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开学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4-02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 1.  “巴蜀同乡音,成渝一条心。”2023年夏季重庆多区县接连发生森林火灾,四川省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助之手,参与到极端高温干热天气下的抢险救灾行动。下列关于人在酷暑和火场环境中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大量排汗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K+ B、长时间高强度作业,肌肉细胞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一般不会引起pH明显下降 C、人体具有体温调节的能力,因此在高温环境中连续工作一定不会引起体温升高 D、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就是各种理化性质的稳态
  • 2.  神经系统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得机体能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与稳定。下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饮酒过多导致脑干中的语言中枢受损而出现语无伦次的症状 B、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脑神经和脊神经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C、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与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D、神经元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胶质细胞等多种功能
  • 3. 下图为某段神经纤维示意图,灵敏电流计的两个电极按图示连接,在a处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中的灵敏电流计在静息电位状态下不会发生偏转 B、兴奋传到b处时,Na+经通道蛋白大量涌入膜内 C、c处动作电位最大时,膜内Na+浓度仍然比膜外低 D、d处产生动作电位时,与右侧相邻部位间会形成局部电流
  • 4.  如下图为两个神经元间的突触结构示意图,①到④为相关结构或者物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存在于所有动物体内 B、②为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等 C、②可由突触前膜释放,属于主动运输 D、③处的膜外电位一定由正变负
  • 5.  激素对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错误的是(    )
    A、幼年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增多,共同促进生长 B、青春期,女性卵巢中合成雌性激素增多,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C、紧急状况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D、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下降
  • 6.  下列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骨髓属于免疫器官,是B细胞和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B、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唾液中的溶菌酶在第二道防线中起作用 C、免疫自稳是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它是针对外来抗原性异物起作用 D、树突状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它可将抗原处理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
  • 7.  人乳头瘤病毒(HPV)可导致宫颈癌,疫苗可预防HPV引起的宫颈癌。HPV九价疫苗可以预防HPV16、18等九种HPV亚型,该疫苗需接种三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灭活HPV疫苗从免疫学的角度看属于抗原 B、接种HPV九价疫苗,会刺激B细胞分泌相应抗体 C、机体清除人乳头瘤病毒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D、该疫苗接种三剂的目的是让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 8.  下列有关植物生长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供应会影响胚芽鞘中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速率 B、豌豆茎段中生长素浓度升高可能会促进乙烯合成 C、生长素是以色氨酸为原料在光照条件下合成的化合物 D、对生长期芦苇喷施赤霉素溶液或赤霉菌培养基滤液可使其纤维长度增加
  • 9.  关于种群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蚜虫和跳蝻的密度,应采用样方法 B、仅依靠种群密度这一特征,不能反映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 C、利用黑光灯诱捕害虫,主要是改变害虫的性别比例,以降低种群密度 D、改革开放数十年,广东省一跃而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这与迁入率大于迁出率有关
  • 10.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 11.  不同群落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中的植物能通过植株间隔和根系分布以最大限度减少竞争和充分利用水分 B、森林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绒毛或者蜡质层以抵抗干旱 C、荒漠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以适应缺水环境 D、不同的森林类型中,生物适应群落生活的特点也不完全相同
  • 12.  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可表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 B、图乙中,B不会把A捕食完,体现了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C、图丙可表示马与马蛔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 D、图丙中,实验后期X种内竞争加剧
  • 13.  某水生生态系统的部分营养结构如图所示,括号内数字均表示同化的能量,单位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小龙虾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 B、浮游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浮游植物同化量的一部分 C、图中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8.5% D、小龙虾与浮游动物间存在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
  • 14.  下列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正式实验时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 B、“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实验中,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用吸水纸引流让培养液充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 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中,统计方法为目测估计法
  • 15.  下列有关生态足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B、不同技术和社会发展状况下,生态足迹的数值不同 C、碳足迹是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所需的森林和海洋面积 D、人类采取生活方式不同,所需要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6.  如图①~④表示甲刺激所引起的调节过程,乙表示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乙表示下丘脑,②③过程是通过神经调节实现 B、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胰岛”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C、若甲刺激为寒冷条件,则“甲刺激→乙→垂体→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 D、若甲刺激为食物过咸,则乙处接受刺激并产生渴觉,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
  • 17.  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宿主细胞是肝细胞,下图是巨噬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Th)进行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图中MHC-Ⅱ是细胞表面的分子标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属于抗原呈递细胞传递抗原信息的过程 B、B细胞被激活后分裂、分化,少部分能分化为浆细胞 C、免疫细胞是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辨认自身细胞和病原体的分子标签 D、被Th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裂解HCV的靶细胞,阻止了HCV的繁殖过程
  • 18.  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下图所示,图中的“+”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激素丙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 B、激素乙与激素丙之间在促进生长方面为协同作用 C、用激素丙的类似物处理插条生根的方法中,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高 D、合成激素乙的主要部位是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 19.  下列关于生态学相关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体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20% B、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论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 C、某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鹰的捕食使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了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不同垂直带植被类型差异体现群落垂直结构
  • 20.  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I、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I和Ⅳ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 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I→Ⅱ→Ⅲ→Ⅳ C、E1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 D、能量在食物链(食物网)中是逐级递减的

