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历史2月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05-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籍田”为古代吉礼的一种。即由天了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各代多行之,即在国都南面近郊天子执耒(后代执犁)三推三反(返);按品秋王公诸侯五推五反,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最后,天子、王公贵族、大瓦依次分享牛、羊、猪三牲具备的祭品,籍田仪式才结束。据此判断“籍田”之礼( )
    A、形成于西周时期 B、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 C、体现统治者重农抑商 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 2. “君有吴王,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私藏积而逆节之心作。夫不早绝其源,而忧其末,若决吕梁,沛然其伤必多矣。”面对这一问题,汉武帝的针对性措施是(    )
    A、镇压叛乱 B、察举人才 C、盐铁官营 D、统一货币
  • 3. 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北宋庆历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登州地震,岠嵎山摧。自是震不已,每震则海底有声如雷。”

    《宋史》(卷六十七)

    “登州地震,海声如雷,岠嵎山震十月不止。”

    《东都事略·仁宗纪》

    “知青州叶清臣言登州地震不止,请增屯禁军,以防兵寇之变,从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九)

    “仁宗春秋高,皇嗣未立,登州岠嵎山数震,郡以言。彭年上疏曰:‘岠嵎极东方,殆东朝未建,人心摇动之象。宜早定储,以安天下之心。’”

    《渑水燕谈录》(卷第四)

    A、政府重视积累地理知识 B、宋代登州地震导致了兵变发生 C、仁宗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D、宋代登州地区曾持续发生地震
  • 4. 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干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
    A、新的经济因素向农业领域扩散 B、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 C、农产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D、传统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 5.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张树声都在奏议中言及过西方政体。前者说:“中国天洋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后者说:“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这反映出当时(    )
    A、部分官员实现了从洋务派到维新派的转变 B、对西学的探索由格致之学而进入哲理学说 C、“中体西用”的内在矛盾推动了观念嬗变 D、洋务派坚持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广泛批判
  • 6. 伶人杨月楼与广东富家女阿宝私定婚姻,但是女方家族恃强凌弱,利用与上海县令的同乡之谊拆散这段婚姻,并以拐骗良家女的罪名将杨月楼定罪。《申报》自报道该案起就把县令作为抨击的个对象。批评县令动用酷刑强迫杨月楼认罪。这主要说明《申报》(    )
    A、以新闻为本位的自觉意识 B、不屈服于权贵的革命精神 C、把为民请命作为办报宗旨 D、即时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
  • 7. 下图为1953至195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示意图。图中的变化反映出我国(    )


    A、人民生活已得到重大改善 B、国民经济的比例趋于协调 C、国家的战略决策富有成效 D、综合国力已接近发达国家
  • 8. 阅读下表可知,某一阶段《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

    《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

    10(11%)

    224(62%)

    A、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 B、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 C、全面对外开放推动中美关系改善 D、国策调整促使对美认识趋向理性客观
  • 9. 学者刘家和认为,“奴隶制经济要求建立大国甚至帝国,原来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却和这一要求背道而驰。城邦体制要被奴隶制的进一步发展所抛弃”。对此分析正确是(    )
    A、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民主政治衰落的主要原因 B、公民等级划分标准是民主政治衰落的根本原因 C、个人主义和城邦本位主义加速了城邦走向团结 D、公民集体的分化导致了公民制度的不断强化
  • 10. 下表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1787年宪法。由此可知,这部宪法(    )

