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2018学年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8-03-2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某校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下列人物与诗句“七渡重洋使亚非,长风万里鼓帆催。远航带着文明去,满载和平友谊归。”搭配最合适的是( )A、唐玄奘 B、郑和 C、鉴真 D、张骞2.
结合下图回答各小题。
①哥伦布 ②迪亚士 ③达·伽马 ④麦哲伦
(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地理大发现。从15世纪开始,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下列哪位航海家与“西印度群岛”这一概念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2)、1494年6月7日,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里斯本郊外的一个小镇签署条约:在地球上画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和“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这句话有关的航海家是( )A、② B、③ C、②③ D、③④3.从下图可以得到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①航线A是哥伦布开辟的
②航线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③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④新航路开辟为郑和下西洋创造了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 15世纪末,西欧航海家开始探索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 )①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②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③使美洲物种传播到世界 ④让地中海成为世界商业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5. 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相信地圆说、西班牙王室资助、横渡大西洋、印第安人、引发殖民掠夺”这些词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6.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1500年作为重要的历史分期点,你认为以1500年为分期点的主要依据是( )
A、1500年是一个整数时间,容易记忆 B、1500年前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1500年是欧洲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 D、1500年前后开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7. “无论哥伦布本人的内心动机怎样神秘,他航海得到支持,全靠有人从实际上来估计证实一条科学假设后所可期待得到的收获。”材料中所说的“科学假设”是( )
A、生物进化论 B、相对论 C、万有引力定律 D、地圆学说8. 1494年6月7日,在罗马教皇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签约:划一条线,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则把美洲抱在怀里。西班牙能“把美洲抱在怀里”主要得益于( )
A、但丁 B、麦哲伦 C、哥伦布 D、迪亚士9. 在16——17世纪的西方人眼中哥伦布是“一个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材料中西方人认为哥伦布( )
A、使人类历史进入了欧洲时代 B、追逐东方的金银财富 C、突破了东西方传统商道的阻碍 D、传播了西方宗教文明10. “直到1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世界上最早率船队通过这座“桥梁”到达美洲的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郑和二、材料分析题
-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上,中国与欧洲曾先后进行过远洋航海活动。
材料一:
图1郑和远航路
图2新航路开辟航线
材料二:耀兵异域,示中国只富强。———《明史·郑和传》
材料三:哥伦布到达古巴和海地后,用玻璃碎片、用过的扑克牌换取了印第安人大量的金银等。并在那里建立据点,经过九个月的战争对当地人民进行血腥统治和疯狂掠夺。
(1)、图1可知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a、b分别是什么地方?(2)、图2中的A,B,C,D四条航线中,属于哥伦布远航线的是 (字母)(3)、根据图片和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有何不同。
12.观察新航路开辟航线图,回答问题。
(1)、填出开辟上述航线的航海家:① ② ③ ④
(2)、中国古代哪项科技发明对新航路的开辟意义重大?
(3)、新航路得以开辟的原因有哪些?
(4)、首先开辟到达东方新航路的航线是 , 最能证明地圆学说的航线是 , 错误地认为是到达东方,实际上是到达一块尚未开发的新大陆的航线是。(填图中序号)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二 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
图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1)、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作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观点不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