三、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 21.  最近多地出现了儿童发热症状,其中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多种致病性支原体引起的有发热、头痛、乏力等特征的感染性疾病。多数感染者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刺激时,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此时感觉神经元的膜电位变成 , 然后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图A , 再通过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
    (2)、感染支原体后人体内等激素分泌可能增加,通过直接增强细胞代谢活动来导致机体产热增多,体温会出现短暂升高。在高温持续稳定期,患者产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3)、持续高热的患者在服用药物“布洛芬”后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的过程中,皮肤血管血流量 , 汗腺的分泌 , 机体此时应适当(填增加或减少)覆盖物。
  • 22.  题图表示机体首次和再次接触抗原时免疫系统的协调配合(字母表示相应的免疫物质或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B、E、G分别代表
    (2)、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是
    (3)、二次免疫时D的来源有。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特点是
  • 23.  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激素的调节。下列甲图所示为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乙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所进行的预实验结果;丙图是某植物幼苗横放后根和茎的生长情况及在单侧光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存在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其化学本质是
    (2)、甲图中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的生长效应是(填“促进”或“抑制”)。
    (3)、与生长素相比,NAA生理效应的持续时间较(填“长”或“短”)。乙图所示,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μL·L-1范围内。
    (4)、丙图中两株幼苗的地上部分,生长素浓度及作用效果均相似的部位为(填图中字母)。在太空中植物的向光性(填“能”或“不能”)发生。光敏色素是植物具有的能接收光信号的分子,其化学本质是
  • 24.  东方白鹳在东亚地区曾是常见的鸟类,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利用、过度捕猎等原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目前东方白鹳集中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繁殖,越冬主要在我国的鄱阳湖等地。鄱阳湖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每年有数十万只候鸟飞抵鄱阳湖湿地越冬。研究人员对越冬的东方白鹳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

    年份

    2004

    2005

    2016

    2018

    2019

    2020

    鄱阳湖东方白鹳数量

    1491

    602

    1898

    6046

    3461

    5871

    东方白鹳总越冬数量

    1697

    1194

    1974

    6460

    4814

    5919

    越冬比例(%)

    88%

    50%

    96%

    94%

    72%

    99%

    (注:越冬比例为郡阳湖越冬鸟类中东方白鹤比例)

    (1)、研究东方白鹳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等内容(填两项)。改善东方白鹳的栖息环境,可以提高 , 是保护东方白鹳的根本措施。
    (2)、鄱阳湖湿地公园水体区域、水位涨落区及外围的滨湖平原、丘陵岗地植被分布有较大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每年枯水期,鄱阳湖水位下降,湖床变成万亩草原。“绿草黄花”为羊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该信息属于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3)、每年冬季,大量的东方白鹳在郡阳湖越冬,此时,该地生物群落体现出明显的变化。决定该地生物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是。一年中直接决定该湿地内东方白鹳种群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填种群数量特征)。
  • 25.  利用鸭喜食稻田中的昆虫、水生小动物和几乎所有杂草,却不喜食水稻的杂食特性,自贡市荣县开展了以种稻为中心的稻鸭共作生态农业模式,部分结构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图中还缺少
    (2)、与稻鸭共作模式相比,稻单作模式下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低,请从生态系统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稻田养鸭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杂草的数量,这种做法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保护了环境,这属于控制动物危害技术中的。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稻鸭共作模式中水稻产量增加的原因是。某研究所连续4年研究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密度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与其它杂草相比,稗的种群数量在长期稻鸭共作条件下降低较慢,其可能的原因有(填字母)。

    a.稗对水稻田间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b.稗与水稻具有相似的形态,夹杂在稻秧和稻株中,不为鸭子取食

    c.与其它杂草相比,稗种群的抗药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