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5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的进步和文艺术的辉煌

试卷更新日期:2018-03-1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执政时期(1837年—1901年)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大英帝国科技文化的全盛时期。下列属于这一时期英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
    A、富尔顿发明汽船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C、西门子成功研制发电机 D、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2. 19世纪,处于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出现了一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其代表作是(    )
    A、《西风颂》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等待戈多》
  • 3. 19世纪,精细描绘人物或景物细节的写实画家在欧美仍然占有很大市场,进入20世纪之后,他们的市场日益缩小。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众审美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B、作家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 C、近代科学发展改变艺术创作方式 D、现代主义艺术更贴近大众生活
  • 4. 布罗代尔认为,科学的历史若从一定的距离来看,就像从一种普遍的理性解释向另一种普遍解释的缓慢过渡。每一种解释因新的资料猛烈地与之抵触而突然被推翻。于是另一种假说便会被提出,这种假说又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下列最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亚里士多德力学—哥白尼日心说—牛顿经典力学 B、亚里士多德力学—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 C、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D、基督教神创论—拉马克早期进化说—达尔文进化论
  • 5.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是指( )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普朗克的量子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 6. 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这位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瓦特
  • 7. 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的特征: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科技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科技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
    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个性化”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化
  • 8.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 )


    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 C、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 D、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
  • 9. 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遇到了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着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后来驱散这“两朵乌云”的重大科学发现是(    )

    ①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②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论?

    ③玻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

    ④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0. 中科院院士路甬样说,量子论和相对论已经共同成为2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基石,也从哲学上根本改变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认识。这表明量子论和相对论(    )
    A、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革命理论 B、奠定了20世纪现代科技的理论基础 C、其价值包括科技和社会思想的解放 D、主要历史价值在于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 11. 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但20世纪20年代美国影院规定在观影时禁吃爆米花,看电影吃爆米花真正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随后风靡全球。这种改变最能说明(    )
    A、电影技术的进步带来观影习惯的改变 B、电影艺术呈现出大众化、商业化趋势 C、大萧条给影院经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困难 D、电影从业人员的地位、心理预期得到提升
  • 12. 作为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我国第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已于2015年12月17日发射升空。暗物质研究被称为21世纪物理学时空两朵乌云之一。巧合的是在100多年前,物理学界也曾经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其中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题上。当时为了驱散这一“乌云”(    )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C、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 13. 某科学理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空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该理论(    )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世界的不足 C、奠定了电气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 D、解决了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问题
  • 14.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 )
    A、报纸 B、广播 C、电影 D、电视
  • 15. 莫奈名画《伦敦国会大厦》把伦敦雾描绘成了紫红色,伦敦人对此颇感不解。但人们观察后发现,工厂烟囱中喷出带有火星的烟雾在阳光映射下的确是紫红色的。该作品(    )

    A、创作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B、属于现实主义的美术作品 C、反映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D、揭示工业化对环境的危害
  • 16. 爱因斯坦曾说道:“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由此可见,“这一发现”的基本作用是(  )

    A、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B、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C、为现代物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否定了传统的绝对时空现
  • 17. 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说:“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以及同它有关的选择理论,被很多人引证来作为鼓励竞争精神的根据。但这是错误的,……要启发这种创造性的心理才能,……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爱因斯坦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错误的 B、爱因斯坦不赞同人类社会鼓励恶性的竞争 C、爱因斯坦鼓励科学创新 D、爱因斯坦重视培养理性独立的人格
  • 18. 科幻片《星际穿越》是对“以一种全新的模式重建了宇宙体系,物体不只是三维空间,而是四维的,长、宽、厚与时间组成四维的时空连续统一体”科学理论的具体形象的表达。该理论的提出(   )

    A、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B、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 C、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 19.

    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 20. 19世纪《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分别在中国和法国刊印并开始流传。这两部名著都(    )

    A、迎合了当时政治发展的趋势 B、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不满 C、折射了当时中法的社会百态 D、反映了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
  • 21. “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此画家属于的派别是( )

    A、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 C、印象主义 D、浪漫主义
  • 22. 奥地利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1838--1916)指出:“绝对时间既无时间价值,也无科学价值,没有一个人能提出证据说他知道关于绝对时间的任何东西,绝对时间是一种无用的形而上学的概念。”这一观点(   )

    A、验证了伽利略有关运动的概念 B、促成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C、推动了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研究 D、启发了普朗克量子说的提出
  • 23.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
  • 24.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了宗教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叫嚣“打倒进化论”“粉碎达尔文”等。这说明( )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给上帝创造万物说以沉重一击②达尔文的进化论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③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④达尔文的进化论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 25. 阅读材料:

    材料一:1939年8月2日,著名核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总统建议,应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1941年12月6日,美国花费巨资,集中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启动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并在1945年7月15日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瞬间夺去了21万人的生命。核轰炸的消息传来,爱因斯坦痛心疾首地说:“当初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

    材料二:对于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国际上一直是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从战争本身角度出发,认同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另外一种则是从道义角度出发,否定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请回答:

    (1)、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提议研制原子弹的本意是什么?他又为什么感到是他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
    (2)、你认为应该如何客观评价“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发表于1831年的一部大型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描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表现的思想。

    材料2:《死魂灵》发表于1842年,是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作者通过描写“诡计多端”的投机家契契诃夫遍访各地主庄园的过程,展示了俄罗斯外省地主贵族的昏庸。《死魂灵》的发表震撼了整个俄国,在作者锋利的笔下,形形色色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堕落的官吏以及广大农奴的悲惨处境等可怕的现实,被揭露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批判倾向和巨大的艺术力量是俄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中讽刺作品的典范。

    材料3:黑色幽默派是20世纪中后期在美国兴起的文学流派。黑色幽默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混杂。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这就是所谓的“黑色幽默”。

    (1)、根据材料1,《巴黎圣母院》的创作手法是什么?对于雨果在其中表现的思想,你怎样理解?
    (2)、根据材料2,《死魂灵》的创作手法是什么?试列举与其类似的两部俄国文学作品。(4分)
    (3)、根据材料3,你怎么评价黑色幽默派?它体现了什么样的艺术特色?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
    (4)、根据上述材料,你怎样理解文学与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