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08:实验题(力学实验)
试卷更新日期:2018-03-2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实验探究题
-
1. 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2个)、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金属块的密度).
甲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步骤是:
①在量筒中倒入20mL水;
②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甲所示,此时液面示数为mL;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
b.向(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在左盘放金属块,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m=g.
④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 .
该实验所测密度与金属块实际的密度相比较(填“偏大”或“偏小”).
2.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每小一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3)、SAB=cm,tAB=s,vAB=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大”或“小”).3. 小阳同学为了测量牛奶的密度,用天平、玻璃杯、量筒等器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1;
B.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玻璃杯中;
C.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D.将杯中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E.计算牛奶的密度ρ.
(1)、写出该实验测出的牛奶的密度的表达式ρ=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以通过调整该实验的步骤顺序来实现,试写出调整后的实验步骤顺序(用步骤前的字母的顺序表示): .4.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的原理是(写公式),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钟表和 .(2)、图中AB段的距离sAB=cm,测得时间tAB=1.6m,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3)、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该适当(选填“大”或“小”)鞋,这样可使小车运动的时间更(选填“长”或“短”),方便计时.(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及时工具,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5)、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由静止开始下滑.5.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在实验前小明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样做的依据是: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4)、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小明将木块和铜块做为一个整体竖着放置在长木板上,如丁图,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与乙比较.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案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是: .6.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3)、设图(b)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Pb , 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 , 则PbPc(小于/等于/大于).(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7.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请你根据图实验操作,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和方法.(1)、探究浮力大小与的关系.选用的图是:(填图中的序号).探究的结果是: . 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法.(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的改变,忽视了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8.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择溢水杯、水、弹簧测力计、石块、小桶、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测出物块所受重力G
B.测出空桶所受重力G1
C.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D.把挂在测力计下的物块浸没在水中,用小桶接着溢出的水,读出测力计示数F
E.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2
F.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1)、分析评估上述实验,指出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错误:
改正:
(2)、下面是利用改正后的测量数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过程,请将分析过程补充完整.(测量数据仍用如图中物理量符号表示)①石块所受的浮力:F浮=;
②
③比较F浮和G排的大小关系,如果关系式成立,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若用能漂浮在水面的木块代替石块做此实验,与上述操作不同的一个步骤是(填字母).如果关系式成立,亦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4)、进一步分析发现,物体所受的浮力只跟和有关.9. 物理老师经常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1)、该同学通过观察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上这种实验方法称为法。(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选填字母)。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10. 通过实验认识了浮力后,9.3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首先,他们经过讨论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l: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小刚所在组的同学选用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比较图中①、②两图,②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小,说明了(2)、图中的 三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图中的⑤⑥两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3)、小刚在验证猜想3时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物体浸入液体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同组的小军认为它的结论不准确,请你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11. 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人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
1
2
3
4
5
6
7
h/cm
0
2
4
6
8
10
12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 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N.(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 .(3)、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 .(4)、图2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5)、圆柱体的密度为 kg/m3 .1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运动.根据 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由 图和 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3)、若乙装置中,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4)、评估此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是 (答出一条即可)13.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等,杠杆刻度均匀.(1)、平衡时,应该让杠杆静止在位置.(2)、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1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m(3)、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 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 D、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4)、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在完成规定实验后,他们想进一步探究,如果杠杆受到F2、F3两个阻力,结构会怎样?通过实验,他们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结果.根据这个结果,可以初步得出,在这种情况下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 . (F1、F2、F3的力臂分别用L1、L2、L3表示)14.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次数
物体重力/N
提升高度/m
拉力/N
绳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η
1
3
0.1
2.0
0.3
50%
2
6
0.1
①
0.3
②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升高.(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表格中②处数据应为%.(3)、如图丙所示,将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5.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小钢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其中h1=h3>h2 , mA=mB<mC .(1)、小钢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选填“高度h”或“距离s”)大小来反映的;(2)、小钢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小钢球具有 , 小木块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3)、分析比较甲和乙两组实验可得,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4)、分析比较两组实验可得出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5)、综合上述可知,如图乙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是交通管理部门对不同车型设定的最高 .16. 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如图甲,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2)、实验时仍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
(3)、下表是小明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并由表中数据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为F1L1=F2L2的结论,这明显是不可靠的.原因是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
15
1.5
10
(4)、小红实验时,在杠杆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乙所示,为了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小红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正确的记录了钩码重和力臂.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造成为一结果的原因是 .17. 小明利用斜面搬运物体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针对这个问题,他通过在斜面上拉动物体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实验次数
斜面的
倾斜程度
物体重
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沿斜面拉力
F/N
物体移动距离S/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0
0.10
1.6
0.50
0.50
0.80
63%
2
较陡
5.0
0.15
2.2
0.50
0.75
1.10
68%
3
最陡
5.0
0.25
3.1
0.50
1.55
(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运动.(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求出第③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J,机械效率是 .(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缓,越 .(4)、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8.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 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选填“质量”或“速度”)的关系.(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的大小,来说明铁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3)、有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所示,利用质量相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进行比较.可以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选填“质量”或“速度”)的关系.
(4)、该同学还想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探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这个设计方案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