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Ⅰ)模拟考试卷(三)

试卷更新日期:2018-05-10 类型:高考模拟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追求公正的社会进程中,制度会有缺漏,人心也难免会受蒙蔽,所以中国文化要求有识之士,以“留得丹心照汗青”的坦荡精神面对现世沉浮,确保无愧我心,留待青史正名。倘若当下境遇有所局限,那便将公正的判别交由时间和历史。

        历史上多少的冤假错案便是如此,当时为人所诟病,但时间河流的洗涤会冲刷出真相大白。岁月,奖给冤屈者以公道的补偿,就是使之从此青史留名。

        比如明末抗击清兵入侵的名将袁崇焕,被诬为通敌叛国罪而处以凌迟极刑,当时的百姓都对进逼京城的清军有切肤之痛,对这位被论罪为通敌叛国的军事将领便恨之入骨。

        这种痛心之错,缘于政治形势的误导。但是,历史的一时噤声,并不代表公正的永远错位。从清乾隆帝开始,便对袁崇焕被枉杀的罪名进行了重新评估,而在当今,袁崇焕被认为是“明末爱国领袖”,更不乏专门纪念他的祠堂和墓园。

        由政治过失造成的公正缺失,付出代价往往太过沉重,然而类似的规律,在其他领域也是同理。比如,谈到文学的成就。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我们当代看来是不拘一格的自成一家,具有着开山鼻祖的重要影响。然而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乃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他的诗歌只是平平无奇的中品,并没有给予他公正的评价。直到他去世后一百年,南朝梁代的昭明太子萧统才首先认可了陶渊明的诗文,为他编纂专集;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开始学习陶渊明的诗文品格;至两宋时期,欧阳修、苏轼、辛弃疾等人都对他赞不绝口,苏轼甚至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陶渊明的文学成就,由不被欣赏到倍加推崇,这过程正如他诗里的那份恬淡,一路悠然缓行,终于等来了历史的公正品评。

        时间的考验是一种如同大浪淘沙般的苛刻选择,真正具有含金量的人与事,方能经受得住寂寞与误解的长久淬炼,等待岁月的解密,等来历史的公正。

        因此,孟子告诉仓惶于世的人们,“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只要保持自我的浩然正气,何惧命运沧桑横逆!那么何为浩然之气?孟子解释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种气劲,无比浩大又无比刚强,用正义培养而非以奸邪侵害,它将会充满世界。浩然之气,就是一种正直无畏的气场、一种大气磅礴的正能量。

        一个人拥有这样的气场,其他人是会被震动的,历史也是会感应到的。明代的吕坤因此说“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无论社会制度有何欠缺、无论当下民心有何偏差,但求己心光明,人所具有的坚定意志和浩然正气,是能够反过来推动历史清正、促进社会更加公正的。

        所以中国文化以“公道自在人心”的从容不迫教育着人们:在我们努力构建一个公正社会的历程中,如果制度亏待了你、如果舆情误会了你,那么,还有历史的公允在遥遥注视,历史的宣判远远不止于当下的得失。历史给出的也许不是立竿见影的答案,但是它一旦作答,必是审慎称量过后的分量,它必须考验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正载入史书的资质。

    (摘编自光明网,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以坦荡精神面对现世沉浮,确保无愧我心,养浩然正气,定能青史留名。 B、历史上的冤假错案,时人虽知是错案,由于政治上的压力,也无力辩白澄清。 C、乾隆帝认为袁崇焕是明末爱国领袖,使之青史留名,是岁月给冤屈者的补偿。 D、浩然正气不仅让一个人不惧命运沧桑横逆,还可推动历史清正、促进社会公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层次,逐层递进,结构严谨。 B、文中通过袁崇焕和陶渊明境遇的对比,论述历史局限并不代表公正的永远错位。 C、文章的主题部分通过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的论证方式论证中心论点。 D、文章论述的历史公正是时间和历史审慎地对一个人做出的是否青史留名的判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虽然不能对遭遇不公的人宣判其当下的得失,但最后会给出公允的答复。 B、浩然之气浩大、刚强,是一种正直无畏的气场、一种正能量,需用正义培养。 C、陶渊明的文学成就,由当时不被欣赏到唐宋时倍受推崇,可见历史是公正的。 D、要养浩然之气,是因为只有真正具有含金量的人与事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回忆清明

