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吉林通化七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6-12-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默写

  • 1. 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愧     

    yǔn石  箱qiè    狼jí   

  • 2. 古诗文默写。

    ①晨兴理荒秽,。﹙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

    ③白头吊古风霜里,。﹙陈与义《登岳阳楼》)﹚

    ,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杜甫《望岳》中“。”两句诗鼓励我们当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以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去开创未来。

    ⑦《春望》一诗中杜甫移情于花鸟,表达了感时伤世的复杂情怀的两句诗是:

    ⑧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二、语言表达

  • 3. 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

          一天,住在同一幢楼的徐阿姨见到小芳的姐姐说:“你家小芳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钟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练琴。”

    徐阿姨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三、文言文阅读

  • 4. 课内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的作者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2)、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便还家

    ②屋舍俨然

    (3)、文章第一段用生动的笔墨描写桃花林的美丽景色,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种美丽景色描绘出来。

    (4)、作者生活的时代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但在他的心中藏着一幅美妙的图景。作者以此寄托他怎样的政治理想?

    (5)、陆游在《游山西村》中书写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文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 5. 课外文言文阅读。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④。”夫子曰:“小子⑤识⑥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苛政:残暴地统治。⑤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⑥识:记住。

    (1)、文中“何为不去也”一句中的“去”的意思是

    (2)、妇人一家有三人被老虎吃掉却为什么不搬家?

    (3)、本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四、现代文阅读

  • 6. 现代文阅读。

    草原藏香

    王宗仁

          从汽车抛锚在藏北草原的那一刻,以至五十多年后到今天,回忆起来,始终认为那个夜晚是我人生中最黑暗也最郁闷的一夜,当然也是我温馨地享受藏汉民族深情厚爱的一夜。如果用伸手不见五指来形容那晚的漆黑和阴森,显然太轻描淡写了。我和助手昝义成共同的感觉是,我们掉进了深不见底的井里,成为一只随时都可能漂走或沉没的浮在水面的木桶。嵌进骨髓里的可怕孤独把我们逼到黑暗的深处,绝望的境地。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的身体也仿佛变成了黑夜的一部分。当时我已经从驾驶室下来站在了汽车保险杠前,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我莫名其妙地感到我离天很近,所以我多想用指头在夜幕上戳个洞,让太阳光射进来。没有太阳,钻进来几颗星星也行啊!

          我们要干活呀,坏了的汽车需要修理!

          偏偏又是车灯坏了,无月无星无车灯,怎么修车?

          那天,我们从拉萨出发赶回西宁时,已经是午后两点多钟了。原计划是次日清晨回驻地,我和助手为了赶到驻地执行另一次运输任务,就提前走了。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事与愿违的事几乎都是突然袭来的。我驾驶汽车赶路行驶到藏北草原不久,车灯就莫名其妙地坏了。当时大约是深夜一点钟,周围无村无店,夜色浓重得仿佛刺刀也戳不出一点火星来。四周是黑洞洞的深渊,我们的眼睛完全失去了功能,车和人整个被夜色淹没。那条延展在汽车前后的青藏公路也随着车灯的熄灭匆匆远去。

          我对昝说:“拿扳手来,咱们把灯修好!”

          他递过来的却是钳子。

          我又说:“给我电线。”他回应:“摸遍了工具箱都摸不到。”

          我索性自己在工具箱里摸揣着我需要的一切。我想,哪怕能摸出一颗星星也好!我确实有一种本能的感觉,我的指尖能把黎明牵出来,让它突然出现在这藏北夜色浓浓的时候……

          她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

          我是在闻到一股淡淡的无法忽略的幽香之后看到她的。她那温和宁静的身影虽然融在夜色里,我却能感觉出,她的眼神远远地将生命的甘露洒向我们冰冷的心田。

          那是几点晃动的微光,有时又晃成了一点,不是火,也不像灯。如似米粒般的微光又很倔强,夜色始终没有吞没它。它坐在夜的皮肤上,很不示弱地将微光展示给藏北。乍看一眼,很像饥饿时见到的果子;多瞅一会儿,心就被它烘暖。那是拯救饥饿的圣火!我们对它,不,首先是它对我们饱含着激励和爱意。

          我捅了捅昝:“不要惊动它,多看一会儿! ”

         “别出声,让它走近我们!”昝的声音很小。

          我俩暂时停下手中要干的活儿,毫不夸张地说,我的每一个毛细孔都怀着既惊讶又不是特别疑惑的温暖心情,眺望着不远处,那一束犹如蔷薇花静静开放着的光点。向往的喜悦使我心头的倦意渐渐消失。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那束微光在快要逼近我们的一瞬间,竟然发出了声音:“金雕来了要找窝,金珠玛米(藏语:解放军)来了要歇脚。你们为什么宁愿在山里挨冻,却不进藏家的帐篷去暖暖身子?”

