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某市经济社会发展跑出了“快”的态势,干出了“实”的家底,彰显了“优”的特征,诠释了“好”的内涵。对此,以下理解你认同的是( )

    ①“快”:GDP增速显著——经济由高质量转向了高速度增长

    ②“实”: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③“优”:顺应新的发展格局——扩大开放,坚持共享基本国策

    ④“好”:成就了民生大幸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据此回答下题。

    (1)、《黄河保护法》由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向社会公布并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这表明( )

    ①党和国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②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③实行善治就要赋予公民更多管理权利 
    ④建设法治中国要体现司法案件的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黄河保护法》中明确指出,国务院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有违反本法规定情形,将追究直接主管人员责任,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上述规定的启示是( )
    A、提供公共服务,应分工明确 B、推进政务公开,要确保公平 C、建设法治政府,须依法行政 D、全面依法治国,走民主道路
  • 3、在乡村,拆降围墙是件难事。浙江某村创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这一法宝,邀请了27户村民在大樟树下议事,言语中统一了思想,不仅降了围墙,还打开了邻里间的心墙。“法宝”的实质是( ) 
    A、发展民主选举,保障村民权利 B、借助民主协商,广泛凝聚共识 C、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执法权力 D、树立民主意识,落实民主监督
  • 4、漫画“教育(如图2)”的寓意是( )

    A、保护知识产权就要从尊重教育开始 B、改革开放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C、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发展教育事业要坚持自力更生道路
  • 5、温州就高水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出了“制定实施‘强城行动’三年计划”。据此,回答下题。
    (1)、【现实数据】2023年温州全市生产总值8730.6亿元,继续位居全省第三;温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97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22元。这表明温州( )

    ①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②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③城乡发展不协调 
    ④区域发展不平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空间优化】三年计划指出,要深入实施“小县大城、产城融合、组团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县城人口产业承载能力,支持特大镇高质量发展。符合这一举措的做法有利于( )

    ①推动经济转向高速增长的轨道 
    ②坚持以技术创新增加社会财富 

    ③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④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功能完善】以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和未来社区建设为载体,系统优化教育、医疗等功能,……加速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打造中心城区1小时交通圈。这些规划彰显政府努力( )
    A、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B、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C、发展基层民主,完善民主政治建设 D、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 6、906班学习小组在“中国经济发展”主题探究活动中,收集了如下资料:

    时间

    中国人均 GDP总量

    中国 GDP总量

    中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比重

    1978年

    385元

    3679亿元

    1.7%

    2023年

    89358元

    1亿元260582

    17.2%

    分析上述资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B、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C、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D、我国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7、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
    A、德谟克利特——创立逻辑学 B、苏格拉底——创作《十二铜表法》 C、凯撒——命人编制“儒略历” D、亚里士多德——提出 “原子论”
  • 8、“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等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分析材料的主要观点是(    )
    A、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 B、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C、文明成长呈现传承性与演变性 D、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大河流域
  • 9、图1为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中搜集的成果,这些均出现在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的亚非地区,你认为该小组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

    A、迈锡尼文明 B、克里特文明 C、人类西方文明 D、人类早期文明
  • 10、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
  • 11、杭州市物价局举行“杭州地铁票价听证会”,这种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 )
  • 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
  • 13、全体公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 )
  • 14、发展是引领创新的第一动力,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
  • 15、浙江省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其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 
  • 16、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
  • 17、“新长征,再出发”。近年来,江西于都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助力县域发展的新道路。某校学生前往此地开展研学之旅。

    【见证华丽蝶变】

    问题探究
    (1)写出图表所反映的信息。

    【探寻蝶变原因】

    问题探究

    于都县在2020年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秘诀是什么?研学小分队收集到以下资料:

    ★培育富硒产品。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农业投入,研发富硒大米等一系列特色农产品,助力村民增收。

