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观看“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下列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

    A、阶段一,出现“实业救国”思湖 B、阶段二,民国政府颁布奖励法令 C、阶段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阶段四,处于发展迅速的局面
  • 2、氙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我国“西负东送”工程将内蒙古乌兰察布的氧气输送到北京。读围,回答下小题。

    (1)、“西氢东送”工程跨越(   )

    ①农耕区和畜牧区

    ②第一、二级阶梯

    ③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④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该工程促进了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当地人民对辛勤的工作人员表达祝摄的方式是(   )
    A、唱信天游 B、献哈达 C、跳孔雀舞 D、跳火把舞
  • 3、2024年11月22日,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研究新进展,长江下游区域文明研究获得新突破。长江下游区域作为文明发源地的有利条件是(   )
    A、山高谷深,水能丰富 B、水源充足,气候适宜 C、河道弯曲,湖泊众多 D、地上恐河,含沙最大
  • 4、“中国游”在海内外社交媒体上受到热捧。受益于过境免签政策,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一直是老外打卡的第一站,其对应的轮是(   )
    A、 B、 C、 D、
  • 5、2024年全国测绘法宣传日的主为“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倡导规范使用标准地图,提升公众国家版图意识。下列关于中国领土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最大的岛屿是海南岛 B、国土辽阔,面积位居世界第二位 C、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D、领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 6、中央宣传部发布的2024年“最美职工”中,有投身汽车研发的技术员,有扎根乡镇服务的快递员,有守护绿水青山的畜食类便收集员,有热心公益的网约车司机。他们(   )

    ①确定人生目标,就能够成为劳动模范

    ②践行奉献精神,用奋斗成就美好生活

    ③只顾个人名誉,用梦想成就人生辉煌

    ④发扬实干精神,用劳动创造美好梦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针对3108名未成年学生的调研显示,有53.5%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揪凌。面对批凌,我们要(   )

    ①敢于斗争,以暴制暴

    ②直接向公安机关起诉

    ③向法律服务机构咨询

    ④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近三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总量星上升趋势,人民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3178件,判处未成年人罪犯98426人,占同期全部刑事罪犯的2%至2.5%。这启示我们(   )

    ①依法自律,增强法治意识

    ②理性交友,避免结交不良朋友

    ③自我防范,拒绝与人交往

    ④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下列“微行为”与“微点评”相匹配的有(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浙江好人”陈东生,在部队,抢险救灾:退役后,热心公益。

    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高铁上,小泉耐心劝说并制止准备吸烟的爷爷。

    维护秩序、严于律已

    小元主动关心问候生病发烧的同学。

    积极关注、关爱他人

    “泰朗巴黎丢作业”本件系协主自导自演,博主已被行政处罚。

    刑事违法、遵守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下图漫画《联合惩戒》启示我们要(   )

    ①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②在诚信面前权衡利弊

    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坚守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送餐小哥:我没那么着急吃饭,送餐路上安全第一。如果超时可提前按'已送达”或与我联系。辛苦了,谢谢你”这张外卖订单引来网友点赞。这名顾客(   )

    ①欣赏他人,真诚赞美他人
    ②换位思考,体会他人感受

    ③关注他人,认真对待他人
    ④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人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禁止燃放烟花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安全隐患。但很多人从传统习俗的角度呼唤“人间烟火气”回归。多地将全面“禁止”燃放改为“限制”燃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规则不应随意更改 B、规则的朝令夕改不利于管理 C、规则需要适时改进 D、违反规则就会受到法律惩罚
  • 13、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也是同学的同学:在小区,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体现了(   )

    ①社会关系中的血缘关系

    ②每个人扮演者不同的角色

    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④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2024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____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A、22 B、23 C、24 D、25
  • 15、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____——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的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进产代表作名录。(   )
    A、元旦 B、春节 C、元宵节 D、中秋节
  • 16、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从攀枝花发展看中国”为主题的探究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共探发展路径

    长期以来,笔尖钢生产技术被国外封锁,国内笔尖钢市场曾一度被进口产品垄断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胸怀“特钢报国”之志,历经艰难,近日终于成功攻克了传统圆珠笔笔尖的“钢铁之脊”,用实际行动递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活动二:共话强国之路

