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课时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2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辛丑条约》规定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班列清政府六部之首。这一规定有利于西方(   )
    A、干预清朝内政 B、推动清朝改革 C、打开中国国门 D、军事威胁中国
  • 2.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闲聊。张三说:“我在《时务报》发过文章。”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过东交民巷。”赵六说:“我是同盟会成员。”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 3. 《辛丑条约》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这一规定标志着清政府( )
    A、加强了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 B、丧失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 C、削弱了中国军队整体的实力 D、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4. 同学们针对下图《辛丑条约》签订场景,开展了配诗句活动,其中最恰当的是( )

    A、我所知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B、划界求和无奈策,毁炮赔款辱尽尝 C、甲午恨无戚继光,又来倭寇气嚣张 D、拜上帝中无上帝,太平国里有王权
  • 5. 1901年美国杂志《PUCK》发表了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只要悬吊大刀的绳一断……,从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 B、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 C、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 D、义和团运动使列强在华利益备受威胁
  • 6.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在中国发生了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该运动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 7.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条约条款或影响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
    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B、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巨额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 8. 1901年的和约,赔款至450兆;京城通至海口路上的炮台,尽行拆去;且许各国于其通路上驻兵;又划定使馆区域,许其自行治理、防守。这一和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 9.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

    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和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愿望

    B

    洋务派开办了轮船招商局等一些近代民用企业

    说明中国实现了“求富”的目标

    C

    光绪帝发布一系列变法诏令,涉及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举措

    表明清政府实施了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方案

    D

    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

    A、A B、B C、C D、D
  • 10.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
    A、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11.  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要素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下面(下图)空白框内应填写(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 12. 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的某不平等条约规定:“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山海关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该条约是( )
    A、《辛丑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二、材料分析题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ionPoint)又名“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在日本东京的上野公园曾经有一处令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要掩面而去的地方。这个地方高悬着1895年2月被日本俘获的北洋水师靖运舰的铁锚。它同镇远舰的铁锚、土炮弹头等一起陈列于此,并立有海战碑志,向世人炫耀。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充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按照西历……文内后附之条,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1)、 材料一中“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哪次战争?引发该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战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开放了5个通商口岸,其中位于最南端的是哪个城市?
    (2)、材料二中,靖远舰是在哪次战争中被俘获?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战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3)、材料三反映的条约签订的时间是哪一年?该条约签订后,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是指哪个地方?
    (4)、“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你获得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