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初级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9-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
1. 运动对于动物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不包括:()A、寻觅食物 B、争夺栖息地 C、积累能量 D、躲避敌害2. 水中生活的生物的运动方式形形色色,其中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A、行走 B、游泳 C、奔跑 D、飞行3.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结构相适应。下列动物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及运动记录情况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动物
运动方式
生活环境
运动器官
是否需要能量
小狗
奔跑或行走
陆地
四肢
需要
燕子
飞行
空中
翼
需要
鲤鱼
游泳
水中
尾部、躯干部以及鳍
需要
A、在土壤中没有动物运动 B、爬行动物的运动不需要能量 C、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无关 D、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4. 如图是人的屈肘动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1是肱二头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 B、该运动过程中,3起支点的作用 C、关节囊及其外面的韧带使3具有牢固性 D、该动作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协调配合完成的5. 下列有关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骨是由骨膜、骨松质和骨密质构成的 B、骨的长长是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 C、随着年龄的增长骨中有机物含量增多 D、骨的硬脆特性与骨中无机物含量有关6. 生活中,我们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乘车安全,防止他们跌倒,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中( )A、不含无机物,易变形 B、无机物减少,骨的弹性变小,易骨折 C、不含有机物,易变形 D、无机物增多,骨的弹性变小,易骨折7.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 )A、骨、骨连结、骨骼肌 B、骨、关节、骨连结 C、骨、骨骼、骨骼肌 D、关节、肌肉、骨连结8. 下列各项中引起屈肘动作进行的根本原因是( )A、骨骼肌收缩 B、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 C、骨骼肌牵动骨绕关节运动 D、躯体产生运动9. 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A、B、
C、
D、
10. 下列不属于人体中轴骨的是( )A、上肢骨 B、颅骨 C、椎骨 D、胸骨11. 人体长高的原因与长骨中哪两个结构有关( )A、骨膜、骨髓 B、骨密质、骨松质 C、软骨层、骨髓 D、骨膜、软骨层12. 关节的结构中既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磨擦,又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的是( )A、滑液 B、关节软骨 C、韧带 D、关节囊13. 下列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A、老马识途 B、蜻蜓点水 C、鹦鹉学舌 D、飞鸽传书14. 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C、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15. 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A、花盆下躲藏的一群鼠妇 B、啃食桑叶的一群家蚕 C、水中嬉戏的群鸭 D、生活在丛林中一个狒狒的家庭16. 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下列四种动物行为,属于节律行为的是( )A、孔雀开屏 B、螳螂晚上出来寻找食物 C、蜘蛛结网 D、壁虎靠断尾来迷惑敌害17. 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正确的是( )A、卵——幼虫——蛹——成虫 B、卵——蛹——幼虫——麻雀 C、卵——幼虫——成虫——蛹 D、幼虫——卵——蛹——成虫18. 动物作为消费者可从外界摄取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其消化分解。这种现象反映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种作用( )A、促进能量流动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传播植物种子19. 我国的动物资源非常丰富,其中闻名世界的大熊猫、扭角羚、扬子鳄等都是一级保护动物,但是我国动物资源同样面临着严重威胁。人们把含有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种措施是( )A、迁地保护 B、立法保护 C、宣传教育 D、建立自然保护区20. 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精子、形成受精卵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A、卵巢、子宫和输卵管 B、睾丸、卵巢和子宫 C、卵巢、输卵管和子宫 D、睾丸、输卵管和子宫21. 下列关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积极参加“植物节”、“爱鸟周”等活动 B、不能乱砍乱伐森林,乱捕杀动物 C、把野生的动植物全部集中到动、植物园中 D、要控制有毒、有害固体、液体、气体等的排放22. 要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比较合理的一组实验设计是( )A、室温干燥、室温湿润 B、室温湿润、低温湿润 C、低温干燥、低温湿润 D、室温干燥、低温干燥23. 下列微生物中,属于真菌的是( )A、链球菌 B、葡萄球菌 C、乳酸菌 D、根霉24. 蘑菇和细菌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A、孢子生殖、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分裂生殖 C、营养生殖、分裂生殖 D、出芽生殖、分裂生殖25. 有关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看 B、病毒可以单独生活 C、让人生病的病毒是动物病毒 D、病毒繁殖一定要用寄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26.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是( )A、制造有机物 B、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C、分解无机物 D、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27. “……由亲体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这句话描述的生殖方式是( )A、种子繁殖 B、组织培养 C、无性生殖 D、有性生殖28. 人的新生命起始于( )A、婴儿产出 B、胎儿形成 C、受精卵的形成 D、卵细胞产生29. 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月季扦插 B、鸭梨嫁接 C、桂花压条 D、水稻播种30. 进入青春期后,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做法正确的是( )A、遇到问题不经常与老师、家长沟通 B、男生、女生互相不理睬 C、“我长大了,不用你管” D、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
31. 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负重屈肘能锻炼上肢力量。据图所示,该运动中肱二头肌牵拉绕肘关节活动。肘关节的和表面附着有关节软骨,关节腔内有分泌的滑液,关节软骨和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保持灵活。(2)、肱二头肌由两部分组成,中间较粗的部分叫 , 两端较细的部分叫。当进行负重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填“收缩”或“舒张”)状态;当将前臂回复到水平状态时,需要牵拉完成。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中,至少有组相互配合完成运动。整个运动过程,需要系统进行调节。32.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白鼠活动的区域一般只限于隐蔽处,它们一旦进入空旷的地方就会设法寻找隐身处,表现出特殊的“寻墙行为”。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进行实验,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
材料二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中有数万只工蜂,少量雄蜂和一只蜂王。工蜂的主要职责是清理蜂巢、喂养幼虫、筑巢、采蜜等;雄蜂专职与蜂王交配;蜂王的主要任务是产卵繁殖后代。
材料三蚕农发现,雌雄娥从茧中钻出来之后,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说,小白鼠的“寻墙行为”属于行为。(2)、小白鼠在迷宫中要经过多次“走错路”才能找到出口,这是小老鼠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和获得的;一般来说,动物越 , 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3)、通过实验发现,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决定的。(4)、材料二中体现了蜜蜂群体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 这样的行为属于行为。(5)、材料三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之间能够进行。33. 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动物作为 , 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摄取的 , 有的参与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它们体内经过分解释放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产生、尿素等物质;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 , 含氮的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 。(2)、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并帮助植物和 , 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34.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新鲜的肉不处理,放久了会腐烂,而且夏天鲜肉要比冬天腐烂快些。为了探究鲜肉腐烂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假设:鲜肉腐烂与它的含水量有关。为此,他设计如下实验来探究他的假设:取两块瘦肉(重量相同),用烘干机将两块瘦肉中的水分烘干;分别置于甲乙两个干燥瓶洁净的培养皿中;再将两个培养皿置于同一个温暖的地方,只在乙培养皿中的瘦肉上滴加少量的蒸馏水。
请据此作答:
(1)、该同学提出的探究问题是:?(2)、设计甲培养皿的目的是 , 此实验的变量是。(3)、你预期他的实验结果是培养皿中的瘦肉先腐烂。(4)、鲜肉腐烂是因为和分解了鲜肉中的有机物,有机物被分解为、和。(5)、鲜肉腐败还与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