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如图甲所示,皮划艇运动员一只手支撑住桨柄的末端,另一只手用力划桨,此时的船桨可看成一个杠杆。图乙的船桨模型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
2、如图所示为用筷子夹菜时的杠杆示意图,对其中的一根筷子所受阻力和动力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
3、人踮脚时脚掌可以看作一个杠杆,图中能正确表示踮脚时该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
4、如图所示为用自行车手闸刹车的情境,图中关于该手闸使用时,杠杆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5、如图所示是教室壁挂式实物展台的示意图,MN 为展示台,PQ 为连杆拉住展示台,m为展示物。图是展示台承载展示物时杠杆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6、如图所示的杠杆,动力 F 的力臂是( )
A、OD B、OF C、OA D、OC -
7、如图所示的伸缩隔离柱常用来分流人群,其顶端的布带由内部弹性装置固定。当布带被向右拉出时,将隔离柱看作杠杆,则其支点及所受拉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图中的( )
A、
B、
C、
D、
-
8、 如图所示,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O转动。
(1)、这根硬棒就是。(2)、杠杆可以绕着转动的点O 叫作。(3)、使杠杆转动的力 F1 叫作。(4)、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F2 叫作。(5)、从支点 O 到动力 F1 作用线的距离l1叫作。(6)、从支点O 到阻力 F2作用线的距离l2叫作。 -
9、如图所示,O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 为拉杆。现在拉杆端点 A 处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 F,使箱体从图示位置绕O 点缓慢逆时针转至接近竖直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力F 的大小 ( )
A、始终不变 B、一直变大 C、一直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
10、如图 所示,作用在轻杆 A 点的力F 的方向始终与轻杆保持垂直,将重物 G 慢慢提起,直至杆处于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力F 的大小(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
11、如图甲所示为小柯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 AOB 可绕O 点(螺母)转动,OA=0.2m,OB=0.1m,G1的重力为2 N,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固定装置未画出。
(1)、当杠杆处于如图甲所示水平位置平衡时,G2的重力为N。(2)、松开螺母保持OA 不动,使OB 向下转一定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 O 点转动的杠杆AOB'(B'点对应B 点),保持G1 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则G2应该____。A、不动 B、移动到①点处 C、移动到②点处 D、移动到③点处 -
12、共享单车(如图甲)为出行带来方便,如图乙所示是共享单车上的篮子示意图,BAC 可视为一杠杆,其中 AC 为16 cm,AB为12 cm。若以A 为支点,物体放在篮子中其重力作用线过C 点。螺丝 B 对篮子起固定作用,该作用力是(填“F1”“F2”或“F3”)。若不计篮子自身重力,螺丝 B 的最大承受力为80 N,则篮子的最大载重为N。

-
13、我国古代《墨经》把秤的支点到重物一端的距离称作“本”,把支点到杆一端的距离称作“标”,“权”“重”分别表示两侧的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标”“本”表示的是力臂 B、“权”“重”增加相同的质量,右端会上扬 C、“重”减少时,应把“权”向左适当移动才能平衡 D、“标”“权”的乘积与“本”“重”的乘积相等时,杆秤平衡 -
14、如图所示,衣架左右两侧分别夹着大小相同但数量不等的毛巾。下列哪些方法能使衣架在水平位置平衡( )

①在 D 处再挂一条相同毛巾
②在 E 处再挂一条相同毛巾
③在 F 处再挂一条相同毛巾
④B 处毛巾移至C 处
⑤E 处毛巾移至 F 处
A、①④ B、②④ C、②⑤ D、③⑤ -
15、 如图所示,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
16、如图所示,在杠杆两侧挂上钩码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在下列各种情况下杠杆还能保持平衡的是( )
A、两侧钩码各向支点移动一格 B、两侧钩码各减少一个 C、两侧钩码各减少一半 D、两侧钩码各增加一个 -
17、在“研究杠杆的平衡”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 )A、减小摩擦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普遍规律
-
18、小科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替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
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 B、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 C、便于正确认识力臂 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
19、在“研究杠杆的平衡”的实验中:
(1)、实验前,发现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你认为这时杠杆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在位置平衡,目的是。若出现如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2)、下表是小明在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时的数据。实验次数
F1/N
l1/ cm
F2/N
l2/ cm
1
2
5
1
10
2
3
10
2
15
3
2
30
3
20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3)、杠杆水平平衡后,小明在如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在 B 位置挂上个钩码。(实验中所用钩码的质量相等) -
20、买菜拉车是老人们出门人手必备的“单品”,因其可折叠可爬楼可坐可悬挂深受老年人喜爱。图是载有重物的手拉车,使其前轮越过障碍物后,若想用最小的力抬起后轮,这个力应该施加在哪个点上( )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