12. 请归纳下面思维导图的主题。元朝(   )

    A、创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 B、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C、因地制宜地治理辽阔疆域 D、限制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 13.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   )

    ①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闭关锁国的程度

    ③成就了洋务派求强求富的梦想       
    ④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 复旦大学李剑鸣教授说:  “历史的想象类似‘带着镣铐跳舞’,绝不等于任情发挥和随意立论。”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上海社会发展状况的历史想象,符合史实的是(   )

    ①街道上行驶着双层有轨电车      ②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

    ③军警在街道上强令男子剪辫      ④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爱国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 “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方式,直接威胁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下列对材料中“伟大转折”理解正确的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B、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C、加速了抗日战争取得全面的胜利 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16. 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在于( )

    ①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 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 某学者研究发现,在中世纪的欧洲,除饥荒时期外,很少有小麦及其他谷物的地方性市场;至于葡萄酒、啤酒、羊毛、麻布等的地方性市场,也是很少的。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新兴城市的发展 B、庄园经济的盛行 C、新航路的开辟 D、日耳曼人的入侵
  • 18. 1917年初,俄国曾散发这样的传单: “长久等待的时刻已经到来!人民正在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革命已经开始⋯⋯士兵同志们和工人同志们!选出代表,建立能够战胜专制统治的组织,工人代表苏维埃组织!”该传单体现了当时俄国(   )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将要被推翻 B、沙皇专制统治正在不断增强 C、工人阶级为十月革命做好准备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将爆发
  • 19. 重温《雷锋日记》,感悟雷锋精神,汲取陪伴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力量。据此,回答下 小题。
    1959年10月25日
        青春啊!
        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1969年10月19日
        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意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
        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打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助。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字”精神,善于桥和善于钻。
    (1)、《雷锋日记》中的“青春啊!”一文,告诉我们青春有格,青春要(   )

    ①确定目标,奋发图强   
    ②宽容他人,学会合作

    ③磨练意志,勇于实践    
    ④不懈努力,完善自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让我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学习,要做到(   )

    ①保持学习兴趣      
    ②讲究科学方法      
    ③只能独立思考       
    ④合理利用时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 “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由众多兵种组成的军队,那么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个配有多种乐器的交响乐团,那么宪法就是这个乐团的指挥。”这句话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宪法(   )
    A、是国家的根本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是对全体人民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C、体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D、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健康发展
  • 21.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的保护,2023年4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该法的实施(    )

    ①目的在于限制开发利用黄河流域资源   
    ②表明法治建设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③说明保护黄河文化只能依靠法治手段   
    ④体现了生态、文化和法治的协调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2. 宁波海曙区志愿者孙嘉怿和她的志愿者团队跨越7个国家,行走25个省份,踏过718座境内外中国烈士墓地,收集整理烈士信息3万余条,成功帮助1338位烈士找到亲人,被评为2023年全国“最美拥军人物”。孙嘉怿和她的志愿者团队用实际行动(   )

    ①保护和传承革命文化                   
    ②诠释了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③书写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积极传播真诚待人的正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3. 20年前,浙江“千万工程”启动,打好“生态牌”,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路子;20年后,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持续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这体现了(   )

    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②良好生态增进民生福祉

    ③保护环境要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         
    ④“千万工程”不断结出硕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4.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力量,为国际经济合作搭建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动力。这(   )

    ①有利于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②表明中国正在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③可以消除各国之间的矛盾和竞争

    ④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5. 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正式开幕,将掀起双方人文交流合作的新一轮热潮,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奠定更加深厚的民意基础。这有助于双方(   )
    A、建立起国际政治新秩序 B、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C、参与制定新的国际规则 D、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2分)

  • 26. 推进马铃薯成为我国主粮产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甘肃定西是全国最重要的种薯培育地,被称为“中国薯都”。定西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是马铃薯生长的最佳天然场所;马铃薯性喜冷凉,耐旱耐瘠薄。定西年平均气温6.3℃,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年降水量380毫米,虽然雨量不多,但集中在7、8、9三个月,与土豆块茎膨大期相吻合;再加上这里耕地土层深厚,土壤为黑垆土且富含钾元素,是全国最适宜土豆种植的3 大区域之一。“雾培”是定西当地种植马铃薯的方式之一,通过智能机械设备自动调控,把马铃薯生长所需营养元素通过溶液直接喷洒到马铃薯根须上,产量可以翻10倍,由每株3到5粒提升到每株50粒以上。每到收获季节,马铃薯收获机开启自动收割。

    材料三:据专家测算,一个148克的马铃薯可提供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C的45%、钾的21%。马铃薯具有粮食、蔬菜的双重优点,具有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是理想的食物来源。马铃薯已成为我国包括大豆在内的第五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1/4,是世界马铃薯第一大生产国。近年来,定西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迅速, 目前已经拥有完整的育种、栽培、加工、销售产业链,其中加工业以马铃薯为基础,开发出全粉馒头、全粉汤圆、薯条、饼干、面条、挂面、无矾粉皮等多种产品。

    (1)、马铃薯起源于秘鲁南部的山区。当地种植马铃薯主要集中在处,即图1中的(填入图中序号)。读图2,从地形和气候角度,概括我国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的分布特点。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定西被称为“中国薯都”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发展马铃薯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
  • 27. 工业革命既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 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材料三:天宫、蛟龙、北斗、天眼、墨子、大飞机……新时代以来,中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科技赋能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熊争艳、王希、于佳欣、高敬、王雨萧《从十个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前景》

    (1)、阅读材料一,根据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将其按照历史发展进程排序。再结合所学知识,将图片所反映的历史联系,写成一篇150—20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近代工业文明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作答)
    (3)、阅读材料三,从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 28.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根据宪法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法治保障,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材料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闪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精忠报国”等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芒。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列举材料中所提及的二位历史人物,谈谈你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精神力量。
    (3)、新学期伊始,学校团委要组织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法》宣讲活动,学校橱窗张贴了宣讲员招募海报,请你将招募条件补充完整。
    《爱国主义教育法》宣讲员招募啦
    一、招募对象
    本校九年级学生
    二、招募条件
    1.心理素质良好,充满正能量
    2.
    3.
    三、报名方式
    ……
    校团委
    2024年3月1日
  • 29. 腹有诗书气自华,跟着诗词去旅行,感受中华文脉的源远流长。某班同学开展主题为“品读古诗 传承中华文脉”的项目化学习,请你一同参与。

    任务一:读诗·探地

    材料一: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孟云卿《寒食》

    任务二:读诗·知史

    材料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任务三:读诗·明理

    材料三: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戚继光《凯歌》

    一年三百六十日, 多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马上作》

    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

    ——戚继光《端阳奉邀藩臬诸司观龙舟有作》

    任务四:诵诗·创诗

    材料四: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时代在发展,但古诗词所蕴含的诗意与文化,仍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滋养着我们的精神。

    (1)、材料一诗中描述了哪一地理现象?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材料二诗中现象可能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试分析出现这一历史事件的原因。
    (3)、从诗句推测作者所生活的历史时期,并分析杜甫诗作所具有的历史价值。
    (4)、材料三中的诗句表现了戚继光怎样的战斗意志?抒发了他怎样的情怀与抱负?
    (5)、请围绕文化传承发展的主题,拟定一个“传世经典诗词诵读”的宣讲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