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2018-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9-07-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共 32.0 分)
-
1. 如图所示的四个力的示意图中,表示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A、
B、
C、
D、
-
2.
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 )
A、匀速直线运动 B、立即停止运动 C、速度越来越快 D、速度越来越慢 -
3. 下列事件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为了节能,公交车进站时要提前关闭发动机,让车缓缓进站 B、汽车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C、锤头松了,敲击一下尾部就可使锤头套紧 D、用力拍打衣服,使衣服上的灰尘掉下来
-
4. 沙漠之舟骆驼,能在松散的沙漠中顺利行走而不会陷下去,这是因为( )A、骆驼的重量轻 B、骆驼跑得快 C、骆驼的耐力大 D、骆驼脚掌面积大压强小
-
5. 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如图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 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
6. 094型核潜艇是我国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潜航排水量有 9 000 吨,关于核潜艇的下潜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核潜艇下潜越深,所受海水压强越大 B、核潜艇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强不变 C、核潜艇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浮力减小 D、核潜艇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力差减小
-
7. 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示数为 8N,将它浸入水中时,示数为 3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A、3N B、5N C、8N D、11N
-
8. 据报道,我国首艘航空母舰已完成首次试航,航空母舰是舰载机的母舰。当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飞离航空母舰后,航空母舰所受的浮力将如何变化(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
-
9. 把体积为100cm3 , 质量为 60g 的物体放入水中,物体静止时,它所处的状态和受到的浮力( )
A、沉底 1N B、沉底 0.6N C、漂浮 0.6N D、漂浮 1N -
10. 下图所示的生活用具,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钢丝钳
B、起子
C、羊角锤
D、镊子
-
11.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有做功的是( )A、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
B、 用力举着杠铃不动
C、用力搬石头没搬动
D、推着小车前进
-
12. 下列现象中,物体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A、秋千由最高处向最低处荡去 B、张开的弓把箭水平射出去 C、骑自行车匀速上坡 D、腾空上升的礼花弹
-
13. 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高空抛物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A、弹性势能 B、重力势能 C、体积 D、阻力
-
14. 下列物质中没有一定体积的是( )A、金刚石 B、木头 C、氧气 D、矿泉水
-
15. 下列物体按照尺寸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地球‹太阳系‹宇宙‹银河系 B、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C、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D、银河系‹宇宙‹太阳系‹地球
-
16. 一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大小分别为 2 牛和 4 牛的力,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A、一定是 2 牛 B、一定是 6 牛 C、可能是 6 牛 D、可能是 8 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
17. 重型载重汽车装有多个车轮,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 对路面的压强;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司机身体会前倾,是由于他 具有。
-
18. 如图所示,密度为ρ0的液体中有体积均为 V 的 A、B、C 三个实心物体,A 正在向上运动,B 静止,C 正在向下运动。此刻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FB、FC , 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B 物体的密度ρ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9. 如图所示,三枚大头针插在水平台上,上放一枚硬币,紧贴硬币上表面使劲吹气,发现硬币被抛起来了。这是因为流体的压强与有关,吹气使硬币上方空气的压强(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0. 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使跳板发生了 , 此时跳板具有能。
-
21. 如图所示,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表明分子间有;两个铅块紧压在一起,下端能挂上钩码,表明分子间存在着 .
-
22.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由和核外组成的.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
-
23.(1)、在下图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2)、 如图所示,用力 F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请画出 F 的力臂 L.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
-
24. 小林在观察妈妈下水饺时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生饺子刚下锅时是下沉的,而煮熟后会浮起来。请你帮他解释这个现象。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8.0 分)
-
25. 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把木块放在(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木块静止;(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观察到木块发生。
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如果 , 方向 ,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了。
-
26.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p丁(选填“
”“
“或“=”);
(5)、实验中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海绵凹陷程度不变,由此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此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27. 小明在用压强计做“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图)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 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调节的方法是: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t)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3)、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 c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实验次数
深度 h/(mm)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
U 型管左右液面高度差△h/(cm)
1
3
朝上
2.6
2
6
朝上
5.4
3
9
朝上
8.2
4
9
朝下
8.0
5
9
朝左
8.2
6
9
朝右
8.2
a.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误差较大的,其实验序号为;
b.比较序号 1、2、3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c.比较序号 3、4、5、6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的压强相等。
-
28.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由图 C 和图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2)、由图 C 和图可知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浮力大小跟液体的种类有关。(3)、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物体上下表面所受压力的差为N。
-
29.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杠杆如甲图所示静止,你认为图中的杠杆处于状态。(选填“平衡”
或“非平衡”)
(2)、根据图甲杠杆所处的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整,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3)、小亮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动力(F1/N)
动力臂(L1/mm)
阻力(F2/N)
阻力臂(L2/mm)
3
6
6
3
3
4
2
6
4
4
2
8
她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4)、小明将图乙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向(选填“右侧”或“左侧”)下降。(5)、如图丙所示,将测力计由竖直方向,改为斜向拉动,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0. 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林利用滑轮组进行了 4 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动滑轮重G动/N
物重G/N
钩码上升高度 h/m
动力F/N
绳端移动距离 s/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1
0.5
1
0.1
0.7
0.3
47.6
2
0.5
1
0.2
0.7
0.6
47.6
3
0.5
2
0.1
11
0.3
60.6
4
0.5
4
0.1
2
0.3
①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2)、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由表中第 1、2 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无关;(4)、比较第 1、3 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0.0 分)
-
31. 一头大象质量为 5000kg,每只脚底的面积为 600cm2 , 求大象 4 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
32. 在水平地面上,10s 的时间内,用 100N 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小车前进了 5m。求:(1)、拉力所做的功;(2)、拉力的功率。
-
33. 人们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浸没在河底的实心物体 A 打捞上来,物体 A 的重 9000N,体积为 0.1m3在 5000N 的拉力 F 作用下,物体 A 在 2s 内匀速竖直上升 2m(物体未露出水面),不计水的阻力,g = 1RN/Kg求:(1)、物体 A 受到的浮力。(2)、拉力 F 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