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图为未被破坏的地层示意图,图中表明两个地层中曾发掘出物种甲和物种乙的化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物种甲的结构比物种乙简单 B、物种乙是由物种甲进化而来的 C、在Ⅱ层内不可能找到物种乙的化石 D、物种乙化石的出现早于物种甲化石 -
2、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晚期形成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都很高等 B、化石是由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形成的 C、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性 D、早期形成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都很低等
-
3、下列观点属于进化论的是 ( )
①生物是神创造的 ②地球上的生物是同时出现的 ③生物不是神创造的 ④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逐渐演变而来的 ⑤各种生物之间无任何亲缘关系 ⑥各种生物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②③⑤ -
4、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的解释有不同的理论:最早较为系统地阐明生物如何进化的是法国博物学家布丰,他认为物种是的,现在活着的种类是从今天已经的种类演变而来的;1809年,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新的观点,即“”;对神创论造成致命打击的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其中解释物种进化原因的理论被人们普遍接受,其实质是。
-
5、科学家通过比较如图所示的与马相似的动物的骨骼化石以及它们的生存时期,认为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科学家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演化证据是( )
A、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 B、足趾个数逐渐减少 C、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 D、遗传物质基本相近 -
6、科学家在挖掘地层时发现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化石形成的过程可用如图表示,正确的顺序是 ( )
A、a→c→b→d B、c→a→b→d C、c→d→b→a D、a→b→c→d -
7、刀嘴蜂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喙长过身体的鸟类,西番莲的花蜜是它的主要食源。西番莲喇叭形的花冠有十多厘米长,刀嘴蜂鸟的喙刚好能够到花蜜,而其他蜂鸟则由于喙短而够不到花蜜。刀嘴蜂鸟的喙也不能太长,否则在争夺食物时会竞争不过其他刀嘴蜂鸟。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刀嘴蜂鸟的喙长为何刚好和西番莲的花冠长差不多吻合。
【提示】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
8、图是表示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后马铃薯甲虫数量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 段没有下降到零的原因是。(2)、马铃薯甲虫群体抗药性逐渐增强是农药对害虫定向的结果。 -
9、2022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方面的发现”。其研究成果包括发现了此前不为人知的古人类丹尼索瓦人,并完成对人类已经灭绝的近亲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测序等。智人和已灭绝的古人类的演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黑猩猩由智人演化而来 B、丹尼索瓦人出现在700万年前 C、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高等到低等 D、智人、尼安德特人有共同的祖先 -
10、木薯含有氰苷类毒素,煮熟后才能食用。木薯产生氰苷类毒素能防御草食动物,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下列分析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动物的食用使木薯产生了氰苷类毒素 B、早期木薯中存在能产生和不能产生氰苷类毒素的个体 C、能产生氰苷类毒素的木薯更容易存活 D、动物对木薯的选择使能产生氰苷类毒素的个体增多
-
11、有关人类的进化历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进化历程为南方古猿、直立人和智人 B、北京猿人和马坝人属于直立人 C、山顶洞人属于智人 D、现代人属于智人
-
12、古生物学家从不同地层中挖掘出的动物化石的种类和数量如下表所示:
地质年代
发现的化石种类及数量
中生代
白垩纪
鸟类、哺乳类(少量)
侏罗纪
爬行类(大量)
三叠纪
硬骨鱼类(少量)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中生代最早形成的地层在。(2)、表中各类生物间的进化趋势是→ →。(3)、在中生代占据优势的动物是。(4)、始祖鸟可能出现在纪。 -
13、英国有深色和浅色两种桦树尺蛾,它们都栖息于树干上。下表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当树林周围变成工厂后,栖息在树干上的桦树尺蛾类型数量调查情况:
项目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桦树尺蛾
浅色桦树尺蛾
深色桦树尺蛾
浅色桦树尺蛾
释放数目
154
164
472
496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按照达尔文观点,不同体色桦树尺蛾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2)、桦树尺蛾的变异是(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环境和鸟对桦树尺蛾起到了作用。(3)、如果工业污染区严格控制排污,工厂烟尘排放大大减少,请你推测这将对桦树尺蛾产生怎样的影响?。 -
14、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是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 )A、鸟类和哺乳类 B、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C、鱼类和两栖类 D、古代的爬行类和鸟类
-
15、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 C、生态环境对生物变异的选择是不定向的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
16、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①说明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和前肢长存在着。(2)、图中②③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的长颈鹿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的长颈鹿个体被淘汰。那么,颈长的变异是(填“有利变异”或“不利变异”,下同),颈短的变异是。(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
17、水稻花属于两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1964年,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教授在水稻田中找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其特征如下:①开花时花药始终不开裂,花粉无法散发到雌蕊的柱头上。②花药内花粉数量很少,且用碘液检测不变蓝色。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性状是由细胞内的基因所决定的。袁隆平教授用这种雄性不育水稻作为育种材料,进行持续多年的杂交水稻研究,最终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因此,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在正常水稻田中出现个别雄性不育水稻植株的现象,属于生物的现象。(2)、雄性不育水稻花粉用碘液检测,结果不变蓝,说明。(3)、决定雄性不育性状的基因是位于水稻细胞中分子上的一个片段。
-
18、人类对真菌与植物、动物关系认识的演变历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有关问题。
(1)、真菌的 DNA 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2)、关于人类对认识真菌与植物、动物关系的演变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科学知识是一成不变的,不能进行修正 B、对某一科学问题的认识受当时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 C、对真菌与植物、动物关系的认识随着新证据的出现而改变 -
19、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单个的基因竟然会“跳舞”,即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至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然后可能就在那里“安家”了。这种能跳动的基因被称为“转座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转座子”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B、“转座子”与生物的性状有关 C、“转座子”中含部分遗传信息 D、由“转座子”跳动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
-
20、如图为染色体与 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 是具有遗传效应的基因片段 B、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在发生改变 C、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多个DNA 分子 D、每个DNA分子上只含有一个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