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北京市密云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6-12-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榨取果汁 C、火药爆炸 D、液化空气
  •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
  • 3. 下列标识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
    A、 B、 C、 D、
  • 4.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漂浮在空气中容易造成雾霾天气,引发多种呼吸道疾病,为了减少PM2.5的排放,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加大污染企业的排放物治理 B、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C、研发新能源汽车 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 5. 为节约用水,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盆接水洗菜 B、用养鱼水浇花草 C、使用节水龙头 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
  • 6. 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蔗糖水 C、豆浆 D、果粒橙
  • 7.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 8.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 9. 锂电池在手机和电脑中被广泛使用.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3 B、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 C、元素符号为Li D、锂原子的质量为6.94g
  • 10. 下列物种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液氧 B、 C、二氧化碳 D、过氧化氢
  • 11.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氮原子的是(  )
    A、N2 B、2N C、2N2 D、N2O4
  • 12. 要量取22.4mL的液体需要选用的量筒是( )
    A、10mL B、20mL C、25mL D、50mL
  • 13. 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手持燃着的蜡烛进入山洞发现烛火变弱或熄灭立即退出
  • 14. 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元素 B、氧分子 C、氧离子
  • 15. 森林突发大火时,消防队员常使用一种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可以喷出高速空气流将火吹灭.该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氧气 B、吹走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 16.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C+O2 __  CO2 B、C+2CuO __  CO2↑+Cu C、CaCO3 __  CaO+CO2 D、Mg+H2SO4═H2↑+MgSO4
  • 17. 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 液体读数 B、 滴加液体 C、 熄灭酒精灯 D、 倾倒液体
  • 1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干冰人工降雨 B、用石墨做电极 C、用稀盐酸除水垢 D、用氦气充探空气球
  • 19. 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代表氢原子,“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A的化学符号为2CH2 B、反应前后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C、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1个乙醇分子由1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构成
  • 20. 正确的设计实验、准确地分析实验数据是得到科学结论的保证,下列各选项中记录的实验数据与分析的结论都正确的是(  )
    A、a、b两点对比说明加入二氧化锰使H2O2生成氧气的量增多了 B、两条线重合说明等质量的块状碳酸钙与粉末状碳酸钙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速率是一样的 C、曲线说明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身高而减小 D、对比两条曲线说明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只有锰元素的质量在化学变化前守恒

二、生活现象解释.

  • 21. 某校同学参观首都博物馆,欣赏了很多凝聚着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艺术作品.

    (1)、他们看到很多书法作品虽然历经千百年仍字迹清晰,这是因为墨汁中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        . (填写正确答案的序号,下同)
    A、可燃性 B、还原性 C、稳定性
    (2)、在青铜器表面有一些绿色固体,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 同学们推断,铜绿的形成与空气中的O2        有关.
    A、N2 B、CO2 C、H2O D、稀有气体.
  • 22. 请回答下来与水有关的问题:

    (1)、如图1是电解水装置,收集到氢气的是试管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不足的问题,如图2是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b处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天“大”或“小”).
  • 23. 以下是小文在家里找到的一些物品.
    (1)、下列V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维生素C(C6H8O6 B、柠檬酸(H2O2 C、洁厕灵(HCl)
    (2)、在一个试管中加入少许MnO2 , 再倒入彩漂剂,会产生大量气泡,此气体是
    (3)、洁厕灵在使用时要避免和大理石地面接触,其原因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 24. 大气层中的臭氧(O3)能够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灼伤,下面这个漫画里讲述了大气层中臭氧形成的过程.

