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读右图“小天鹅在我国境内的主要栖息地和迁徙路线图”,完成下题。

    (1)、迁徙路线②在我国境内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2)、甲地是小天鹅在我国越冬的最北处,这里适合越冬的优势条件是( )
    A、地处暖温带、湿润地区 B、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 C、冬季风被山脉阻挡,气候温暖 D、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
  • 2、“诗仙”李白不仅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读下图,完成下题。

    (1)、李白的足迹大多在我国的(   )
    A、地势第一级阶梯 B、中西部山地、高原地区 C、东部平原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2)、李白诗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
    A、四川盆地群山环绕 B、云贵高原内部平坦 C、青藏高原高寒缺氧 D、东南丘陵地表崎岖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脚著谢公展,身登青云梯”。谢公屐(图4)是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特制的木制旅游鞋,其特别功能是(   )
    A、翻山越岭 B、涉水渡河 C、漂洋过海 D、穿越沙漠
  • 3、“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基地为“西电东送”提供电力。读图,完成下小题。

    (1)、河西走廊基地输送的清洁能源可能是( )
    A、风能、太阳能 B、水能、太阳能 C、风能、潮汐能 D、水能、地热能
    (2)、从白鹤滩向浙江省输送高压电,通道途经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 )
    A、云,贵,湘,鄂,浙 B、云,贵,湘,赣,浙 C、云,桂,湘,赣,浙 D、云,桂,鄂,湘,浙
  • 4、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差异很大,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B、 C、 D、
  • 5、“漫步中国”中有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指黑河—腾冲两地的连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于林草交汇处穿行)、山西段(混搭的历史舞台)、陕西段(古老的地名串起乡情)、西南段(寻找人与自然的多样性)。读图,完成下小题。

    (1)、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主要表现为(   )
    A、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小 B、干旱地区人口密度大 C、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 D、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2)、走“胡线”的四个地段区域差异显著,其中最能体现“民族百花园”的地段是(   )
    A、东北段 B、山西段 C、陕西段 D、西南段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列信息搭配不正确的是(   )
    A、东北段——体验“林海雪原” B、山西段——参加那达慕大会,骑马、摔跤 C、陕西段——住窑洞,唱信天游 D、西南段——跳孔雀舞,吹葫芦丝
  • 6、山脉是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关于下列山脉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山脉两侧有我国最高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 B、②山脉是简称为粤、湘两省的分界线 C、③山脉是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的分界线 D、④山脉南侧为湿润区,北侧为半湿润区
  • 7、关于下列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省南临南海,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B、乙省地处西南边陲,以种小麦为主 C、丙省人口多,省级行政中心是长沙 D、丁省孕育了华夏文明,其简称是冀
  • 8、台风“摩羯”使海南省遭受巨大损失,这是热带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所造成的。( )
  • 9、我国既临海又有陆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区是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
  • 10、西北地区自西向东的景观分别为荒漠、草原荒漠和草原。( )
  • 11、非季风区主要包括四大地理分区的西北地区和西藏地区。( )
  • 12、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均有结冰期。( )
  • 1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
  • 14、长白山脉位于吉林省,在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
  • 15、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中越边界的鸭绿江口,南到中朝边境的北仑河口。( )
  • 16、某校九(2)班学生在历史老师的带领下,就“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展开了一次项目化学习。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任务。

    项目驱动问题: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搜集资料

    【项目任务一】探寻源远流长的人类法制传统

    【项目任务二】探寻西欧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资料:“他自己没有土地或只有部分土地,主要依靠租佃土地雇佣农业工人进行耕作。”……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项目任务三】探寻“人”的发现

    资料:“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1)、请把①《查士丁尼法典》、②《十二铜表法》《分别填在对应 A、B 处(填序号)。

    指出图片所示法律名称及其地位

    (2)、请你指出当时欧洲出现的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3)、根据搜资料分析“人”的发现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简要说明该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影响?
    (4)、综合上述项目任务,请概括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因素。(至少2个)
  • 17、15世纪-17世纪,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后,欧洲进入了一个狂激进的转型期,

    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掠夺方式多种多样,或是赤裸裸的暴力抢劫,或是垄断殖民地的生产和贸易,或是进行不等价的交换等等。他们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和落后,殖民者却获得了巨额财富...

    ——摘编自新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请给图1起个标题。图2事件是哪个国家进行的殖民扩张?
    (2)、图1事件中,第一个到达尚未开发的新人陆的是航海家率领的航线。(填序号)他想到达东方却不用走古老的丝绸之路,请分析该航海活动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殖民掠夺的双重性?
  • 18、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开展文明古国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完成。

    材料一:亚非和欧洲文明古国

    材料二:亚非和欧洲文明古国的主要政治文明(部分)

    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一位印度父亲(吠舍)为了阻止女儿嫁给首陀罗男孩,在光天化日下袭击了他们,因为如果他们生下孩子,也将是首陀罗,是家族的耻辱。

    每年都会召开一次专门的公民大会,如果出席会议的一半以上人员认为有公民将会危害民主或危害国家,便再召开一次公民大会,用陶片投票方式决定被放逐的人选。

    (1)、同学们根据地理环境,将上述文明古国进行归类。请依据上图完成表格。

    比较项目

    文明古国

    发源地

    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文明类型

    古代亚非文明

    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

    尼罗河流域

    古代欧洲文明

    古罗马

    (2)、分别概括材料二中两个文明古国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3)、综合上述问题,你如何看待世界文明的形成及特点。
  • 19、15 世纪末,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西欧国家,开始向东方进行海盗式的侵略活动和殖民扩张,充当“急先锋”的两个家是(   )
    A、英国、葡萄牙 B、西班牙、荷兰 C、西班牙、葡萄牙 D、荷兰、法国
  • 20、世界历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以下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①罗马帝国

    ②拜占庭帝国

    ③査理曼帝国

    ④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页 578 579 580 581 5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