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辽宁省盘锦一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6-11-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列举的现象中,不属于科学观察的一项是(  )

    A、观察并记录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 B、夜间偶然发现流星划过夜空 C、用摄像机拍摄昙花开花的过程 D、用录音机记录某种鸟的叫声
  • 2. 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

    A、杨树 B、神舟七号飞船 C、珊瑚 D、钟乳石
  •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母鸡下蛋是为了排除体内的废物 B、植物对外界刺激不能作出任何反应 C、细菌不能繁殖 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写的是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 4. 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闭合,这种现象可以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进行呼吸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 5. 我国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分类法
  • 6.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请问:他们是按照什么依据分类的(  )

    A、按照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 C、按照这些生物的数量 D、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
  • 7.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进行调查的方法步骤正确的是(  )

    ①调查记录

    ②归类

    ③分组

    ④设计调查路线

    ⑤选择调查范围

    ⑥将生物资料进行整理.

    A、①②④⑥⑤③ B、③⑤④①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②③④⑤①⑥
  • 8. 下列关于调查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B、调查时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C、在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D、无论调查范围有多大,都必须逐个调查
  • 9. 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绿色植物 B、阳光 C、肉食性动物 D、微生物
  • 10. 在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应该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A、光、温度、湿度等 B、鼠妇数量、光、温度等 C、温度、湿度、鼠妇的数量等 D、空气、湿度、光等
  • 11. 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道理.以下诗句能体现生物间竞争关系的是(  )

    A、人问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 12. 在实验设计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选项是(  )

    A、有空气和无空气 B、温度和湿度 C、20℃和0℃ D、有光和无光
  • 13. 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河流干涸致使鱼虾死亡,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D、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 14.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从第二分钟起、每分钟对鼠妇的分布情况进行一次统计,并将统计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要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这个小组应该依据的数据是(  )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阴暗











    A、2min时的记录 B、6min时的记录 C、11min时的记录 D、平均值
  • 1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茎有储水功能 B、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毛是纯白色的 C、蚂蚁借机爬在过往的动物身上 D、竹节虫的形状像竹节或树枝
  • 16.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了(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
  • 17. 下列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的实例,错误的是(  )

    A、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B、蚯蚓的活动和取食使土壤变得疏松 C、炎热缺水的环境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 D、北极海域中生活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mm
  • 18.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作为下列哪项的实例(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19. 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B、阳光、空气、水组成 C、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组成
  • 20.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蝉←螳螂←黄雀 C、柳树→蝉→螳螂→黄雀 D、柳树←蝉←螳螂←黄雀
  • 2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破坏是自然因素导致,而绝非人为因素所致 B、生态系统的破坏都可以通过自动调节能力得以恢复 C、生态系统的破坏只是暂时的 D、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 22.

    下列关于如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生产者,②③④是消费者 B、①固定太阳能的多少将影响②③的数量 C、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是①→②→③→④ D、图中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 23. 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最近从日本近海海水中检测出放射性铯.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A、硅藻 B、浮游动物 C、鲱鱼 D、鳕鱼 
  • 24.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4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种类

    数量

    生态系统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物种8

    物种9

    A

    0

    90

    0

    0

    30

    30

    0

    0

    40

    B

    200

    350

    0

    0

    30

    0

    0

    0

    40

    C

    150

    250

    100

    800

    40

    30

    50

    20

    1

    D

    300

    200

    0

    0

    0

    0

    0

    50

    50

    A、A      B、B      C、C      D、D

二、判断题

  • 25. 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

  • 26. 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 27. “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 28.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

  • 29. 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地点.

  • 30. 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 31. 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

  • 32.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 

  • 33. 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 34.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

  • 35. 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的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有可能受到破坏.

三、填空题

  • 36. 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来维持生存.这说明了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37. 生物除了具有共同特征以外,生物还有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 38. 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畜、宠物等.

  • 39. 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的实验,叫做实验.

  • 40.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 , 适应环境.

四、简答题

  • 41. 山羊绒又细又柔软,制作的产品十分昂贵.山羊比绵羊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地区大量饲养山羊,这对环境会有什么影响?

  • 42. 有些人爱吃蛙肉,为此便有人大量捕捉野生青蛙,这种做法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五、综合题

  • 43.

    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2)、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