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粗盐的精制一般要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④的名称是。(2)、操作⑤中除了用到铁架台、玻璃棒、酒精灯外,还需要用到(写出一种)等仪器。(3)、若操作正确,操作④后展开滤纸,用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____(填字母,下同)。A、
B、
C、
D、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称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就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蒸发皿内的精盐未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
2、20℃时100g某氯化钠溶液恒温经过如图所示的变化,最终丁烧杯中析出晶体的质量(填“一定”或“不一定”)等于 3g 。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

-
3、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所依据的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 )
选项
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
依据的原理
A.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氯化钠和泥沙的溶解性不同
B.
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分解温度不同
C.
分离酒精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酒精和水的溶解性不同
D.
加热蒸发食盐溶液分离食盐
利用食盐和水的熔点不同
A、A B、B C、C D、D -
4、阳阳对红糖的制作非常感兴趣,参观红糖厂后阳阳知道了红糖的制作工序。
(1)、从制作工序甲到乙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将(填“不变”“一直减少”或“先不变,后减少”)。(2)、由甘蔗汁获得红糖晶体的方法是。(3)、阳阳取了块 20g 的红糖,加入 80 mL 的水中,全部溶解后得到了一杯红糖水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5、下列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粗盐不可以放在烧杯里称量 B、涉及的分离操作有过滤和蒸发 C、蒸发皿不可以直接加热 D、蒸发时发现有固体开始析出,立即停止加热
-
6、40 ℃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食盐的溶解度
-
7、据有关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食盐蒸发 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D、日晒风吹使食盐的溶解度变小
-
8、膜蒸馏法是一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海水淡化技术。如图所示,我国科学家研究合成了超高通量纳米多孔石墨烯膜,利用热量驱动水蒸气通过石墨烯膜的纳米级孔隙后得到淡水。上述过程中,装置上部分海水中增加的是 ( )
A、溶质质量分数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质质量 -
9、地球上大部分水是以海水的形式存在的,若能找到大规模海水淡化的生产方法,则将极大地缓解目前人类面临的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状况。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 )A、过滤并除去海水中的杂质以获得淡水 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 C、在一定条件下将海水缓慢凝固以获取淡水 D、选择一种特殊的膜,在一定条件下使海水中较小的水分子通过,而其中较大的溶质微粒不能通过,从而使溶剂水与溶质分离
-
10、下列为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
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把甲、乙、丙分别放入 100 g 水中配成t3℃时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到t1℃,则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2)、若要把混在甲中的少量丙除去,则应采用的方法;若要使丙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则应采用的方法。 -
1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制作棒棒糖”的项目化学习,过程如图所示。
(1)、“快速晾干筷子,析出少量晶体”是通过的方法结晶的。(2)、制作棒棒糖时,小明将蔗糖加入热水中,用筷子稍作搅拌,观察到杯底还留有蔗糖固体,接着进行过滤等后续操作,5天后却没有制得棒棒糖,杯中也没有晶体析出。棒棒糖制作失败的原因可能是。(3)、该小组同学改进实验后,成功制得棒棒糖。若要制得晶体更大的棒棒糖,则可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点)。 -
1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完成了“自制硫酸铜晶体”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下列总结出的观点中,不合理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硫酸铜的溶解度/g
14.3
20.7
28.5
40
55
A、①中溶液为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B、②→③的过程中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不变 C、①与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③→④的过程中硫酸铜晶体逐渐变大 -
14、死海因其高盐度而出名,科学家对其十分好奇,便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件黑色礼服用钢丝固定,放入死海中,两年后取出,发现衣服表面挂满了白色盐晶。经检测,晶体中的成分主要为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等。(1)、黑色礼服上的白色盐晶,在这两年中经历的最主要过程为____(填字母)。A、凝固 B、蒸馏 C、结晶 D、升华(2)、死海中盐类的溶质质量分数始终保持在25%左右不再升高,请分析原因:。
-
15、下表给出了部分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食盐/g
36.7
35.8
36.0
36.3
纯碱/g
6.9
8.2
9.6
11.1
由表可知,分离食盐和纯碱混合物的最佳温度是;若将含少量食盐的纯碱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当调节到最佳分离温度时,结晶析出的物质主要是;为了提高晶体的纯度,应将过滤出来的晶体用(填“冷”或“热”)水进一步洗涤干净。
-
16、在“观察结晶”的实验中,将饱和硫酸铜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一段时间后观察是否有晶体析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时所用的饱和硫酸铜溶液最好是常温下的溶液 B、观察是否有晶体析出,可以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 C、该实验主要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析出晶体 D、滴到玻璃片上的溶液,需要 10滴以上
-
17、从混有少量硝酸钾的食盐晶体中提取较纯的食盐,可供选择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较高的温度下制成该晶体的饱和溶液;
②在常温下制成该晶体的饱和溶液;
③升高溶液温度不断蒸发水分,直到大量固体析出;
④降低溶液温度至有较多晶体析出;
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①④⑤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⑤ -
18、下列对实验方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过滤与筛选的原理是类似的,都是把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 B、蒸发就是使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扩散到空气中的过程 C、蒸馏就是使液体中的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先变成气体,再重新凝结为液体 D、结晶就是把溶液中的溶质转化为难溶的沉淀使其析出
-
19、下列混合物中,可以用结晶法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 B、泥沙和水 C、硝酸钾和水 D、铜粉和铁粉
-
20、下列现象中,属于结晶的是 ( )A、将水放入冰箱冷冻室内制成冰块 B、冬天从盐湖水中捞碱 C、熔化的玻璃冷却 D、碘蒸气凝华为固态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