    祁玉江

        当盘踞的寒气与北上的暖湿气流,经过几次激烈交锋、碰撞后,寒气终于败下阵来,铩羽而归。这时,北方地区的气温不再是忽冷忽热、飘忽不定,而是渐次趋于稳定、回暖,春的韵味也随之愈来愈浓。我知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清明节气就要到来了。

        阳坡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些无名小草,顶着一头纤细稚嫩的绿,探头探脑地从枯草中星星点点冒了出来,嗅着春的气息,欣喜地观望着久违了的精彩世界;硷畔上、河湾里的柳树,干枯的枝条很快由灰褐变浅黄又转为淡绿,有的已迫不及待地吐出嫩芽、抽出绿丝来。小孩子们欢笑着,蹦跳着,捡拾起掉落树下的一截柳条,揉搓后抽出枝干,做成口哨,吱吱呜呜地吹了起来。吹得两腮鼓胀,吹得两眼通红,吹得音响回荡,吹得众鸟齐应。

        那漫山遍野的花儿,也竞相怒放了。最先开放的是山桃花。不经意间,山坡坡上一株株竞相开放的粉嘟嘟的野桃花、家桃花突然就撞入眼帘,白的耀眼,粉的撩心,让人激动,令人迷醉。含苞待放的杏花也不甘寂寞,也在那崖畔上绽放了,色泽远比桃花艳丽,红红的像一抹霞,将人的脸也映得通红。再后便是梨花、苹果花登场了。它们就在那山峁峁上、塬梁梁间,独领风骚,一身素洁,与桃花、杏花形成鲜明对比,好像在告诉人们,我们也并不逊色!惹得蜜蜂、彩蝶频频光顾。置身于这春的世界,使人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当这个时节,往往天地氤氲,细雨霏霏,用柔和清爽来概括此时的天气,是最恰当不过的了。由于雨丝飘扬,大地自然是潮湿的,像水洗过一般,清清爽爽,干干净净。草木就借助这清爽、这温暖、这湿润,偷偷地疯长,一天一个样,恨不得一下子将这世界染得碧透,装扮一新。

        黄土小路呢?不再是尘土飞扬,而是黏糊糊的,赤脚踩上去,软软的,酥酥的,那样舒坦惬意;风更是柔和清爽的,不大也不小,不时夹带着星星点点的雨霏,迎面扑来,柔柔的,痒痒的,令人心花怒放。空气异常清新,湿漉漉的,啜一口,清爽无比,涤荡肺腑,那种舒爽,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就连人也是柔和爽朗的,似乎一下子长了精神,疲倦、懒散、昏沉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代之而来的是眼睛充盈着喜,脸上堆满了笑,通体透明畅亮,走起路来轻飘飘的,兴奋得不能自已。

        农谚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话一点也不假。虽然民间也有“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或“惊蛰不停牛”之说,但此时天气仍未完全转暖,气温还不稳定,土壤温度提升不起来,不宜大面积开展播种。所以只能借午后天气稍暖,少量播种一些豌豆之类的早熟作物。其他大范围耕作播种,要等到气温回升、天气完全转暖后才能陆续展开。

        清明节过后就到了季春,天气正式转暖,各种农事活动便可大规模地展开。种瓜种豆,种玉米种谷子,一物接着一物地播种,忙得农人们腾不出手、歇不下脚来。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有播种才有收获。他们恨不得将一切希望、一切憧憬都播种在春天里。

