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05-23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平昌冬奥会“北京8 分钟”主创团队用石墨烯制作了-20℃能发热4 h 的智能服饰; 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制作了高2.35m、重量仅为10kg 的熊猫木偶,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石墨烯是能导热的金属材料 B、铝合金是密度较低的金属材料 C、碳纤维是耐低温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新型材料种类多、用途广2. 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中,错误的是( )A、Na2S溶液显碱性:S2-+2H2O H2S+2OH- B、K2Cr2O7溶液中含有CrO42-:Cr2O72-+H2O 2CrO42-+2H+ C、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2OH-+SiO2=SiO32-+H2O D、红热木炭遇浓硫酸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2H2SO4(浓)+C CO2↑+2SO2↑+2H2O3. 下列物质用途与物质性质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物质用途
物质性质
A
家用水壶中的水垢可用白醋浸泡除去
白醋中的乙酸具有酸性
B
家用消毒柜用紫外线照射的方式对餐具进行消毒灭菌
蛋白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变性
C
食品工业中以植物油和氢气为原料制造氢化植物油
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D
工业上用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葡萄糖
淀粉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转化成葡有糖
A、A B、B C、C D、D4. “空气吹出法”海水提溴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进入吹出塔前,Br -被还原成了Br2 B、从吹出塔进入吸收塔的物质只有Br2 C、经过吸收塔后,溴元素得到了富集 D、蒸馏塔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5. 以甲烷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应如下:反应I:CH4(g) + CO2(g) 2CO(g) + 2H2(g) △H1= +247 kJ/mol
反应II:CO(g) + 2H2(g) CH3OH(g) △H2=-90kJ/mol
已知: T1℃时,反应II 的平衡常数数值为100;T2℃时,反应II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测得CO、H2、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分别为0.05、0.1、0.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I中,使用催化剂可以减小△H1 , 提高反应速率 B、反应II 中,加热或加压均可提高原料气的平衡转化率 C、由上述数据可判断反应II 的温度: T1> T2 D、CO(g)+CH3OH(g) CH4(g) +CO2(g) △H= +157 kJ/mol6. HA 为一元弱酸。已知溶液中HA、A-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向10 mL0.1mol/LHA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x mL。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pH=9时,c(A-)=c(HA) B、x=0时,1<pH<7 C、x=5时,c(A-)=c(HA) D、x=10时,c(A-)+c(HA)=c(Na+)=0.05mol/L7. 研究小组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原电池实验:实验编号
①
②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连接装置5 分钟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两侧铜片表面均无明显现象
左侧铁片表面持续产生气泡,连接装置5 分钟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右侧铁片表面无明显现象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装置的盐桥中,阳离子均向右侧移动 B、实验①中,左侧的铜被腐蚀 C、实验②中,左侧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e-=H2↑ D、实验① 和实验②中,均有O2 得电子的反应发生二、综合题
-
8. 化学工作者一直在积极探索影响大气质量的因素及改善措施。(1)、硫酸盐是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在含水的气溶胶液滴中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
①气溶胶属于胶体分散系。当日光射入充满气溶胶的暗室时,可观察到效应。
②大气中的SO2 转化为硫酸盐的过程中,以下物质能起氧化作用的是(填字母序号)。
a.O2
