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04-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措施不符合建设“生态苏州”的是(  )
    A、不向水中乱丢垃圾 B、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农田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D、严查工厂排放的废气是否达标
  • 2. 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水果榨果汁 B、黄豆酿酱油 C、糯米酿甜酒 D、鲜奶制酸奶
  • 3.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取用块状石灰石,选用下列哪种仪器最合适(  )
    A、 B、 C、 D、
  • 4. 下列有关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儿童严重缺锌元素会得侏儒症 B、缺碘或碘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C、铜、钴、钙、硒等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缺钙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
  • 5. 下列化学用语的有关说法正确是( )
    A、高锰酸钾由K+和MnO4构成 B、3H表示3个氢元素 C、N2表示两个氮原子 D、2NaCl表示2个氯化钠分子
  • 6. 某混合物其组成特点是“各成分彼此完全混合,处处相同”,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  )
    A、食盐水 B、泥浆水 C、稀盐酸 D、冰水
  • 7.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 B、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C、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可以溶解少量硫酸铜晶体 D、食用油加入含有洗洁精的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
  • 8. 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B、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C、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
  • 9.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态氧气 B、水银 C、黄铜 D、氯酸钾
  • 10.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存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氧化镁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11. 从金银花中提取的绿原酸(其化学式为C16H18O9)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绿原酸属于混合物 B、绿原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54 C、绿原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绿原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18
  • 12. 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滴瓶上的滴管用后马上洗涤干净后插回原瓶 B、检查简易装置的气密性时,应先把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再双手紧捂试管 C、用漏斗过滤液体时,液面稍高于滤纸边缘 D、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胶头滴管伸入液体中,后挤压胶头吸入液体
  • 13.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使用也最早 B、焊锡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用于焊接金属 C、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强于纯铁,硬度小于纯铁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14.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 D、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 15. 如图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
    A、 B、 C、 D、
  • 16.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气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既隔绝氧气又降低温度
  • 17. 下列做法可以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干燥的O2 B、用燃着的小木条验证某气体是CO2 C、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食盐 D、点燃蜡烛,通过生成物来验证其含有碳、氢元素
  • 18. 下列有关工业炼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炼铁用的设备是高炉 B、炼铁的原料是焦炭、石灰石、铁矿石 C、炼铁得到的生铁仍为混合物 D、炼铁是用空气中的氧气将铁矿石中的杂质氧化除去
  • 19. 实验中,一种仪器与另一种仪器之间通常情况下不应该接触的是(  )
    A、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和试管口 B、将块状固体研磨成粉末时,研钵与研杵 C、过滤时,玻璃棒和过滤器内滤纸的三层滤纸处 D、过滤时,用烧杯承接滤液,漏斗下端尖嘴部位与烧杯内壁
  • 20. 明矾石( )广泛用于造纸、制革、化工,四川储量丰富,其化学式为:KAl3(SO4)2(OH)x . 式中x的值是(  )
    A、5 B、6 C、7 D、8
  • 2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 22. 下表中的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区别的方法或试剂

    A

    矿泉水和蒸馏水

    加肥皂水搅拌

    B

    空气和呼出气体

    澄清石灰水

    C

    氮气和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D

    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 23.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蒸发食盐水时,要不停用玻璃棒搅拌液体﹣防止食盐受热分解 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向其中加入少量MnO2﹣加快分解速率 C、实验室贮存碳酸氢铵等物质时,将其放在棕色瓶中﹣防止物质分解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前,瓶内留少量水﹣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集气瓶
  • 24. 为了探究影响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将稀盐酸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四支试管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对比实验的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对比实验

    探究影响因素

    A

    ①和②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B

    ②和③

    温度

    C

    ②和④

    温度

    D

    ③和④

    反应物的接触面

    A、A    B、B   C、C    D、D
  • 25. 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称取2.40 g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气体X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经测定,生成物中含0. 54 g水和0.28 g氮气。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X一定含氮和氢元素 B、参加反应的X质量为0.82 g C、X一定不含氧和铜元素 D、参加反应的X所含氢元素质量为0.06 g

二、填空题

  • 26.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亚铁离子           
    (2)、人体中最多的物质
    (3)、2个铜原子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三、简答题

  • 27. 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常温下,铝和氧气发生反应,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2)、实验室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炼铁:
    (4)、目前汽车尾气多采用催化转化的方法加以治理,写出在催化剂作用下氮的氧化物(用NOx表示)与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的化学方程式:
  • 28.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用“>”或“<”或“=”,填空。

    ①质子数:氯离子氯原子;

    ②沸点:N2O2

    ③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镁铁;

    ④20℃,1.0g硫粉在2.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3.0g;

    ⑤若用KClO3和MnO2(催化剂)混合制取氧气,则MnO2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反应前反应后。

    (2)、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后完成下列实验。

    一段时间后,混有炭粉的铁粉包 (填“上升”、“下降”“不动”),原因是

  • 29.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____ (填字母)。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生活中常用75%的酒精消毒,配制75%的酒精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①天平   ②胶头滴管   ③漏斗   ④量筒   ⑤烧杯   ⑥玻璃棒

    (3)、图甲是小明在20℃时进行的系列实验示意图,①一⑤表示实验所得溶液;图乙是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

    ①20℃时,KNO3的溶解度(S)=;⑤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40℃时,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1)与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2)的大小关系是:w1w2 (填“>”、“=”或“<”)。

    ③小明发现:升温至40℃,②→③的过程中有少量水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①、②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100

    C.②→③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④→⑤的过程中析出KNO3晶体32.3g

    ④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的实验操作是:加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过滤→洗涤→干燥→KNO3晶体。

  • 30. 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11”指的是

    ②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填离子符号)。

    (2)、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如下表:

     序号

     物质

     温度

     平均速率/(m•s1)

     A

     H2

     27℃

     1900

     B

     O2

     27℃

     480

     C

     O2

     127℃

     560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填序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

    (3)、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其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则空气中氮分子与氧分子总质量之比等于

四、实验题

  • 31.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用加热高锰酸钾,选用发生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常温下制取少量氢气。

    ①若选用装置B为发生装置,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用D装置来收集生成的氢气,气体应从 (填a或b)通入。

    (4)、选用C装置(多孔隔板上方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实验室里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选用C装置来达到上述优点。

五、综合题

  • 32. 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哪些气体发生反应产生氧气?
    【信息提示】
    ①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未被利用的氧气等。
    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O2+2NaOH=Na2CO3+H2O。
    ③氮气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提出猜想】
    ①过氧化钠能与人呼出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
    ②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实验一:验证过氧化钠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如图1)

    小组成员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
    (1)、其中装置A的作用是。将带火星木条放在装置B干燥管的右侧管口,观察到小木条复燃。
    (2)、实验结论:过氧化钠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请补充完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Na2O2=+O2

    (3)、实验二: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如图2)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并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向装置A中加入大理石,打开分液漏斗上活塞,缓慢滴入稀盐酸

    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有;装置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作用是

    ③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装置C的右侧导管口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结论】过氧化钠能与人体呼出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分别反应生成氧气。

    (4)、【实验反思】

    某同学对实验二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