    (摘自2018年4月7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作者通过天气的变化判断清明即将来临,自然的引出下文对清明时节的描绘,同时表达自己的期盼之情。 B、文章第三段通过与桃花、杏花的对比突出梨花、苹果独领风骚,一身素洁,也表明作者对梨花和苹果花情有独钟。 C、文中所写常见之景中含有浓浓的乡情,语言中近乎口语的句子,再加上农谚的引用,显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D、虽有“惊蛰不停牛”之说,实际上此时只能少量播种一些早熟作物,各种农事活动大规模展开,还要等到清明节过后。
    (2)、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文章的第二段进行简要的赏析。
    (3)、文章的标题是“回忆清明”,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作者为什么回忆清明?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近期,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其中再次明确“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时间”。

        学生们睡眠不足,有各方面的原因,不过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辅导班多、作业多、孩子做事磨蹭等等。疯狂的作业、如潮的补课、霸道的名校,营造出几近癫狂的应试教育氛围,将孩子们裹挟其中无法自拔。

        而实际上,对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少学生作业,各地都出台了明确规定。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甚微。其原因一方面是在应试教育语境之下,家长们普遍焦虑,为了让孩子跻身“名校”而希望老师布置作业,一方面是个别老师转嫁压力,将成绩提升寄托在作业量上。还有一个方面不得不说,就是教育部以及各地出台的规定只是提出“要求”与“标准”,而对于违规的学校领导以及教师没有提出具体的惩治措施。

        当然,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除了针对违规教育者制定惩治措施之外,还要改变应试教育理念,减轻家长焦虑程度,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谁来保证中小学生睡眠,或者说落实上述政策就成了问题。学校、老师做到了,家长不配合保证不了,家长想让孩子多睡一会儿,学校、老师要求学生早早到校上早自习,晚上还要上晚自习,还布置了一大堆家庭作业,又如何保证学生们的睡眠?

    (摘编自“红网(长沙)”)

    材料三:

        睡眠不足给中小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对身体和智力的发育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睡眠不足可导致精神不能集中,记忆力、注意力及理解力衰退,学习效率低下,还会影响机敏度;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理异常等,这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瑞典一家医学研究人员发现,睡眠不足还会引起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使得发生心脏病的机会增加。澳大利亚的一个研究学会提出,人体的细胞分裂多在睡眠中进行,睡眠不足或睡眠紊乱,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由此有可能产生癌细胞的突变而导致癌症的发生。一般说来,不同年龄的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不同,中小学生每天应睡8—9小时,成年人每天需睡7—8小时。

        事实证明,睡眠不足,正在不可修复地透支中小学生的青春和健康。国外一家研究机构多年的跟踪调查表明,孩子的睡眠与他们的智力发展紧密相关,那些每晚睡眠少于8小时的孩子,有61%学习跟不上,39%成绩平平,而每晚睡眠在10小时左右的孩子,只有13%学习落后,76%成绩中等,11%成绩优良。

        也曾有科研人员把24名大学生分成两组,先让他们进行测验,结果两组测验成绩一样。然后,让一组学生一夜不睡眠,再进行测验。结果,没有睡眠组学生的测验成绩大大低于正常睡眠组学生的成绩。

    (摘编自《北京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材料一可知,在父母眼中孩子睡不饱的原因很多,但有近一半的人认为学校的课业负担太多,孩子很晚才会完成是主因。 B、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探讨了孩子睡眠问题,但强调的中心不同,材料二侧重原因的分析,材料三侧重危害的分析。 C、材料三中的跟踪调查表明,孩子的睡眠与他们的智力发展紧密相关,因此要想学习好必须保证不低于8小时的睡眠时间。 D、材料三中的分组测试表明,如果长期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
    (3)、如何才能保证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延进,澶州顿丘人。父晖,周太子太师。尝与乱军入民家,少年同行者竞取财贿,延进独持书数十编以归,同辈哂之。