          女孩的声音,仿佛带着草尖上露珠和太阳暖色的柔美。绝不是隔山架岭,她分明就在我们眼前。虽然她并没有现身,声音仍然来自那一豆微光。坦率地说,这是一个我们无论如何没有预料到的结果——会有女孩来请困在山野的我们到她的帐篷里歇脚。我一时手忙脚乱,竟然不知对她说些什么。昝毕竟是我的助手,他知道这时候自己该有事情做了,便迎上去说:“谢谢姑娘的好心好意,我们的军车坏了,需要在这里修好。麻烦你借一盏灯给我们照亮,你的帐篷我们就不便进去了!”

          姑娘执意要让我们到她帐篷去歇脚,她说:“修车可以等到天亮出来太阳的时候,这么冷的天气,荒天野地你们要挨冻的!帐篷里就是家,先暖和了你们的手脚,再暖和你们的心,还是进家吧!”

          说毕她自报家门:“我叫卓玛,是阿妈让我出来请你们到帐篷里去歇脚的。她知道是金珠玛米的军车才让我出来请你们!”

          善良最能抹去人心的距离。会说话的卓玛打动了我和昝的心,我俩不约而同、不由自主地上前一步,要细细看看这个姑娘的脸蛋。这样夜色浓浓的夜晚,我当然看不清卓玛的脸蛋了,但是我却清楚地看见她手里捧着一束正燃着的藏香。点点火星,明明灭灭,喷吐着浓浓淡淡的扑鼻香气。她的脸庞在藏香的映照下,显露着明明暗暗的被高原风雪镀得如岩石般的光,一束束编扎得精密、细小的辫子修饰着她的脸蛋,使她显得羞涩而美丽。看着让人欲罢不能,舍之不忍。啊,好一朵藏北深山的格桑花!卓玛,你是用花擦亮了脸蛋的姑娘!藏北的小溪,清澈见底又深藏不露!

          我逮住了卓玛在谈话中透露的这样一个细节:她说是她的阿妈让她出来请我们这两个金珠玛米到帐篷去歇脚的。这使我好生奇怪,黑沉沉的深夜,老人没有出门,她怎么会知道是金珠玛米的军车?

          卓玛回答我:“阿妈是我们藏村里人人都尊敬的精明又善良的老人。她虽然双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见,瘫痪在床上也快二十年了,可是她的耳朵很灵敏——不能眼观六路,却可以耳听八方。她长年坐在地铺上,手里捻着佛珠,安静地听着帐篷外公路上的各种声音——动物跑过,行人走过,汽车驶过,甚至就连风儿吹过,她都能分辨得很清楚。特别是对金珠玛米的汽车声音辨得最清,司机一摁喇叭,她就知道是亲人的汽车开过来了!”

         “怎么一听喇叭的声音,就能辨别出是金珠玛米来了?”

         “军车司机过藏村时,车子开得很慢,摁喇叭总是轻轻的,绝不会狠摁不放。特别是在夜晚,他们的汽车更是像一阵轻风吹过藏村一样,怕惊扰了牧民的睡梦!”

          我深情地看着手捧藏香站在面前的卓玛姑娘,心里涌满着激动和爱怜之情。对她,更多的是对我还没有谋面的她的阿妈的感恩、钦佩。藏北草原是那样辽阔,远方仍然夜幕笼罩,星月也没有钻出云层,可是我已感到了迎面扑来的亲人的气息和温暖。有人说,有时一棵草就是一片草原,也许这棵草尖上的露珠还带着没有褪净的苦涩,但毕竟让我尝到了清凉。我当然很愿意走进帐篷里去歇脚,尤其想给热爱着金珠玛米的老阿妈行一个正规的军礼。但是军情在身的我们无暇实现这个心愿,只有待来日再回拜慈善的老人家了。

          我对卓玛姑娘说:“我还是那个请求,借一盏油灯,就是你们藏家的酥油灯,给我们照明,让我们修好汽车好赶路!”

