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2 印度

试卷更新日期:2018-03-21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印度的地形和地势特征可以概括为(    )

    A、南北高、中部低 B、北部高、南部低 C、西部高、东部低 D、东部高、西部低
  • 2. 印度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降水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 B、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粮食产量很低 C、高原广大,平原狭小,可耕种土地比重小 D、软件产业的发展造成劳动力不足
  • 3. 以下关于印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独立后大量引进国外人才,发展本国工业 B、钢铁、机械、化学和纺织工业具有一定的规模 C、印度是世界第一软件大国 D、印度是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所以几乎没有高科技工业
  • 4.

    2014年4月,印度气象局预测,由于季风不稳定造成的降水异常,将对印度水稻、甘蔗和豆类等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读图“南亚盛行风向及降水量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1)、印度的降水主要受(    )影响。

    A、东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2)、以下关于南亚季风不稳定对印度产生的影响,说法最恰当的是(    )

    A、迫使居民大面积迁移 B、影响工业生产和销售 C、影响软件产业的发展 D、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
  • 5. 印度的棉纺织中心是(    )

    A、孟买 B、加尔各答 C、新德里 D、班加罗尔
  • 6. 广泛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西部和印度半岛西部沿海地区的农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黄麻 D、棉花
  • 7. 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一个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的国家 ②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③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④占有印度河平原的大部分 ⑤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 8.

    读印度轮廓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字母A是新德里,B是班加罗尔 B、图中字母C是孟加拉湾,D是印度河 C、图中邻国E是中国,F是孟加拉国 D、图中的风向是西南风,印度正值旱季
  • 9. 上世纪70年代,印度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政策开始推行控制生育计划,鼓励一对夫妇只要两个孩子。政府对不多于两个孩子的夫妇,在就业、教育、住房和医疗等方面给予照顾。下列状况是由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引起的是(    )

    A、劳动力短缺 B、国防兵源不足 C、社会福利优越 D、环境破坏严重
  • 10. 印度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与此称谓相关的是(    )

    A、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B、服务外包业务占全球市场的近二分之一 C、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盛产小麦和水稻 D、矿产资源丰富
  • 11. 下列四种情况,容易造成印度旱灾的是(    )

    A、东南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 B、东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 C、西南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 D、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
  • 12. 20世纪80年代末,印度发展的具有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特点的产业是(  )

    A、钢铁工业 B、服务外包产业 C、汽车工业 D、纺织工业
  • 13. 印度茶叶、黄麻、甘蔗、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但出口量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需要的原料多 B、畜牧业发达,饲料需求多 C、自然灾害频繁,产量不稳定 D、人口众多,消耗的农产品多
  • 14. 下列关于印度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著名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C、地广人稀的国家 D、发达的国家
  • 15. 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  )

    A、新德里     B、加尔各答         C、班加罗尔         D、孟买
  • 16. 有关印度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目前每年仍需大量进口粮食 B、印度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C、印度耕地面积狭小 D、印度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位于世界的前列
  •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印度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是( )

    ①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②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③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④纺织、钢铁等工业发达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8.

    图中农作物的分布区指的是(  )。


    A、小麦 B、棉花 C、黄麻 D、水稻
  • 19. 印度和中国在人口方面的相同点有(    )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总数均大于10亿 C、城市人口比重高 D、平均每户家庭人口多于5人
  • 20. 印度为增加粮食生产,推行(    )

    A、绿色革命 B、白色革命 C、红色革命 D、蓝色革命
  • 21. 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每年分为旱季和雨季,1—6月为旱季,7—12月为雨季 B、印度西北部是全国降水最多的地区 C、目前印度已能出口一定的粮食 D、目前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已大大减缓

二、综合题

  • 22.

    读下列图与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印度人的日常饮食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别,北方人喜欢吃一种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饼。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炒饭。在饮水方面印度人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一般喜欢喝凉水或者饮用红茶。

    (1)、右上图中,印度地形分三部分,北部是 , 中部是 , 南部是

    (2)、根据材料,结合左上图试分析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区

    (3)、结合印度地理特征分析,为什么印度人在饮水方面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一般喜欢喝凉水或者饮用红茶?

    (4)、

    根据印度自然和人文特征,按照逻辑因果关系,请将①⑥序号填入下图的方框中。

    ①人口多,增长快

    ②水旱灾害严重

    ③计划生育政策④季风气候

    ⑤绿色革命⑥修建水利工程

  • 23.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某学校地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为印度经济把脉”活动.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目标: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为印度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知识储备:水稻喜高温、多湿、光热较好的平原,适宜的年降水量是700﹣1600毫米;小麦是一种耐寒、耐旱的温带长日照粮食作物,适宜的年降水量是250﹣800毫米.

    活动过程:

    (1)、水稻宜种植在图1中地区(甲或乙),理由是 . (至少两点)

    (2)、印度的农业生产最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是灾害,这主要是因为

    (3)、棉花是印度重要的农作物,棉花采摘后经加工就会成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图1四个城市中,适宜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是 , 其有利条件是

    (4)、印度被形象的称为“世界办公室”,其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南部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