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时,把36g氯化钠放入64g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下列有关所得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 C、溶液的质量为100g 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 2、汽水内溶有一定量的气体,打开瓶盖时,发现汽水会自动喷出来,喝了汽水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汽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有关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实验过程中,氯化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
    A、变大、不变 B、变大、变小 C、不变、变大 D、不变、不变
  • 4、某种颗粒状感冒药在服用前需要将药粉倒入水中充分溶解。下列选项中,能作为判断溶解后的感冒药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依据的是(   )
    A、该溶液颜色很深 B、该溶液味道很苦 C、感冒药溶解得很快 D、感冒药固体有剩余
  • 5、下列各种措施中,会影响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的是    (   )
    A、加水 B、搅拌 C、加硝酸钾 D、升温
  • 6、在“研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填“断开”或“闭合”)。实验中应选择规格(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
    (2)、在测灯泡L1 两端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0,灯泡 L2 发光,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灯泡L1
    (3)、小芳保持电压表的 B 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 连接点,并改接到C 连接点上,测量灯泡L2两端电压。她(填“能”或“不能”)测出灯泡L2两端电压,理由是
    (4)、小芳分别测出 AB、BC 和AC 之间的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小芳得出的结论是(填“可靠”或“不可靠”)的,理由是

    UAB/V

    UBC/V

    UAC/V

    2.4

    1.4

    3.8

  • 7、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V2测的是(填“R1”“R2”或“电源”)两端的电压,所选的量程为V,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V。

  •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 闭合,开关S2、S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 V;当开关S1、S3断开,开关S2闭合时,电压表“+”“-”极的连接对调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 V。由此可知,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   )

    A、5 V B、9 V C、4 V D、1 V
  •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接到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 V;开关S接到b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 V。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电源电压为9 V B、灯 L1 两端的电压为4 V C、灯L2 两端的电压为4 V D、灯 L1 和灯L2 两端的总电压为9 V
  • 10、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由触点1转接到触点2时,灯泡L1和L2 的连接方式为联,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连接触点 2 时,通过灯泡 L1 的电流是A,灯泡 L2 两 端 的 电 压 是 V。

  • 11、在“研究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实验中,小明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填“断开”或“闭合”)状态,将电压表(填“并联”或“串联”)接在电路中,所测的电压不能超过。为探究电源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的关系,小明要测量的数据有(填字母,下同)、和CD 之间的电压。

  • 12、如图所示为“研究串联电路电压关系”的实验,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实验应选择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 B、在此实验中应选择使用图甲中的电压表,此电压表比常见的电压表量程更小,最小刻度值更小,误差更小 C、此实验需要收集 AB、CD、AD 两端的电压并比较,从而得出规律 D、用电压表测量灯泡L1 两端的电压时,要把电压表正接线柱接在A 接线柱上,负接线柱接在 B 接线柱上
  • 13、两个用电器连接在同一电路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若用电器并联,则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一定相等 B、若用电器串联,则通过各用电器的电流一定相等 C、若用电压表测得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则用电器一定并联 D、若用电压表测得它们两端的电压不相等,则用电器一定串联
  • 14、如图所示,灯泡L1 比灯泡L2亮,电压表 V2的示数为6 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 V1的示数为6 V B、电压表 V1 的示数大于6 V C、电压表V 的示数小于 6 V D、电压表 V 的示数大于6 V
  • 15、如图所示,将S闭合后,V1、V2的示数分别为10 V 和4 V,则L1与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

    A、6V、4 V B、4V、6 V C、6V、10 V D、4V、10 V
  • 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R1>R2,开关S闭合后,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 ,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U1<U2 B、U1=U2 C、U1>U2 D、无法判断
  • 17、据史料记载,欧姆曾用图甲电路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该电路中温差电源的电压与温差成正比。当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偏转,转动手柄,使小磁针回到原位置,记录手柄转过的角度。改变电源温差,利用同一铁丝多次实验得出表1数据;控制电源温差不变,用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铁丝多次实验得出表2;(已知手柄转过角度与电流大小成正比,粗细相同的铁丝电阻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

    表1

    实验组别

    1

    2

    3

    4

    电源温差/℃

    20

    40

    60

    80

    手柄转过角度/°

    50

    100

    150

    200

    表2

    实验组别

    1

    2

    3

    4

    铁丝长度/cm

    2

    4

    6

    10

    手柄转过角度/°

    305

    281.5

    259

    224

    (1)、分析表1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2)、对表2 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无法得出通过铁丝的电流与铁丝电阻成反比的结论;于是在铁丝两端连接一个电压表,重复实验,发现当铁丝长度改变时,电压表示数也发生改变,据此分析电流与铁丝电阻不成反比的原因:;为了解决上述原因,请提出改进的方法:
  • 18、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当导体的电阻为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当电流分别为0.25 A和0.5 A 时,接入电路的导体的电阻之比为;实验过程中,小明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V。

  • 19、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 V,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标有“20Ω 1 A”的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 A,电压表量程为0~15 V。请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出现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2)、若. R1=6Ω,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
  • 20、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军分别画出了电阻 R1 和R2 的I-U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当R1与R2两端的电压为0时,它们的电阻也为0 B、用不同的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不一样 C、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D、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1:2
上一页 252 253 254 255 25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