    (1)、从物质组成上给臭氧(O3)分类它属于       (填写字母编号)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氧化物
    (2)、写出此变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25.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煤、和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氢气被称为理想的燃料是因为
    (3)、为缓解化石燃料短缺的状况,人们开始转向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如图所示新能源汽车配有可折叠帐篷,上面嵌入了很多光电板,展开后可将转变为电能,为汽车行驶提供动力.
  • 26. 生活中很多变化都会伴有明显的现象.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看到火星四射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红磷 B、石蜡 C、铁丝 D、木条
    (2)、澄清的石灰水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膜,这是因为(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a、b两个烧杯中分别放有20℃和100℃的水,向其中各滴加2滴红墨水,看到b中的红墨水比a中的红墨水扩撒得快,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 27. 20℃时,将等质量不含结晶水的甲、乙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1)、图1中,一定是饱和溶液是
    (2)、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填“>”、“<”、“=”).
    (3)、图3中,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的是(填字母编号)
    (4)、若使图2中乙溶液析出较多晶体应采取的结晶方法是

三、科普阅读.

  • 28.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1896年,瑞典科学家Svante Arrhenius 发表题为《空气中碳酸对地面温度影响》的论文,首次针对大气中CO2浓度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进行量化.1909年“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一词开始成为人类研究大气系统的专业术语.

    大气层中存在微量的H2O,CO2 , O3、CH4、N2O,CO等气体,这些气体能够让太阳辐射的热量透过到达地面,使地球表面升温,又能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辐射热量,从而保持地表面温度,这就是温室效应.随着地球的演化,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由﹣23℃上升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适宜生存的15℃,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38℃左右,可以说有了温室效应才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大气成分也发生了变化,如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被破坏,使大气中的CO2的含量增加了32%;很多工业生产又给大气增添了新的温室气体CFC8、HFC8、SF6等.一些报道中指出CO2的增加是上世纪全球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从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CO2的占比约为55%,以下是100多年间CO2变化与气温变化的曲线图(如图2).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Svante   Arrhenius发表的论文题目为《空气中碳酸对地面温度的影响》,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说一说二氧化碳与碳酸的关系(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常见的温室气体有CO2(再举例2种).
    (3)、SF6中“F”的化合价为﹣1,计算“S”的化合价为
    (4)、以下关于“温室效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
    A、温室气体是空气污染物 B、“温室效应”给人和其他动植物的生成带来危机没有好处 C、“温室效应”是大气层中原有气体成分造成的与人类活动无关 D、工业上改用脱硫煤作燃料可以减少“温室效应”
    (5)、某同学看了以上两幅曲线图认为大气温度上升不仅仅是CO2增加的原因,他这样说的理由是

四、生产实际分析.

  • 29. 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填写字母序号).
    A、沉淀 B、过滤 C、消毒 D、吸附
    (2)、吸附池通常添加的吸附剂是
    (3)、过滤池主要是要除去       杂质(填写字母序号).
    A、可溶性的 B、难溶性的 C、有色有味的 D、沸点高的.
  • 30. 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生产高纯硅(Si)的流程图如下(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气).

    提示:Si+3HCl __  SiHCl3+H2

    回答下列问题:

    (1)、三氯甲烷(SiHCl3)是由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2)、在H2和SiHCl3反应的过程中若混入O2 , 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3)、以上生产高纯硅的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五、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

  • 31.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1)、A和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两种无色液体,A能够生成B同时生成一种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单质,则此气体单质是(写化学式),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D,E和F均是白色固体,将D,E分别放入如图锥形瓶中,注射器内有少许液体,将液体推入锥形瓶后,振荡,注射器的活塞又逐渐向左移动,其中加入D的装置中活塞恢复到接近起始位置,加入E的装置中活塞移动到“0”刻度位置,则固体D,E与所加液体分别是:固体D和注射器内液体;固体E和注射器内液体(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3)、F由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若将一定量F放入锥形瓶内,将注射器内20mL的液体注入锥形瓶中,可观察到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最终活塞停在24.4mL处,则F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为 mL.

六、基本实验.

  • 32. 实验小组同学用 一起完成如下实验,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A与C连接,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用C收集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观察到 , 说明气体已经收集满.
    (2)、B与D相连,制备二氧化碳并用镊子夹持一会儿紫色石蕊试纸(如图E),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其操作步骤为
  • 33. 依据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①打开K1、K2 , 通入N2 , 一段时间后,Ⅰ、Ⅱ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入氧气,Ⅰ中白磷燃烧而Ⅱ中白磷仍无明显现象.

