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表所示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现有一杯刚配制好的 80C饱和硝酸钾溶液,请写出能使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的方法:
    (2)、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固体,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3)、若想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纯净的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
  • 2、某手持式成像测温仪通过前端安装的摄像头,在显示屏上能成的学生的影像;并利用温度传感器,能快速显示出学生的体温。
    (1)、该仪器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是(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要满足这个成像条件,人应该离镜头的位置是(填“2倍焦距以外”“1倍焦距到2 倍焦距之间”或“1倍焦距以内”)。
    (2)、该成像摄像头感温的原理是:利用人体向外界辐射(填“红外线”或“紫外线”),通过传感器实时测量出人体温度。
  • 3、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③
    (2)、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和地心引力。
    (3)、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____(填字母)。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 4、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从2转到1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8 V B、电阻R2的阻值为10 Ω C、电阻R1的阻值为20 Ω D、开关S接2时,通过R2 的电流为0.2 A
  • 5、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细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细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 F 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F>F  ρ>ρ>ρ B、F<F<F  ρ<ρ<ρ C、F=F=F  ρ>ρ>ρ D、F=F=F  ρ<ρ<ρ
  • 6、如图甲所示为一种测力装置部分结构的示意图,横梁OA 上下表面各贴一张完全一样的应变电阻片R1 和 R2, , 串联在有恒定电流的电路中(如图乙所示)。在A 端施加向下的力F,横梁向下弯曲, R1被拉伸变长,R2被压缩变短,根据它们两端电压的差值即可测量力 F 的大小。当横梁向下弯曲时,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R1的阻值增大,R2的电阻减小 B、通过R1的电流等于. R2的电流 C、R1两端电压小于R2两端电压 D、R1和R2两端电压差值越大,A端受到的压力越大
  • 7、如图所示,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块质量为m、体积为V 的物块甲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用空的小烧杯接住,当物块甲在水中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 mg B、物块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 ρgV C、小烧杯中水的重力一定等于 mg D、小烧杯中水的重力一定等于ρ gV
  • 8、共享单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多便利,平时共享单车用智能锁锁住,手机小程序扫码(S1)、下载手机客户端扫码S2或后台控制(S3)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使电动机(用Ⓜ表示)工作而打开智能锁,则下列电路设计中,符合要求的是        (   )
    A、 B、 C、 D、
  • 9、如图所示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容器中装有水,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向上。若保持探头深度不变,则对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 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当探头橡皮膜向下时,h增大 B、当探头橡皮膜向下时,h减小 C、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h增大 D、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h减小
  • 10、用同种材料制成相同横截面积、不同截面形状的构件,作为横梁使用时,强度最大的是(   )
    A、 B、 C、 D、
  • 11、将一根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一颗用绝缘绳悬挂的不带电金属小球,但玻璃棒与金属小球不接触。下列关于金属小球两侧所带电荷与受力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示意图,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 12、滨江区沿江灯光秀是滨江的标志性美景,笔直的光束交相舞动,钱塘江面亦是光影盛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钱塘江水中看到灯光秀的倒影,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B、我们看到空中的红色光束是红外线 C、取下近视眼镜,美景变模糊了,是因为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D、我们在江中看到的鱼的实际位置在像的下方
  • 13、余姚城中有一座横跨姚江的石砌三孔两墩石拱桥————通济桥。该桥原是姚江上最长、最高的桥,故有“浙东第一桥”之说。通济桥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列桥梁中,与它结构相似的是(   )

    A、余姚兰墅大桥 B、赵州桥 C、港珠澳大桥 D、杭州湾大桥
  • 14、小东站在平面镜前检视校服的穿戴情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东通过平面镜看到的是自己正立的实像 B、小东靠近平面镜时,他的像会远离平面镜,像大小不变 C、小东靠近平面镜时,他的像会靠近平面镜,像会变大 D、小东远离平面镜时,他的像会远离平面镜,像大小不变
  • 15、对海水加压,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淡水池,得到淡水,实现海水淡化,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海水中的氯化钠被半透膜拦截 B、海水通过半透膜后变为淡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C、加压后海水池中氯化钠的质量变多了 D、加压后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 1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 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厨房中食盐、味精和大豆油溶于水均可以得到溶液
  • 17、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无人配送车(一共有四个车轮),其空载时质量为600 kg。已知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均为 100cm2 , 配送车在水平路面上受到的阻力始终为车辆总重力的0.1倍。若g 取 10 N/ kg,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送车车轮与轴之间安装有轴承,这样做可以(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2)、求配送车空载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需的牵引力。
    (3)、求配送车空载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4)、某次配送车装上货物后,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 4×105Pa,求货物的质量。
  • 18、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照相机模型”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学习原理、制作简易照相机、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制作模型前,通过“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知道像距v应该满足f<v<2f,胶片上成的像的特点是
    (2)、小组同学利用A4卡纸、半透明纸和凸透镜制作出简易照相机模型,组内同学进行测试,发现拍摄不同距离的景物时,有时会模糊,请你指出该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是
    (3)、评价量表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如表所示为某小组设计的量规,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评价标准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功能完善

    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能成像

    结构较完整,能成像

    结构不完整,不能成像

    (4)、小组同学根据“功能完善”评价指标,认为照相机模型存在功能上的缺陷,组内同学提出了改进建议:
  • 19、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一个固体压强计(如U形管图所示),探头盒为无盖塑料饭盒改造而成,顶部覆盖弹性硅胶膜,侧面掏孔后与橡皮管相通,橡皮管的另一头连接U形管。

    (1)、此固体压强计与实验室用的金属盒压强计的工作原理相同,探头盒的顶部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越
    (2)、将探头盒放置在水平桌面或斜面上,以长方体形状的盒装牛奶作重物,改变放在探头盒上的盒装牛奶的数量、放置方式,记录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次序

    放置方式

    牛奶数量/盒

    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格

    探头盒

    牛奶盒

    1

    水平桌面

    平放

    1

    6

    2

    水平桌面

    平放

    叠加2盒

    12

    3

    水平桌面

    侧放

    1

    8

    4

    水平桌面

    竖放

    1

    10

    5

    斜面上

    _____

    1

    8

    ①实验组(填序号)的现象说明:固体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有关,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②小科完成的第5组实验,证明了固体压强的大小与固体受到的重力无关,与其产生的压力有关。请将记录单中的第5组牛奶盒的放置方式补充完整:

  • 20、如图所示为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把轻质小车放在(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左右两盘砝码的质量(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
    (2)、保持两盘砝码的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转动一个小角度,此时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 , 松手后小车的运动状态(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上一页 299 300 301 302 30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