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6-12-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从棉花纺成纱到制成布的工艺 B、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 C、“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 D、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 2. 确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变化前后的状态不同     B、变化前后的颜色不同 C、变化前后物质不同 D、变化前后温度不同
  • 3.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请你判断下列哪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
    A、 火药爆炸 B、 衣服晾干 C、 纸张燃烧 D、 粮食酿酒
  • 4. 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  蜡烛熔化 B、冰雪融化  干冰升华 C、剩饭变馊  高粱酿酒 D、灯泡发光  铁锅生锈
  • 5. 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据是(  )
    A、放热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生成白色固体 D、冒出白烟
  • 6. 下列对“化学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化学物质就是有毒有害的物质 B、食品中填加化学物质一定对人体有害 C、化学物质绝对无毒无害 D、化学物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但有些化学物质给我们带来灾难
  • 7. 下列(  )环节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步骤.
    A、提出问题 B、收集证据 C、交流反思 D、认真听讲
  • 8. 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以下是我省部分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徽州石雕 B、 阜阳剪纸 C、 铁煅制的芜湖铁画 D、 松枝烧制的徽墨
  • 9.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 10. 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植物秸秆就地焚烧 B、植树种花,绿化环境 C、限制使用塑料方便袋 D、垃圾的分类处理、再生利用
  • 11.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酒精灯 B、坩埚钳 C、石棉网 D、试管
  • 12. 吴平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 13. 以下是一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   )
    A、 B、 C、 D、
  • 14. 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蒸发皿 D、燃烧匙
  • 15.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2002年桂林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A、泼上汽油焚烧 B、倾倒入漓江 C、深埋入土中 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 16. 下列是取出少量固体粉末并装入试管进行加热的过程,各步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取出固体粉末 B、 装入固体粉末 C、 点燃酒精灯 D、 加热固体粉末
  • 1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时,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 B、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C、将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要紧贴试管内壁
  • 18.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
    A、用水冲灭 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用嘴吹灭 D、用湿抹布扑盖
  • 19. 下列化学实验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让试管口对着自己和旁人 D、实验中剩余的药品都要放回原试剂瓶
  • 20. 实验结束后,如图所示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 2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B、锌与稀盐酸混合有气泡生成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有蓝色沉淀生成 D、蜡烛燃烧放出了热量
  • 22. 小明等四位同学以“蜡烛的高度会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并通过实验比较它们的效果”为课题开展研究,请就他们活动中的一些问题,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在同组实验时,都使用颜色相同的蜡烛 B、在同组实验时,都使用粗细相同的蜡烛 C、在同组实验时,都使用大小相同的烧杯 D、在同组实验时,灯芯的材料可以不同
  • 23. 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 24. 市场的防晒霜都宣传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我市某学校学生外出徒步旅行,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人

    实验方案

    小敏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

    小英

    第一天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被灼伤的程度.

    小玲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的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和同学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小红

    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

    A、小敏 B、小英 C、小玲 D、小红
  • 25. 给5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铁圈)  ⑧坩埚钳.

    A、①③④ B、②④⑦ C、②④⑥⑦ D、④⑤⑧

二、填空题

  • 26. 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氢原子
    (2)、氧分子
    (3)、水分子
  • 27. 用“分子”、“原子”填空:
    (1)、水是由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构成的.
    (2)、根据甲烷的分子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烷是由构成的.②甲烷分子是由原子和原子构成的.

    ③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原子和原子.

    ④甲烷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

  • 28. 如图所示,三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请根据要求作简要回答.

    (1)、图甲的错误之处是
    (2)、图乙的错误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3)、图丙的错误造成的后果是
  • 29. 如图,灯焰处a为 , b为 , c为

    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1﹣2秒后取出,观察到火柴梗在处(填a、b、c)的部分最先碳化(变黑),说明

  • 30.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

三、简答题

  • 31. 某同学用酒精灯加热盛有固体药品的试管,试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试分析造成试管破裂可能有哪几种错误操作引起的.(任意分析三种错误操作)
  • 32. 做化学实验要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因按照最少量取用,液体最少量是多少?固体最少量是多少?
  • 33. 做化学实验时,应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和操作规程.请仔细观察图,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任写两种):

    ;②

四、实验探究题

  • 34. 某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

    ①点燃一支蜡烛,用一只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片刻后熄灭,如实验一.

    ②再点燃蜡烛,然后吹灭,看到烛芯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引燃,如实验二.

    ③将粗细均匀的木条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稍加热后观察木条燃烧现象,如实验三.

    (1)、操作①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
    (2)、操作②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A.白烟是水蒸气;B.白烟是石蜡固

    体小颗粒;C.白烟是二氧化碳.

    你认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填序号),理由是

    (3)、该同学在做实验一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的外焰温度最
  • 35. 对光亮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表面变黑,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黑色物质的来源产生了兴趣,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小明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是烟灰.

    小亮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小玲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既有烟灰又有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查阅资料】

    A、酒精不充分燃烧会产生炭黑(即黑烟).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夹持试管,放在酒精灯的部位加热

    铜片变黑

    推知(填“小明”“小玲”或“小亮”)猜想错误.说明黑色物质的出现可能与空气中的有关

    实验二:取一支 20mL 的试管,将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中,塞上胶塞,并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的空气,封好胶塞并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趁热取下胶塞,观察现象

    ①取下胶塞前的现象:

    ②取下胶塞后的现象:

    小亮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

    (I)实验一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热,目的是排除干扰.

    (II)实验二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空气的目的是

    (III)证明黑色物质不是烟灰,你还可以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IV)通过对黑色物质来源的探究,我们知道了金属铜的化学性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