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实验室中某个常用的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20 Ω 2 A”的字样。下列关于这个滑动变阻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滑动变阻器通过2 A 的电流时,它的电阻为 20 Ω
    ②它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是20Ω 
    ③它是通过改变其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横截面积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的

    ④允许通过它的最大电流为2 A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小明在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实验时,连接好如图所示的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动到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不亮,接下来的操作步骤中,最合理的是    (   )

    A、断开开关S,更换小灯泡重新实验 B、断开开关S,增加电池的节数重新实验 C、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是否为零,判断电路是否开路 D、断开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 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电阻丝的温度发生变化 B、电阻丝的横截面积发生变化 C、连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发生变化 D、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强度发生变化
  • 4、下列四幅图中,能模拟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的是    (   )
    A、 B、 C、 D、
  • 5、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当滑片P 向左移动时,能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的是    (   )
    A、 B、 C、 D、
  • 6、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伏打电池,但是不能确定哪个金属片是正极。请你利用电压表和导线帮他设计实验并进行判断。

    (1)、简述操作方法:
    (2)、实验现象和结论:
  • 7、如图所示,灯泡 L1 与灯泡 L2 串联,用电压表先后测量灯泡L1、L2 两端的电压,在测量灯泡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和小丽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请你对他们的做法进行评价。

    小明:只将电压表接A 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小丽:只将电压表接B 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个灯泡和两个电表(电流表或电压表),在图中字母处接入合适的元件,要求开关闭合时两灯均能发光,且两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则下列选项中,符合要求的是        (   )

    A、a为灯泡,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 B、a为电流表,b为灯泡,c为电压表 C、a为电压表,b为电流表,c为灯泡 D、a为灯泡,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
  • 9、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实验室用电压表测电压时设计的一个电路图,下列有关此电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不可能同时测得灯L1、灯L2 两端的电压 B、开关S1 和开关S2不能同时闭合,否则电路将短路 C、若开关S1 和开关S2都断开,则电压表示数为零 D、若闭合开关S1 , 断开开关S2 , 只有一盏灯亮了,且电压表有示数,则灯L1 开路
  •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 闭合、开关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当开关S1 断开、开关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 V;则当开关S1、开关S2 都断开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 ,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当开关S1、开关S2 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 11、学习新的科学量时,有时会采用类比的方法,其中电路和水路就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图所示,一般情况下,将比作抽水机,将比作水轮机。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对同一根水管来说,它两端的水压越大,通过它的水流也越(填“大”或“小”)。由此我们可以猜测同一导体,通过它的电流和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可能是

  • 12、电压表的表盘及指针如图所示,若选择的是0~3V量程,则电压表的读数为V;若选择的是0~15 V量程,则表盘上每一小格代表V,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V。

  • 1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压表测量的是    (   )

    A、电源两端的电压 B、灯L3和电源两端的电压 C、灯L1 两端的电压 D、灯 L1 和灯L2两端的电压
  • 14、小丁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尝试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入电路中不同的位置,闭合开关后观察现象。如图所示为小丁进行练习的电路图,下列电表接入情况和小丁看到的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   )

    A、若a 和b 都是电流表,灯泡正常发光 B、若a 和b 都是电压表,灯泡正常发光 C、若a 是电压表,b是电流表,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烧坏 D、若a 是电流表,b是电压表,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
  • 15、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各电表都有示数。当开关断开后,下列电表中,仍有示数的是(   )

    A、A1 B、A2 C、V1 D、V2
  • 16、电路中电子的定向移动需要电池的某种高度差提供“动力”,如图所示,这种高度差表示的量是    (   )

    A、电流 B、电阻 C、电压 D、电荷
  • 17、下列关于电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B、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C、若电路中有电流,则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D、若电路两端有电压,则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 18、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中,错误的是 ( )
    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B、手机电池的电压约为3.7 V C、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36 V D、闪电时云层间电压可达 106 V
  • 19、如表所示为几位科学家研究摩擦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格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根据西耳斯资料

    石棉

    玻璃

    云母

    化纤

    毛皮

    根据蒙科马利资料

    羊毛

    尼龙

    粘胶丝

    木棉

    酸碱盐

    丙烯树脂

    聚乙烯醇

    (1)、科学中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填“正”或“负”)电荷。
    (2)、由表中资料可知,石棉与玻璃棒摩擦后石棉带电,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云母对电子束缚能力要比毛皮(填“强”或“弱”)。
    (4)、某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这是由于头发丝带(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的结果,它的工作原理与我们所学的(写仪器名称)工作原理相同。
  • 20、如图所示为某科技馆里“有趣的静电小球”装置,在底面为浅凹面的圆盘中心有一半球体金属电极 M,圆盘边缘为圆环形电极 N。断电时,不带电的小球静止在 M周围。通电时,M、N分别带上正、负电荷。此时,小球因与M接触而带上电,由于 M的排斥力和N的 , 小球从中心向边缘运动,当接触到圆盘边缘的电极 N时,由于的转移而带上负电,在重力和电荷之间力的作用下,小球又回到圆盘中心。若干个小球如此往复运动,便形成了有趣的静电现象。

上一页 256 257 258 259 26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