    代表

    土地投机者

    高利贷者

    工商航运者

    持大量公债者

    奴隶主

    人数

    14

    24

    12

    40

    15

    A、协调了美国各个阶层间的矛盾 B、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 C、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 D、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
  • 11. 1927年秋季,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对危机产生的原因,斯大林认为:一是工业发展速度太慢,以致农村商品供应不足;二是个体小农生产率低,不能提供充足的商品粮;三是富农拒绝把粮食按规定价格卖给国家。但政治局委员布哈林认为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粮价太低,农业赋税太重,致使谷物生产减少。这表明(    )
    A、新经济政策在农村成效不大 B、工业优先战略损害农业发展 C、农业相对落后影响经济发展 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分歧严重
  • 12.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世界上形成了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等货币集团;二战后初期,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起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这一变化表明(    )
    A、世界自由贸易体制建立 B、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C、区城集团化走向全球化 D、国际货币金融合作机制形成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古代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如政府资助贫民春耕的种子。规定扶贫是各政权的重要职责,需设立独孤园等恤养老幼贫疾的常设机构。北朝在以“三长制”重建乡里机构时,特别强调三长有照顾乡里贫弱的责任。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中国近代天灾人祸不断,1875-1878年的“丁戊奇荒”使死者超过1000万人。郑观应在上海募捐,英国人李提摩太主张以工代赈,引起他的共鸣。郑观应说:“与其遇患而始图补救,何如未事而预切绸缪。”他建议在社会内部建立稳固的备荒机制,从根本上增强人民抵抗灾害的能力。借鉴西方储蓄信贷制度,鼓励民众储蓄闲钱,以备不时之需。推崇德、法等国的灾害保险制度,“损害分担,荒歉无忧。”主张构建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以官绅合力、以工代赈等多元化方式筹资,设立慈善机构,对灾民实施“教养兼施”。

    ——摘编自赵伦芬、谢晖《郑观应慈善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思想并说明其当代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观应扶贫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伴随着社会结构转型问题讨论的深入,文化转型问题也日益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及文化的自我发展等因素,使原来文化类型的稳定性难以保持而出现了失稳状态,从而向另一种文化类型转变。“一般来说文化转型时期是指某一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地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急速地重组与更新”。通过重组与更新,形成新的文化类型。在文化转型的一般问题上,有学者提出了四个标准:其一,原文化类型借以建立的经济政治基础是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其二,是否有新文化观念的产生并对旧文化类型形成冲击;其三,新文化观念是否得到了国家政权的认可和支持;其四,大众文化是否改变(大众文化观念的改变)

    ——摘编自张磊《文化转型的评判标准探析》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所拟论题观点明确,简述须有史实依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后半期,美国社会经历着人口等生产要素向城市区域的高速聚集,城市环境承载能力迅速下降,各种生活、生产污染为病原体营造出绝佳的寄存场所。城镇居民仍然延续着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将垃圾直接倾倒在街道的习惯,垃圾收集和处理被看作居民的个人事务。由于当时环境治理尚未起步,工业废物排放给城市卫生带来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城市陷入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困扰中,严重威胁社会大众的生命安全。

    19世纪后半期,公共卫生改革开始在美国各地城市中涌现。1870年,美国最大城市纽约创立卫生局,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典范。自80年代开始.许多城市先后建立街道清洁部,专门负责街道保洁工作。城市政府还首次吸引社会多元力量参与垃圾处理工作,私人企业、民间团体积极参加。19世纪后半期疾病防治也取得了新进展,传统检疫中采取的“隔离”手段得到继承和强化,联邦政府直接干预“检疾”工作,国会陆续颁布《国家防疾法》、《检疾法案》等法律法规。

    ——摘编自李晶《城市化下的“卫生”困境与突破》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在晚清日益流行。由于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型,卫生涵义出现了新变化,卫生即“强国”。卫生涉及的已经不是个人或地方团体层面,而是同国家、民族联系在了一起。欧洲国家关于“卫生强种”的说法也引起人们极大兴趣。文化市场涌现大量的生理卫生、生殖医学的书籍和刊物,相关的广告与介绍也频繁见诸报端,大多强调泰西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密切关联,表示译者或作者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l903年)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

    ——摘编自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半期美国城市公共卫生改革兴起的背景,并概括其主要内容。
    (2)、简要评价晚清“卫生,观念流行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