    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三线建设给攀枝花打上了光荣的时代烙印。三线建设的建设者们为我们留下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宝贵精神财富。三线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展开的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工业体系建设,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国家战略,无数来自全国各地中华儿女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三线建设前线。

    活动三:共赏发展之果

    从曾经的三线建设钢铁供应基地,成长为如今的世界第一钒制品生产基地和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从原本重重关山、处处隘口的内陆腹地,到当下对接国内、联通世界的枢纽前沿,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不断增加开放的广度,提升发展的维度。

    (1)、请你从材料一中分析攀枝花市举措的合理性。
    (2)、根据材料二,谈谈攀枝花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对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有何启示?
    (3)、攀枝花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根据材料三说说如何让“花儿”盛开在远方
    (4)、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请以“勇担大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完成下面倡议书。

    活动四:共担复兴重任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青春奋进正当时,不负韶华勇担当。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对此,我倡议:

                                                                                                  

                                                                                                  

    倡议人:xxx

    2025年1月15日

  • 17、筑牢网络法治之基,护卫未成年人成长。阅读材料,回问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近2亿。国家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等部门先后制定出台相关网络领域的法律法规(见图):政府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净网”“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人民法院依法惩治侵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实施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

    材料二:近两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的相关内容摘选。

    调查内容

    ①网络使用

    ②网络安全

    ③网络素养

    情况概述(节选)

    玩手机游戏的未成年网民比例达到62.8%;77.5%的家长表示担心孩子看短视频时间过长。

    72.0%未成年网民会注意识别网络诈骗:64.9%未成年网民会避免在社交网站发布个人信息。

    未成年网民遭遇的负面信息中,渲染激化家庭师生矛盾和歪曲传统文化或历史人物的内容比例为 27.0%和 22.2%。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简要说说不同国家机关在筑牢网络法治中的作用。
    (2)、任选某一调查内容,针对反映的问题,向未成年网民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选择的调查内容(填写序号)

    建议:

  • 18、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以知识更新、思想解放为先导和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法语“启蒙”的意思是“光明”,思想家们借用它代指智慧和理性。孟德斯鸠是最博学的启蒙学者,他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

    ——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1992年版

    材料二:由于领导者思想僵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一系列领域都表现为一种抑制新事物的体制,这造成了 20世纪 70年代中期之后苏联死气沉沉的社会气氛,使苏联陷入全面停滞状态。

    ——叶书宗《勃列日涅夫的十八年》

    (1)、材料一反映了人文主义者哪些生活态度?美国哪一文献体现了孟德斯鸠“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的理念?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改革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推动社会进步”为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9、世界农作物种类的不断丰富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期间,黑麦是英国广大群众的口粮和牲畜饲料。14世纪,黑麦播种与收获之比是1:1.4。中世纪晚期,重型轮式犁取代了过去的扒犁。物价上涨激励人们在农业经营中采取商业方式,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生产。租地农场主除自己投入部分劳动外,也雇工协助耕种。15世纪,黑麦播种与收获之比为1:8.8。

    ——摘编自陈曦文《农业和农业变革是英国经济变革的基础》

    材料二:物种的交流与传播

    材料三:开始于 15 世纪末、16 世纪初的“大交换”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欧洲人携带新的疾病传入美洲,这次的灾害造成了至少50-90%的美洲原住民丧生估计当时死亡1500-1650万人左右,这让欧洲人寻求另一种途径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具备强大生产力的玉米、马铃薯和番茄被带回欧亚大陆之后,成为当时重要的高产作物,进而导致人口激增,而欧洲人也把新型灌溉技术引进了南美洲。

    ——摘编自《全球史视野中的传染病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晚期黑麦产量的变化并概括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农作物传播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大交换”的原因及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 20、2024年11月26日,在联合国“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上,中方再次为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政治解决发声。多年来,中国一直以积极的、建设性姿态推动巴以局势缓和,向国际社会清晰阐述了中国对当前巴以局势的看法,为实现地区持久和平而努力。这(   )
    A、有利于中国持续推进新发展格局,提高国际竞争力 B、展现出中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努力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C、是中国坚持胸怀天下,积极参与全球经济规则制定的生动写照 D、折射出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复存在
上一页 305 306 307 308 30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