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将蝌蚪肠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形成重建的“合子”,进而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而单独培养肠细胞却不能发育成蝌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与胚胎细胞相比,肠细胞分化程度高,表现全能性困难 B . “合子”卵裂产生的子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C . “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的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分化 D . 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是由于其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 1.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将人类多能干细胞(PSC)转化为8细胞阶段的全能性胚胎样细胞(8CLC,相当于受精卵发育3天状态的全能干细胞),8CLC在体内还能分化成胎盘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人体的胎盘是由囊胚期内细胞团发育而来的 B . 8CLC 可以分化为人体的任何一种细胞,进而形成所有组织和器官 C . 8CLC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其来修复或治疗一些疾病 D . 将PSC诱导分化的组织进行移植,理论上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 1.  蝗虫染色体数目较少、染色体大,可以作为观察细胞分裂的实验材料。已知雄蝗虫2n=23,雌蝗虫2n=24,其中常染色体有11对,性染色体在雄性中为1条(为XO),雌性中为2条(记为XX)。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萨顿以蝗虫精巢为材料研究减数分裂过程,验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B . 选择雄蝗虫的性腺更适合观察减数分裂,因为雄蝗虫的染色体数目更少 C . 观察雌蝗虫卵巢中的细胞分裂时,含有2条X染色体的细胞一定处于减数分裂Ⅰ D . 一雄蝗虫和一雌蝗虫交配,产生的后代雌性和雄性各占一半
  • 1.  丙酯草醚是一种除草剂。研究者利用洋葱根尖作为材料,开展了丙酯草醚对植物细胞分裂影响的实验研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对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后,再滴加丙酯草醚进行观察 B . 图中甲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此时期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 C . 图中乙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D . 在分裂期的细胞中,若中期细胞数比例增加,则丙酯草醚抑制了着丝粒的分裂
  • 1.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孟德尔遗传规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 . 分离定律的细胞遗传学基础是有丝分裂 C . 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遗传学基础是减数分裂 D . 原核生物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 1.  科研小组将两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随机整合到番茄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出现如下三种情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植株③产生的精细胞中最多有2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B . 通过与正常基因植株杂交可以判断红色荧光蛋白基因位置 C . 有丝分裂后期含4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只可来自植株②③ D . 减数分裂Ⅱ后期含4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只可来自植株①③
  • 1.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人的体细胞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则人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含有四分体(    )
    A . 23个 B . 46个 C . 92个 D . 0个
  • 1.  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    )
    A . 有丝分裂中期 B . 有丝分裂后期 C . 减数第一次分裂 D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1.  蔬菜水果在常温下放置时,很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和侵袭。下列关于日常保存蔬菜水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密封保存能够阻碍所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B . 低温保存能够降低微生物的代谢,阻碍微生物生长 C . 腌制保存能够扩大所有微生物细胞外的渗透压 D . 干制保存能够降低食品的水分含量
  • 1.  变质的酸奶会因内部发酵而产生大量气体,如果看到包装很鼓,说明酸奶已经变质,不要喝。某同学选择过期的酸奶,按图中的操作流程,研究其中的某微生物生长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使用巴氏消毒法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和芽孢,但不破坏其营养成分 B . 变质的酸奶会由于其中的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CO2 C . 利用图示方法向培养基接种前和接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 D . 若3个平板的平均菌落数是180个,则1mL酸奶中该微生物个数为9×106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