b.H2S
c.NH3
d.O3
③有研究者发现特定条件下,大气中的NOx会成为氧化SO2 的主要物质,于是认为,当城市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严重超标时,应采取汽车限行措施。原因是。
(2)、燃煤烟气中含有NOx和SO2。工业上常用亚氯酸钠(NaClO2)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硝和脱硫处理。已知: 酸性条件下,ClO2-会转化成ClO2和Cl-。ClO2是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NOx或SO2。
I.在实验室模拟脱硝过程:调节NaClO2 吸收液的pH 为5,向其中通入含NO 的模拟烟气。
①测得脱硝反应后,溶液中的阴离子为NO3-和Cl- , 则脱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测得脱硝效率(即NO 的吸收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结合已知信息分析,温度大于50℃时,随温度升高脱硝效率下降的原因是。
Ⅱ.在实验室模拟同时脱硝、脱硫过程: 调节NaClO2吸收液的pH为5,向其中通入含SO2 和 NO (体积比2 :1)的模拟烟气。
③测得脱硝、脱硫反应后,溶液中的阴离子为NO3-、SO42- 和Cl- , 其中c(SO42-)= a mol/L,c(Cl-)=bmol/L,已知脱硫效率为100%,计算脱硝效率为。
9. 太阳能、风能发电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在发电系统中安装储能装置有助于持续稳定供电,其构造的简化图如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太阳能、风能都是清洁能源
b.太阳能电池组实现了太阳能到电能的转化
c.控制系统能够控制储能系统是充电还是放电
d.阳光或风力充足时,储能系统实现由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2)、全钒液流电池是具有发展前景的、用作储能系统的蓄电池。已知放电时V2+发生氧化反应,则放电时电极A 的电极反应式为;充电时电极B 做极。(3)、含钒废水会造成水体污染,对含钒废水(除VO2+外,还含有Al3+ , Fe3+等)进行综合处理可实现钒资源的回收利用,流程如下:已知溶液pH 范围不同时,钒的存在形式如下表所示:
钒的化合价
pH<2
pH>11
+4价
VO2+ , VO(OH)+
VO(OH)3-
+5价
VO2+
VO43-
①加入NaOH 调节溶液pH至13时,沉淀1达最大量,并由灰白色转变为红褐色,用化学用语表示加入NaOH 后生成沉淀1的反应过程为、;所得滤液1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②向碱性的滤液1( V的化合价为+4 )中加入H2O2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0.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可降解的高聚物PES 树脂以及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K。已知: i.R1CO18OR2+R3OH R1COOR3+R218OH
ii.
ⅲ. (R1、R2、R3代表烃基)
(1)、A的名称是;C 的官能团的名称是。(2)、B 分子为环状结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B 的结构简式为 .(3)、E 分子中含有两个酯基,且为顺式结构,E 的结构简式为 .(4)、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5)、试剂a的结构简式为;反应②所属的反应类型为反应。(6)、已知: 。以1,3- 丁二烯为起始原料,结合已知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 。将以下合成路线补充完整:(7)、已知氨基(-NH2) 与羟基类似,也能发生反应i。在由J制备K的过程中,常会产生副产物L。L分子式为C16H13NO3 , 含三个六元环,则L的结构简式为。三、实验题
-
11. 实验小组探究KI 与Cu(NO3)2 的反应,进行实验一:
注: 本实验忽略Cu2+在此条件下的水解。
(1)、取棕黄色清液,加入少量溶液(试剂a),清液变为色,说明生成了I2。(2)、探究生成I2的原因。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向2mL Imol/LKI 溶液中加入1mL溶液( 硝酸酸化,pH=1.5 ),再加入少量试剂a,观察到与(1)相同的现象。甲同学由此得出结论: 实验一中生成I2 的原因是酸性条件下,NO3- 氧化了I-。
②乙同学认为仅由甲同学的实验还不能得出相应结论。他的理由是该实验没有排除氧化I-的可能性。
③若要确证实验一中是NO3-氧化了I- , 应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行检验的实验。
(3)、探究棕黑色沉淀的组成。①查阅资料得知: CuI 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于是对棕黑色沉淀的组成提出两种假设:
a.CuI吸附I2;
b.吸附I2。
为证明上述假设是否成立,取棕黑色沉淀进行实验二:
已知: CuI难溶于CCl4;I2+2S2O32-=2I-+S4O62-(无色);Cu++2S2O32-=Cu(S2O3)23-(无色)。
由实验二得出结论: 棕黑色沉淀是CuI吸附I2 形成的。
②现象ⅲ为。
③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产生现象ii 的原因:。
④由实验二可推知,Cu(NO3)2 与KI 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