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是2个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①较小。②较大,呈绒毛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①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B、②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 C、一个菌落是多种菌类聚集而成的 D、一个培养基上可以长出多种菌落
-
2、下列生物科技成果,不属于仿生的是( )A、据长颈鹿结构特点,研制飞行员穿的抗荷服 B、据鸟的结构特点,造能扇动翅膀飞行的机器 C、模仿鸡蛋壳的结构,建造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D、将人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产出胰岛素
-
3、如图,小明去森林公园游玩,发现衣服上钩挂了不少植物“鬼针草”的果实。小明嫌弃地将这些果实摘下来,丢在了地上。小明的这种做法会( )A、危害鬼针草的生存 B、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 C、破坏森林生态平衡 D、以上三说法都不正确
-
4、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甲乙丙是三类不同生物,①②③是三种生命活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③表示丙能分解有机物 D、若乙灭绝碳循环将停止
-
5、下图为探究“蚂蚁的通讯方式”实验装置。起初蚂蚁沿着通道A爬向糖水。将通道A与通道B互换后,蚂蚁沿着通道A爬向清水。再在通道A上涂食醋,发现蚁群无法顺利沿通道A爬向目的地。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蚂蚁通讯的途径是( )A、气味 B、动作 C、声音 D、语言
-
6、下列关于蚁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蚁群的内部形成了一定的组织 B、蚁群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蚁群中以雄性年长者作为首领 D、群体中的成员都是同种的蚂蚁
-
7、下图为学生参加升旗仪式时敬礼动作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在运动中共同提供动力 B、一块骨骼肌两端附于同一块骨 C、完成敬礼动作需多个系统配合 D、骨骼肌既能牵拉骨也能推开骨
-
8、猫头鹰和蝙蝠都善于飞行,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脊椎动物 B、体温都恒定 C、牙齿有分化 D、用肺进行气体交换
-
9、已知甲和乙是两种不同动物的头骨。①—⑤是它们的牙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和乙牙齿有分化,可能都是哺乳动物 B、甲可能是植食动物,乙可能是肉食动物 C、①和②都是门齿,③和⑤都是臼齿 D、图中的④是犬齿,猫没有这种牙齿
-
10、“双飞燕子几时回”,燕子等鸟类飞行需要大量能量。下列叙述中,与获取能量无关的鸟类特征是( )A、心率快运输血液能力强 B、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C、骨轻薄坚固,有的中空 D、食量大,消化力强
-
11、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主要体现在( )
①头后有颈,转动灵活 ②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 ③卵生 ④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⑤卵的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
12、如图是鱼的头部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④有很多鳃丝,能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B、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C、若在①处滴墨汁,墨汁会在②处流出 D、流经④的水,氧变多,二氧化碳变少
-
13、生活中,有很多动物被称为“鱼”,下列哪种是真正的鱼( )A、鲨鱼 B、章鱼 C、鳄鱼 D、娃娃鱼
-
14、如图,2022年科学家在武夷山发现昆虫新物种—璞云舟蛾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身体分为头、胸两部分 B、头部负责取食和呼吸 C、胸部有两对翅、三对足 D、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
-
15、关于如图所示三种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生活在水中 B、都用鳃呼吸 C、都有贝壳保护 D、都具有外套膜
-
16、研究发现,喜食淡水生鱼片的人感染某种寄生虫的机会较高。依据感染途径推测,这种寄生虫最可能是( )A、蛔虫 B、绦虫 C、华枝睾吸虫 D、血吸虫
-
17、下列动物中,体型呈辐射对称的是( )
①珊瑚虫 ②海马 ③水蚤 ④海葵 ⑤海蜇 ⑥河蚌 ⑦水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
18、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款植物茎流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监测植物体内水分的动态传输和分配过程,推测该传感器监测的植物组织是( )A、分生组织 B、输导组织 C、保护组织 D、薄壁组织
-
1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的诗把我们带入了一幅绝美的画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鹂和柳树的细胞均有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 B、黄鹂的飞行受大脑的控制,大脑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C、黄鹂的所有组织中起保护作用的主要是保护组织 D、柳树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
20、破伤风杆菌存在于泥土中,也经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但是不致病。当其进入深而狭窄的伤口内部的时候,则会大量繁殖并使人和动物患病。推测破伤风杆菌所需营养物质的来源和生活条件是( )A、自身合成、不需要氧气 B、自身合成、需要氧气 C、从外界吸收、不需要氧气 D、从外界吸收、需要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