          卓玛竟然那么固执,说:“酥油灯就不必借了,我再燃起一束藏香,照着你们修车。你要知道两束或者三束藏香的光亮会像酥油灯一样明亮!”

         “为什么非要用藏香照亮呢?”

          卓玛这样回答我:“阿妈这大半生这么坚信,她认为藏家人迎接尊贵的客人,就应像进寺庙朝佛拜神一样敬重。我们请回来的藏香只有进寺庙时才用,但对于心中的活菩萨金珠玛米当然例外!”

          一片温暖的祥云在藏北的寒夜里升起,我和助手麻利地借着卓玛手中藏香的微光,修理抛锚的汽车。也许我们依旧看不大清楚一些东西,但是因为我们的手指尖上长了特殊的眼睛,特别是,心里装上了阿妈赠送的“藏香”,所以我们很快就修好了汽车。告别卓玛,我们就要上路了。我要收藏这淡淡的藏香味,就像收藏月亮的清辉和太阳的明媚。我当然也会留一些激情,去点燃那些遥远的或在身边的仍然沉浸在雾霭中的星星!

    (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无

    (2)、解释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如果用伸手不见五指来形容那晚的漆黑和阴森,显然太轻描淡写了。

    ②会说话的卓玛打动了我和昝的心,我俩不约而同、不由自主地上前一步,要细细看看这个姑娘的脸蛋。

    (3)、请从语言表达角度对“它坐在夜的皮肤上,很不示弱地将微光展示给藏北。乍看一眼,很像饥饿时见到的果子;多瞅一会儿,心就被它烘暖。”这句话进行简要评析。

    (4)、从全文看,文章第一自然段中“但是我莫名其妙地感到我离天很近,所以我多想用指头在夜幕上戳个洞,让太阳光射进来。没有太阳,钻进来几颗星星也行啊”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5)、文章中“我”和助手始终没有见到卓玛的阿妈,但在行文中有关“阿妈”的笔墨却不少,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刻画“阿妈”的形象?从全文来看,“阿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6)、你如何理解文章结尾“我要收藏这淡淡的藏香味,就像收藏月亮的清辉和太阳的明媚。我当然也会留一些激情,去点燃那些遥远的或在身边的仍然沉浸在雾霭中的星星”这句话?

    (7)、“善良最能抹去人心的距离”,卓玛母女的善良和爱心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消除了“我”置身黑暗的孤独恐惧,让无助的“我”看到了希望,感到了温暖。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请你把经历过的事情简略地写出来,并由衷表达出你的内心感受。

五、名著导读

  • 7. 名著阅读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让我们了解自然和人生,了解历史和社会。文学作品教给我们人生哲理,成为我们成长、前进的动力。请你从《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写出作者并说明喜欢这个人物的理由。

    ①人物:

    ②作者:

    ③喜欢理由:

六、作文

  • 8. 写作:

          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①题目:不能忘怀的记忆

          ②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在北部的柿子园,农民们在采摘柿子时,总会在枝头留下一些熟透的柿子,再好也不摘。因为这里是喜鹊的栖息地,每到冬天,喜鹊们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据说,有一年冬天,天特别冷,下了很大的雪,几百只找不到食物的喜鹊一夜之间被冻死了。第二年春天,柿子树重新吐绿发芽,开花结果了。但就在这时,一种不知名的毛虫突然泛滥成灾。柿子刚刚长到指甲大小,就都被毛虫吃光了。那年冬天,这些果园没有收获到一个柿子。直到这时,人们才想起了喜鹊,如果有喜鹊在,就不会发生虫灾了。从那以后,每年秋天收获柿子,人们都会留下一些柿子,作为喜鹊过冬的食物。留在树上的柿子吸引了很多的喜鹊到这里过冬,喜鹊仿佛也会感恩,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这一年柿子的丰收。在收获的季节里,别忘了留一些柿子在树上。因为,给别人留有余地,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下了生机与希望。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