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贵州省安顺市镇宁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6-12-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
2. 下列对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时出现了误差,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就可以避免误差 C、改进实验方法,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使实验方法更为完善,可以减小误差
-
3. 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65m B、1.75m C、1.85m D、1.95m
-
4. 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B、吸收了声波 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
5. 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A、
摩托车的消声器 B、
隔音“走廊” C、
工厂用的防噪耳罩 D、
环境质量检测仪
-
6. 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
7. 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人呼出的水蒸气 B、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 D、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
8. 如图是甲物质吸热,乙物质放热的图线,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乙物质都是晶体 C、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D、甲、乙物质都是非晶体
-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 B、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 D、樟脑丸在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
-
10. 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A、37.5℃和38.5℃ B、37.5℃和38℃ C、38℃和38℃ D、38℃和38.5℃
二、填空题
-
11. 小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9甲、乙所示.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树是向运动的,卡车向运动;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是向运动.(填“左”或“右”)
-
12. 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km/h.
-
13. 我们在打电话时能听出是妈妈的声音,这是根据乐音三要素中的来判断的;如果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里,我们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这是因为 .
-
14. 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5. 雷声是通过传入人耳.摩托车安装消声器,这是在减弱噪声.
-
16. 如图所示,两支温度计的液柱示数依次应该是、 . 它们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
17. 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
-
18. 在空格上填上物态变化名称:
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现象;
冬天早晨草地上的霜是现象;
早晨有浓雾是现象.
-
19. 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 .
-
20. 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时要热,后者是酒精时要热.
三、实验题
-
21. 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1)、小球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 m/s.(3)、小球在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4)、如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
22. 小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当温度达到90℃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得到的温度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5
99
99
(1)、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2)、从沸腾的图象中可以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3)、从实验记录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第分钟的数据记录的是错误的,依据是 . 你觉得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4)、我们知道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小明测得的水沸腾时的温度只有99℃,理由是 . -
23.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把装着某物质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该物质(2)、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 变,此时温度如上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示数为℃,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 .(4)、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 熔化用了分钟.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30
33
36
39
42
45
48
48
48
48
49
51
53
状态
固 态
固液共存
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