        汉末,晖领凤翔节度,未赴镇,王景崇据城反,命晖为都招讨使击之。延进年十八,屡当军锋。睢阳有盗数百,各立酋帅,为民患。延进以父命,领牙兵千余悉禽戮之,诏书褒美。

        宋初,迁右羽林军将军、濠州都监。会伐蜀,以襄州当川路津要,命为钤辖、同知州务。蜀平,专领郡事。汉江水岁坏堤,害民田,常兴工修护,延进累石为岸,遂绝其患,入为两浙、漳泉国信使。太平兴国中,大军平并州,讨幽蓟,皆为攻城八作壕砦使。尝诏督造炮具八百,期以半月,延进八日成。太宗亲试之,大悦。

        辽人扰边,命延进与崔翰、李继隆将兵八万御之,赐阵图,分为八阵,俾以从事。师次满城辽骑坌至延进乘高望之东西亘野不见其际翰等方按图布阵阵去各百步士众疑惧略无斗志。延进谓翰等曰:“今敌众若此,而我师星布,其势悬绝,彼若持我,将何以济!不如合而击之,可以决胜。主上委吾等以边事,盖期于克敌尔。违令而获利,不犹愈于辱国乎?”翰等曰:“万一不捷,则若之何?”延进曰:“倘有丧败,则延进独当其责。”于是改为二阵,前后相副。三战,大破之。

        及代,吏民数千守阙借留,诏许留一年。淳化初,飞蝗不入境,诏褒之。咸平二年卒,年七十三,赠左武卫上将军。

        延进姿状秀整,涉猎经史,拳勇有谋,士流以此多之。延进妻即淑德皇后之妹,故在显德、兴国中,颇任以腹心。子昂,太平兴国二年登进士第,至户部郎中、直昭文馆。

    (节选自《宋史》)

    【注】①攻城八作壕砦使:负责后勤的官职名,砦,同“寨”。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师次满城/辽骑坌至/延进乘高/望之东西/亘野不见/其际翰等方按图布阵/阵去各百步/士众疑惧/略无斗志 B、师次满城/辽骑坌至/延进乘高望之/东西亘野不见/其际翰等方按图布阵/阵去各百步/士众疑惧/略无斗志 C、师次满城/辽骑坌至/延进乘高望之/东西亘野/不见其际/翰等方按图布阵/阵去各百步/士众疑惧/略无斗志 D、师次满城/辽骑坌至/延进乘高/望之东西/亘野不见其际/翰等方按图布阵/阵去各百步/士众疑惧/略无斗志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师,官名,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职权,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 B、淳化,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方式,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首创。 C、赠,指古代皇帝赐予官员父母、祖先与妻室以爵位名号,存者称封,已死称赠。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延进作战英勇。王景崇据城造反,赵延进随父亲讨伐叛逆,多次充作先锋;领牙兵千余前往睢阳平盗,悉禽戮之。 B、赵延进恪尽职守。太平兴国年间在襄州郡任上,组织治水,杜绝汉江水患,奉命督造八百副炮具,也提前完成任务。 C、赵延进应变得法。对辽作战时,他登高望敌,发现了本军布阵的弊病,敢于独自承担罪责,合兵进击得以大胜。 D、赵延进深受百姓皇帝信任。离任时,几千吏民守着城门口希望他能留下;他能于军事,又是皇亲,被当作心腹任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年同行者竞取财贿,延进独持书数十编以归,同辈哂之。

    ②主上委吾等以边事,盖期于克敌尔。违令而获利,不犹愈于辱国乎?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二月二十四日作

    陆游

    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

    且祈麦熟得饱饭,敢说谷贱复伤农?