    (1)、实验②试管Ⅰ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②观察到试管Ⅰ、Ⅱ中的现象不同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此实验过程中可证明燃烧的另一个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 34. 阳阳家有一个奶牛养殖场,一天奶牛得了急性肠炎,通过询问兽医他知道了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肠胃可以辅助治疗.阳阳家一共需要0.1%的高锰酸钾溶液2500g,他决定帮妈妈配制所需的高锰酸钾溶液.
    (1)、称量高锰酸钾固体;

    ①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字母编号).

    A、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B、调节游码时,必须用镊子夹持

    C、判断天平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列

    D、调平衡时天平的指针指向分度盘左侧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②从如图中选出游码的正确位置是

    (2)、溶解:为了加速溶解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七、实验原理分析.

  • 35. 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会使空气中有害气体SO2的含量增加,为粗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化学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资料】

    ①SO2+I2+2H2O=H2SO4+2HI,碘遇淀粉能使淀粉显蓝色,而HI溶液不能使淀粉显蓝色.

    ②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SO2浓度限值(mg/m3)如下表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0.15

    ≤0.50

    ≤0.70

    【实验步骤】

    ①检测气密性.

    ②向C装置中加入1.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27×106g/mL的碘水(ρ=1.0g/mL),滴入2﹣3滴淀粉溶液,此时溶液显蓝色;

    ③打开弹簧夹      (填“a”或“b”),关闭另一个弹簧夹,抽拉注射器吸取250mL空气,再开、闭相应弹簧夹,缓缓推气体进入C装置,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当C中溶液颜色       时,停止推动注射器的活塞;

    ④实验数据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步骤③的内容
    (2)、检查此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3)、该小组在同一地点进行了3组实验,推动活塞次数记录如下表(每次抽气为250mL).进行3组实验的目的是;综合3次实验数据分析,该测定地点的空气质量属于级标准.

    实验序号

    1

    2

    3

    推动次数

    3

    5

    4

八、科学探究

  • 36. 小新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现:如果用大理石和稀硫酸混合制二氧化碳,一开始产生一些气泡,可使很快气泡产生的速度越来越慢,最终停止了.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度逐渐减慢甚至停止.因此通常下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对此,小新产生了疑问并大胆猜想展开实验.

    【猜想一】选择合适的硫酸的浓度能使反应快速进行.

    【进行实验】在28℃时,用装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径为2mm的大理石的大试管中注入硫酸,实验选取5种浓度(如图)的硫酸分5组完成,每次记录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记录在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气体体积(mL)

    35

    47

    55

    51

    42

    【猜想二】选择合适的温度可以使反应快速进行

    【进行实验】向5只分别盛有1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各加入5mL相同浓度而不同温度的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情况,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D

    E

    温度℃

    40

    50

    60

    70

    80

    现象

    有气泡

    气泡比A试管多

    气泡明显比B号试管多,持续时间更长

    大量气泡产生于常温用严肃反应相似

    反应非常剧烈大理石迅速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

    (1)、【实验分析】

    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的是 %.

    ②除选用合适温度和浓度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微溶物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操作,更有利气体的制备.

    (2)、你认为还可以研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请你设计实验简述实验步骤

九、实验应用定量分析

  • 37. 侯德榜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纯碱工业的创始人,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人类化学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为:NH2+CO2+H2O+NaCl═NaHCO3+NH4Cl,他利用生成物中的NaHCO3溶解度较小,一经生成便会大量析出,能够很容易的分离出NaHCO3 . 化学小组同学模拟“侯氏制碱法”完成以下实验:10℃时,向92.6g饱和溶液中先通入足量NH3共3.4g,再通入一定量CO2至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不考虑溶解在溶液中的NH3和CO2的质量)
    (1)、NH4Cl可作为氮肥使用,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只写出计算过程)
    (2)、以上反应中消耗的CO2质量是多少?
    (3)、反应后称量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为14.4g,则剩余溶液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