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12-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 C、刷过石灰浆的墙壁日久变硬    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 2.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
    A、     B、    C、    D、
  • 3. 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 D、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 4. 2018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各地积极行动,落实措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C、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D、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 5. 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
    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 6.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 D、水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7.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 8. 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若R2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Ax+2    B、Ax+2    C、Ax-2    D、Ax-2
  • 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C、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 10. 加热9.48gKMnO4 , 当剩余物的质量为8.52g时,停止加热,则剩余物中含有的物质是( )
    A、KMnO4、K2MnO4、MnO2 B、KMnO4 C、K2MnO4、MnO2 D、KMnO4、K2MnO4
  • 11.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2C+O2 __ 2COC+O2 __ CO2  2CO+O2 __ 2CO2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反应都放热 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 12. 在反应A+2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 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C的质量为(    )
    A、8.8 g    B、5.6 g    C、6.8 g    D、2.4 g

二、填空题

  • 13.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化学式
    (3)、标出碳酸氢钠中碳元素化合价
  • 14.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原子其中X的值是
    (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3)、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
    (4)、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 15. 图中的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

    (1)、每个A分子是由构成的;
    (2)、反应后,生成D和C两种粒子的个数比为
    (3)、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c.B和C属于氧化物

    d.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 16. 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里完全燃烧后,都是生成 , 说明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填“单质”或“化合物”),但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而造成的。
  • 17.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为
    (2)、学校图书档案着火宜用来灭火;
    (3)、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4)、将家用燃气(主要CO)的液化气灶改成烧天然气后,进风管的直径应__。
  • 18. 环境和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在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有
    (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这是引发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3)、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要注重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有待开发的新能源有。(只答出一种)
    (4)、乙醇是一种很好的可再生能源,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是什么,请你写出两点
    (5)、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一种新型的催化剂能使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无毒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则这两种无毒气体分别是 (填化学式)

三、实验题

  • 19.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一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的目的是 , 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属于(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装置B中足量的石灰水的作用是 , 其反应方程式是 , 装置D中石灰水的作用是
    (3)、装置C中实验现象是 , 此装置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证明一氧化碳有性。
    (4)、根据本实验,点燃装置E中尾气的目的是 , 这是利用了物质的 性。
  • 20.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做“木炭的燃烧”的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伸入盛有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夹持铁丝用到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 铁丝盘成螺旋形的目的
  • 21. 如图是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图中插入集气瓶内的四朵纸花是用石蕊浸泡过的干花)

    (1)、为保证实验成功,必须将盛放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其原因是。实验①②的目的是
    (2)、请描述出集气瓶中③④两处的实验现象
    (3)、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
  • 22.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打开K,通入氧气,观察到试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
    (3)、对比乙、丙两试管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的实验现象
  • 23.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m的名称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试管口应 , 目的是。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 是a→
    (3)、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 , 选择的药品是(填名称),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如果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发生,请简述使C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是
    (4)、若将G装置中的浓硫酸倒掉,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填导管口字母)端通入,验满的操作是
    (5)、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

四、计算题

  • 24. 某校实验室有一瓶石灰石,其标签如图。同学们为了分析该石灰石成分含量与实际是否相符,进行了实验。某同学取10 g样品加入到100 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刚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中的剩余物质量为106.04g。

    试通过计算确定: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3)、根据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并判断样品是否为合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