    崖州万里窜酷吏 , 湖南几时起卧龙

    但愿诸贤集廊庙,书生穷死胜侯封。

    【注】①此时秦桧已死,同党酷吏曹泳被贬逐崖州。②指抗金名将张浚,遭秦桧排挤,被贬湖南郴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村民在春社日举办热闹的祭祀活动,只不过是想祈求麦子成熟以吃上饱饭。 B、颔联下句诗人以反问的语气告诉村民,不用担心粮食丰收会降价而受到伤害。 C、颈联诗人发出了疑问:秦桧同党已被放逐,可抗金忠臣为什么还不被启用? D、尾联上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愿望:天下贤人都能云集朝廷,国家中兴有日。 E、尾联下句表明作者宁可甘作书生,贫困致死,也不与小人为伍的忠贞气节。
    (2)、本诗的首联从自我感觉入手,分别从哪些角度描写了农村社日的热闹景象?请赏析。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写景多佳句,王维《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勒出塞外雄浑壮观的景象的诗句是:“。”
    (2)、《蜀道难》中,李白在文末又一次感慨蜀道艰险,只能坐望空叹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

  • 7.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对很多学校而言,一旦乱收费东窗事发,往往只是将多收部分一退了之,大不了责任人作检查而已,不足为训

    ②所谓梳理,就是取精用宏,披沙拣金 , 把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内核提炼出来,让它衔接当下,惠及未来。

    ③虽然此前荧屏上文博类节目不少,但其严肃调性始终与年轻人的审美隔了一层,《国家宝藏》却另辟蹊径 , 打破了这种隔阂。

    ④富有创意的舞台设计,绚丽多变的色彩,舞台上舞者们精湛的表演,让在场观众目不暇接 , 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⑤某市实现了24小时出入境自助服务全覆盖,申请人可通过自助办证机、发证机随时办理出入境签注和取证业务,倚马可待 , 随办随走。

    ⑥一名豆蔻年华的小伙子爬上楼顶欲跳楼轻生,小区保安队长赤脚爬上楼顶,拼尽全力将小伙子从楼顶边缘拉回。

    A、①⑤⑥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
  •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显示,部分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可支付月数已不足1年。 B、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与志同道合者共商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大计,中国的互联网治理理念正稳步走向世界。 C、中国要想成为国际标准的引领者,除了广泛参与经济合作和国际标准化之外,还要有先进的理念和强大的技术支撑。 D、阅读把人类最广泛地联系起来——无论是上下数千年甚至更为久远,还是浩瀚的星空乃至纵横几万里,它都发挥作用。
  • 9. 下列是有关传统节日的对联,其中不匹配的一项是(    )
    A、重阳节对联:何处题糕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B、中秋节对联:天空明月一轮满,人醉春风万里明。 C、端午节对联:青粽嘉旬称益智,赤符灵术善驱邪。 D、元宵节对联:五夜星桥连月殿,六街灯火步天台。
  • 1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吃饱这个层面上,① , 而这一切,都与食品添加剂息息相关。我们都知道,② , 大部分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可是,由于不法商贩滥用乱用食品添加剂,③ , 使人们谈“剂”色变。

  • 11. 请写出下面文字存在的两处逻辑问题并改正。

    因为心中充满了战胜谬论、挑战自然的远大目标,烈火焚烧不了布鲁诺的信仰;因为心中充满了报效国家、尽职尽忠的远大目标,汨罗江流淌着屈原的不朽。只要扬起远大目标织就的帆,就能到达理想的彼岸,你现在还原地不前,定是没有扬起理想的帆。

四、写作

  •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湖北省宜昌市急救中心调度员覃阳阳接到一通急救电话,一位老人在家中晕倒,家属极为慌张。覃阳阳一边安抚对方情绪、问清地点,将急救指令发送出去,一边在等待救援时与患者家属保持通话。188秒,她一直指导家属为患者做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直到救护车赶到。正是她沉着、冷静、专业的指导,为挽救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网友们为覃阳阳的职业素养感染,不吝称赞,“多一点这样尽职尽责的人就好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材料的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