    ★助力纺织制造。于都加快培育自主服装品牌,实现了纺织企业由“代加工”到“自主设计”的转变。

    ★重视环境保护。积极引进锂电池生产等新能源企业,成功签约高达65.5亿元储能生产基地项目。

    (2)结合材料,说说于都发展措施体现了哪些新发展理念。

    【庚续红色文化】

    问题探究

    小王同学研学之旅结束后在日记本上写道: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我参观了“长征第一渡”景点。70多年前红军在此度过了第一条河,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当年红军每人只有五分钱的伙食费,很多时候饭汤都吃不上,只能靠野菜充饥;在寒冷的冬天,脚上也只有草鞋。但是如此艰难的环境也没有击垮红军战士的意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应该从红军战士的事迹中继承优良品质:____

    (3)结合红军长征的两个具体事迹,将小王的日记续写完整。
    要求:紧扣题意,价值观正确,表达流畅,不少于60个字。
     
    (1)、写出图表所反映的信息。
    (2)、结合材料,说说于都发展措施体现了哪些新发展理念。
    (3)、结合红军长征的两个具体事迹,将小王的日记续写完整。

    要求:紧扣题意,价值观正确,表达流畅,不少于60个字。

  • 18、青春正飞扬,少年当自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杭州亚运会上,年仅15岁的陈烨,以几乎完美的表现夺得滑板男子碗池决赛冠军。从8岁初次接触滑板到世界冠军,追梦路上,陈烨勇敢尝试、战胜自己,用汗水和泪水坚持了7年。接下来,他将向着奥运会的舞台,继续冲刺为国争光。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鲜衣怒马的00后们,正在全力以赴守护国之荣耀,拼尽全力擦亮中国红!

    材料二:《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显示,未成年人的理想职业排名中,教师、医生、企业家、艺术家位列前四。此外,工程师、技术员、律师、军人、设计师、科学家也备受青睐。

    (1)、 阅读材料,请你谈谈陈烨向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
    (2)、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请你规划未来,将下面的计划书补充完整。

    计划书

     10年后,我是一名(请选取材料二中的职业作答)

     为此,我现在需要
    我要为10年后的中国

  • 19、和谐旅游,法治护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导游or“导购”

    (1)案例中导游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2)请从依法行政的角度,分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对旅行社和导游处罚的合理性。
    (3)请运用所学知识,为改善导游变“导购”现象写一份倡议书。

    “和谐旅游,人人参与”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读者,创建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是每位游客和旅游从业者共同的责任,为改善旅游乱象,倡导和谐旅游,现提出如下倡议:

    1.

    2.

    3.

    ……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旅游环境变得更加和谐,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文明。

     倡议人:×××

     时间: 年 月

    案件回顾:

        2023年7月,昆明一导游言语胁迫游客进行购物,不购物就停止旅游行程。在游客们的强烈要求下,该导游被撤换。此后,当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依法立案调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吊销该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该导游的导游资格证。

    (1)、案例中导游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2)、请从依法行政的角度,分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对旅行社和导游处罚的合理性。
    (3)、请运用所学知识,为改善导游变“导购”现象写一份倡议书。
  • 20、近代多国仁人志士,立足国情救国救民。为此某校九8班同学开展了病例诊断式主题学习,请你参与。

    病历表

     

    患者1

    患者2

     

     

     

    采集病史

    姓名:俄国 年龄:1035岁 时间:1917年

    临床表现:封建专制压迫、经济落后、罢工和示威不断、社会矛盾激化等。

    既往病史:从19世纪中期开始,深受英国殖民压迫。

    并发症:饥荒来袭,工人农民暴动。

    病因分析: 封建专制残余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得人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利。

    姓名:中国 年龄:3991岁 时间:1921年

    临床表现:军阀割据混战、经济落后、军事衰落、阶级矛盾尖锐等。

    既往病史:从1840年开始,深受列强殖民压迫。

    并发症:主权丧失、巨额赔款、被殖民掠夺,民族矛盾激化。

    病因分析:____。 

    确定处方

    核心处方:____。

    医师签名:列宁

    核心处方:参与建立中国共产党,开展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医师签名:毛泽东

    反馈疗效

    康复情况:建立苏维埃政府,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康复情况: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探病因】根据患者2的病史情况,分析其病因。
    (2)、【开处方】联系患者1的症状与病因,概括列宁是如何“对症下药”的。
    (3)、【看疗效】结合所学史实,简述两位医师医术理念的异同。(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上一页 557 558 559 560 56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