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6-11-2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B、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C、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 D、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
  • 2. 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D、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3. 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硝酸铵和水;②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 4. 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 5. 物质保存的方法取决其性质.下列药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氧化钙 B、浓硫酸 C、木炭 D、浓盐酸
  • 6. 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A、50 g B、100 g C、150 g D、200 g
  • 7.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 8. 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选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

    CO

    氧气

    点燃

    B

    氯化钾

    碳酸钾

    稀盐酸

    蒸发

    C

    稀硫酸

    过滤

    D

    氧化钙

    碳酸钙

    稀盐酸

    蒸发

    A、A B、B C、C D、D

二、理解与应用

  • 9. 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
  • 10.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分析以下问题:

    (1)、t1℃时,a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2)、t2℃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4)、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配制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11. 铜质的器皿长期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长出一层绿色的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小娟同学进行了单质铜生锈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她将除锈后光亮的铜片同时分别放置在下列三种环境中,然后观察、研究.

    A.密封在干燥的环境中  B.浸没在煮沸后的蒸馏水中    C.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片在上述三种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最先有明显铜锈生成的是;(填环境序号)
    (2)、小娟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铜的锈蚀是铜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这个结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
    (3)、取一定量的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该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反应现象是(答一条即可)

  • 12. A,B,C,D,E,F,G是常见物质,B是一种气体单质,E是红色的固体单质,D是浅绿色溶液,G是蓝色溶液,它们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关系:

    (1)、推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D、G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E→F:;F转化为G的反应置换反应(填“是”、“不一定是”或“不是”).

三、实验与探究

  • 13. 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水的密度为1g/mL).量取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 . (选填字母标号)

    (5)、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 14.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

    乙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丙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

    现象:

    【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填化学式),经、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四、计算题

  • 15.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同学们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钙样品中Ca(OH)2含量(含有的杂质为CaCO3),共做了3次实验,使一定质量的该试样分别与同一种盐酸反应,所得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所取样品的质量

    17.4g

    17.4g

    17.4g

    所取稀盐酸的质量

    80g

    100g

    120g

    生成CO2的质量

    2.64g

    4.4g

    4.4g

    (1)、在第次实验中,反应容器内有白色固体剩余.
    (2)、求原试样中Ca(OH)2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