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04-0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印有的警示标记是(   )
    A、 B、 C、 D、
  •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金属的单质 C、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电离时能生成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 3. 将少量氯水加入KI溶液中振荡,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形成均匀的紫色溶液 B、有紫色沉淀析出 C、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D、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 4.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SiO2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SO2可用于漂白纸浆 C、Na2O2可用作潜水艇O2来源 D、Cl2可用于消毒和制造漂白粉
  • 5. 石英沙(主要成分为SiO2)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原料,其中常混有少量碳酸钙。要除去石英沙中的少量碳酸钙,应采用的方法是(   )
    A、用水溶解后过滤分离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稀硫酸溶解后过滤分离 D、用稀盐酸溶解后过滤分离
  • 6.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B、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C、氢氟酸(HF)保存在无色的玻璃瓶中 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
  • 7.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A、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K2SO4 B、用pH试纸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SO2和CO2两种气体 D、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 8. 下列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比较苏打和小苏打的热稳定性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 D、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 9.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
    A、碘水 B、氯化铁溶液 C、溴化钠溶液 D、二氧化氮气体
  • 10. 下列四个反应中水起的作用与其他不相同的是(  )

    ①Cl2+H2O ②Na+H2O ③NO2+H2O ④Na2O2+H2O

    A、 B、 C、 D、
  • 11. 下列物质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
    A、Al2O3→Al(OH)3→Al B、Cu→CuO→CuSO4 C、Na→NaOH→Na2CO3 D、Fe(OH)3→Fe2O3→Fe3+
  • 1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B、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 __ H2↑+Cl2↑+2OH- C、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Fe2++2H++H2O2=Fe3++2H2O
  • 13. 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A、CO2通入石灰水 B、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C、NaH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D、硫酸中加入锌粉
  • 14. 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5molFeS2发生反应,有10mol电子转移 C、FeS2只作还原剂 D、产物中的SO4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 15. 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Mg2+、NO3-、K+和M离子,经测定Mg2+、NO3-、K+和M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1∶1,则M离子可能是( )
    A、Cl- B、SO42- C、OH- D、Na+
  • 16. 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硫酸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 B、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49% C、配制200.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0mL D、常温下,将2.7gAl投入足量该硫酸中可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3.36L
  • 17. 将5.10g镁铝合金加入120mL4.0mol·L1的盐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得到溶液X。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合金完全溶解后产生的H2的物质的量为0.24mol B、合金中的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1 C、若向溶液X中加入270mL2.0mol·L1NaOH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沉淀为Mg(OH)2 D、若向溶液X中加入足量的氨水,充分反应,所得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后充分灼烧,则残留固体质量大于8.50g.

二、多选题

  • 1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 的总数为0.3NA B、常温常压下,22.4L O2 所含的原子数小于2NA C、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 中含有0.5NA个分子 D、1.8g的NH4+ 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NA
  • 19. 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NO气体,另一个盛有N2和O2 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数 B、密度 C、分子数 D、质子数
  • 2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说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 B、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呈血红色,一定有Fe2+ C、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l- D、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

三、实验题

  • 21. 实验室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物质时,应选用下列哪种主要仪器? (填字母)

          

    (1)、分离CCl4和H2O:
    (2)、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
    (3)、从含少量KNO3的NaCl溶液中提取NaCl:
    (4)、分离乙酸(沸点为118℃)与乙酸乙酯(沸点为77.1℃)的混合物:
  • 22. 欲提纯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固体,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请根据操作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在加热时应选择盛装混合物(填仪器名称)。
    (2)、进行操作②后,判断SO42-已沉淀完全的方法是
    (3)、操作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4)、操作④的目的是
    (5)、实验室进行操作⑤的具体步骤是
    (6)、某同学欲用制得的氯化钠固体配制100mL0.2mol·L-1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NaCl溶液时需用到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

    ②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浓度偏小的是(请填序号)。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C.在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

    D.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补上

  • 23. 下图是制取无水氯化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氯化铁易潮解。

    (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瓶中的溶液是 , C瓶中溶液的作用是
    (3)、干燥管E中盛有碱石灰,其作用是
    (4)、开始实验时,应先点燃(填字母)处的酒精灯。

四、综合题

  • 24. NaClO2的漂白能力是漂白粉的45倍。NaClO2 广泛用于造纸工业、污水处理等。工业上生产NaClO2的工艺流程如下:

    (1)、ClO2 发生器中的反应为2NaClO3+SO2+H2SO4=2ClO2+2NaHSO4。实际工业生产中可用硫黄、浓硫酸代替反应原料中的SO2 , 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反应结束后,向ClO2 发生器中通入一定量空气的目的是
    (3)、吸收器中生成Na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吸收器中的反应温度不能过高,可能的原因为
    (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备SO2 并探究SO2 与Na2O2的反应。

    ①为除去过量的SO2 , C 中盛放的试剂为

    ②D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使带余烬的木条复燃,B中硬质玻璃管内肯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有同学认为B中硬质玻璃管内可能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上述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a.;b.

  • 2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硝酸和废铜屑(含Cu和CuO)作为原料制备硝酸铜,设计的流程如下:

    (1)、某次实验使用了废铜屑共24g,用一定浓度的硝酸100mL完全溶解这些废铜屑时,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B气体6.72L(其中NO和NO的体积比为2∶1)。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①废铜屑中铜和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之比

    ②若测得溶液A中H+的浓度为1mol·L-1 , 则原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2)、上述制备方案中产生的气体B,既造成原料的浪费,也污染了环境。请你设计方案解决上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