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4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
2、小明在学习光的折射时注意到折射角与入射角 的大小关系不一定,有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有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光在不同介质的表面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 大小关系与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关。已知光在几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所示,图甲、乙、丙是光在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时的光路图。仔细观察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介质
真空
空气
水
玻璃
光速
(1)、图甲是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发生折射的示意图,则表示空气。(2)、结合图表, 判断图丁中折射光线为(填“A”“B”或“C”)。 -
3、有一束光线在有机玻璃和空气这两种物质间进行传播,在它们的分界面上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其中MM’、NN’分别是分界面或法线,则折射角为度,空气在侧(填“MM’上”“MM’下”“NN’左”或“NN’右”)。

-
4、开车用导航时,可能会用到HUD(抬头显示)投影模式,将手机置于汽车前挡风玻璃下方,就可以将导航的信息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影到正前方(如图),避免因低头看仪表而造成事故 。

(1)、驾驶员在挡风玻璃上看到的数字“60”是由于光反射形成的(填“实像”或“虚像”)。(2)、同一晴天的白天和晚上,(填“白天”或“晚上”)时使用该功能效果比较好。(3)、图中HUD投影模式显示左转,那么在手机上显示的应该是(填字母)。A、
B、
C、
D、
-
5、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产生的,用力吹气可以改变声音的。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小提琴、笛子、鼓这三种乐器中的归为一类,若想发出尖锐的声音棉签应向(填“上”或“下”)移动。

-
6、小金用音叉探究“声音的特性”。

(1)、同一个音叉进行了两次敲击实验,通过示波器分别截取到相同时间内的声波图,如图甲和乙,这两次敲击产生的声音的(填“响度”或“音调”)相同。(2)、再分别敲击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音叉,如图丙和丁,敲击后音叉振动的频率更高。 -
7、调查表明,当前中学生听力下降十分严重,为了保护耳和听觉,我们需要养成科学的用耳习惯。
(1)、感冒引起鼻咽部炎症时,要及时就医,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2)、随着人们对住宅功能标准的不断提高,门窗玻璃由普通玻璃改用双层真空玻璃,如图所示。这种玻璃不影响采光但却能起到减弱噪声的效果,双层真空玻璃是利用真空的原理,从(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
8、如图所示,一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固定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斜射到水,现将木板A端向上缓慢提起,该过程中光线始终斜射到水面且方向不变,则该过程中光从空气射向水中的折射角( )
A、一直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先变大后不变 D、一直不变 -
9、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20°时,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变为50°,则过程中反射光线偏转角度为( )A、20° B、50° C、30° D、60°
-
10、乡村景色美不胜收:池塘正中长着千年古柏,水边白鹭悠走,水下鱼儿畅游游客用手机拍下了这些场景。下列相关“影”的形成原理中正确的是 ( )A、树荫下太阳的“影”——光的折射 B、水下鱼儿的“鱼影”——光的反射 C、岸边白鹭的“黑影”——光的色散 D、水中古柏的“倒影”——光的反射
-
11、如图所示为骨传导耳机,它利用人耳后骨骼的振动将声音信息直接通过听小骨传递给听觉感受器。与普通耳机相比,它能减少长时间戴耳机对听力的损伤,主要是因为它基本没刺激到( )

A、耳郭 B、鼓膜 C、耳蜗 D、听神经 -
12、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震耳欲聋;②悦耳动听;③隔墙有耳;
④低声细语;⑤掩耳盗铃。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性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①④ D、③⑤ -
13、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能发出频率为30Hz的声音 B、人发出所有的声音,海豚不能全都听到 C、海豚发出声音的响度比人的大 D、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只要响度足够大,海豚就能听到 -
14、人们从“色、香、味”三方面来评价食物的质量。辨别“色、香、味”分别用到( )A、视觉、嗅觉、触觉 B、视觉、味觉、触觉 C、触觉、嗅觉、味觉 D、视觉、嗅觉、味觉
-
15、为测定黄铜样品(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小金取30g黄铜置于烧杯中,加入过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测得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置成所需的稀硫酸,需加水克。(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3)、计算生成的硫酸锌质量 -
16、为测定某品牌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明先将钙片粉碎,分3次各取2.5g粉末与一定量的同浓度稀盐酸反应(钙片中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分别测出生产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损失)。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粉末样品的质量/g
稀盐酸的质量/g
二氧化碳的质量/g
1
2.5
10
0.22
2
2.5
20
0.44
3
2.5
30
0.44
(1)、小明先将钙片进行粉碎,其目的是。(2)、通过分析第2次和第3次的实验数据,可知第3次反应中过量。(3)、求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7、工业上用甲烷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可以有效实现碳循环。(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CO。(2)、请计算每消耗2.2t二氧化碳,可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
18、治疗新冠患者用到的中医药“金银花”,成效明显。中医药中“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其分子式为C16H18O9 , 请你计算:(1)、 C16H18O9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绿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
19、学习复分解反应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大家一致认为试管①中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是。(2)、试管②中的现象为。(3)、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一: NaCl; 猜想二: NaCl和 Na2SO4; 猜想三: ,
(4)、【实验探究】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不成立
步骤二: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猜想三成立
-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宇宙飞船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氧气再生剂。该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来与Na2O2反应制取O2 , 设计了如图实验,同时也查阅了相关资料:
Ⅰ、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放热);
Ⅱ、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 为蓝色固体。
Ⅲ、碱石灰可以吸收CO2和H2O。
Ⅳ、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1)、此实验水蒸气完全被B装置吸收的依据是 。(2)、为了证明Na2O2与CO2反应产生了O2 , 请在a处增加一个实验操作:。(3)、实验开始后,D装置中饱和澄清石灰水迅速变浑浊了(已知:U型管未破损,且空气中CO2浓度较低),请分析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