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毕节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检测...

更新时间:2023-06-02 浏览次数:4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消防战士是和平年代的英雄,是世界上最帅的“逆行者”。据了解,消防战士一身装备的重与一名初中生的重相当,据此可知,这样一身装备的重约为(  )
    A . 50N B . 100N C . 500N D . 1000N
  • 2. (2020八上·北海期中) 用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水瓶会沿桌面滑动,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水瓶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 . 力的大小有关 B . 力的方向有关 C . 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受力面积有关
  • 3. 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阻力始终小于重力)。若物体在上升过程所受合力大小为F1、下降过程所受合力大小F2 , 则(  )
    A . F1一定小于F2        B . F1可能等于F2        C . F1可能小于F2        D . F1一定大于F2
  • 4. 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  )
    A . 肯定是平衡力 B . 肯定不是平衡力 C . 一定是重力和支持力 D . 一定是拉力和阻力
  • 5. 小明在氢气球下挂一个苹果。松手后苹果随氢气球竖直上升(不计空气阻力),当上升一定高度后氢气球突然破裂,苹果的运动状况是(  )
    A . 立即向下运动 B . 停在空中 C . 上升一段距离后下降 D . 继续匀速上升
  • 6.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  )

    A . 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 B . 无论什么时候做实验,规范操作时水银柱高度都是760mm C . 若把玻璃管放置倾斜,水银柱高度不变 D . 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 7. 下列生活中的实例,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吸管喝饮料 B . 茶壶 C . 注射器 D . 离心式水泵
二、多选题
  • 8. 下面情况中,物体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是(  )
    A . B . C . D .
  • 9. 如图所示,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它在结构与使用上应用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力捏闸是为了增大压强 B . 座垫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C . 安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D . 轮胎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三、填空题
  • 10. 网球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了两点: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二是力的作用是的。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改变,表明了力的作用效果还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 11. 汽车在紧急刹车过程,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停下来,原因是汽车有,车上的人会向倾倒;当雨天路面有水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变小,在同样车速条件下,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水时变。因此,司机驾车要注意:“雨天路滑,小心慢行”。
  • 12. 一个重为90N的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明用30N的水平拉力使它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是,方向向,若拉力变为50N,则摩擦力为
  • 13. 为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机率,人们都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在接种疫苗时,医护人员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时,是利用把药吸取上来的;注射器的针头做的很尖,是为了增大使用时的,以便容易刺入人体。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他使用水银来做这个实验是因为水银的大。
  • 14. 当用微型探测器进行水下探测时,它在水面下2m处受到水的压强为Pa、若探测器再继续下潜时,受到水的压强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三峡大坝船闸是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ρ=1.0×103kg/m3g取10N/kg)
四、简答题
  • 15. 细心的小征同学在地铁站台里发现一块安全警示牌,如图所示。请对这块安全警示牌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说明。

  • 16. 如图所示,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小宁用手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将手移开后,乒乓球未掉落。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乒乓球未掉落的原因。

五、作图题
六、实验题
  • 21. 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 (1) 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
    2. (2) 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接触面 来实现的;
    3. (3) 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填“快”或“慢”);
    4. (4) 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做 运动;
    5. (5) 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6. (6)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22.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按照如图所示的甲、乙、丁三种情况进行实验,其中A为木块,B为重物。

    1. (1) 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 运动,这样做是根据 的知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 (2) 在进行乙图所示的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重物B,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摩擦力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木块A与重物B的总重力为4N时,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则木块将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3. (3) 小明通过甲、乙两图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下列现象中利用了该结论的是 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 . 轴承上加润滑油 B . 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镁粉 C . 刹车时用力捏自行车的手闸 D . 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4. (4) 甲、丁两图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根据实验现象可得正确的结论,则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5. (5) 实验结束后,小明在图甲的基础上设计了图戊所示实验,请你判断:图戊中,木块A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甲中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
  • 23. 如图1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 (1) 如图2所示,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较 (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
    2. (2) 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1(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1(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理由:
    3. (3) 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表示液体压强就越
    4. (4) 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5. (5) 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U形管内液面的 反映出来的。这种方法叫 (选填“推理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6. (6) 小唐自制了一个简易压强计,如图3甲所示,把简易压强计浸入水中,橡皮膜将 (选填“上凹”或“下凸”),增加简易压强计在水中的深度,细玻璃管中液柱会 (选填“上升”或“下降”);
    7. (7) 小丽同学用自己改装并调试好的压强计进行实验。如图3乙所示,将压强计两金属盒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可断定图3乙 (选填“A”或“B”)杯子中是水。
七、计算题
  • 24. 某中学组织学生郊游,队伍要通过一座大桥,该桥的桥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牌。(g取10N/kg)

    1. (1) 求该桥最大能承受物体的重力;
    2. (2) 若一辆自身质量为3t的卡车,装有2.5×104kg的砖,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卡车能否安全通过这座桥?
    3. (3) 若(2)中卡车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则该卡车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大?
  • 25. (2019八下·宣州期中)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装有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2.0×103 m3 , 液体的深度为0.5 m,若容器重为20 N、底面积为2.0×103 m2 ,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5.0×103 Pa。求:(g取10 N/kg)

    1. (1) 液体的密度。
    2. (2) 距容器底高为0.2 m处A点的液体压强。
    3. (3) 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4. (4)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