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6-11-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
(1)、与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吻合的是( )A、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D、亚热带与中温带的界线(2)、关于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 B、该线以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该线以南河流水量大 D、该线以北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3)、在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是( )A、5℃ B、8℃ C、﹣4℃ D、16℃(4)、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广泛种植的水果是( )A、香蕉 B、菠萝 C、柑橘 D、苹果 -
2. 下列省份与所在地理区域搭配错误的是( )A、云南﹣青藏地区 B、江西﹣南方地区 C、新疆﹣西北地区 D、黑龙江﹣北方地区
-
3. 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
4. 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D、山脉主要有长白山、秦岭、大兴安岭
-
5. 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梅雨 B、台风 C、酸雨 D、春旱
-
6. 下列形容东北三省的词语,错误的是( )A、白山黑水 B、林海雪原 C、鱼米之乡 D、北大仓
-
7. 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也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分布区,下列农产品能在此大面积分布的是( )A、棉花、玉米 B、春小麦、甜菜 C、水稻、甘蔗 D、冬小麦、大豆
-
8. 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形成主要是依托(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丰富的矿产资源
-
9.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因素主要是( )A、陡坡退耕,还林还草 B、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 C、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 D、降水集中,多暴雨
-
10.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措施( )A、平整土地 B、修筑梯田 C、深耕改土 D、植树造林
-
11.
读北京市地图,回答下题.( )
(1)、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自西向东流 B、自南向北流 C、自西北向东南流 D、自东南向西北流(2)、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A、南高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东高西低 D、东北高西南低 -
12. 关于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 B、今后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 D、城市职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13. 近百所高等院校、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都集中在北京,说明了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全国的( )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 C、交通中心 D、对外交往中心
-
14. 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 )A、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 B、临海、交通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劳动力丰富
-
15. 2013年以来,北京多处陷入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空气能见度低,质量下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下列行为中,不能降低或缓解北京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A、 增加城市绿地 B、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C、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D、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
16. 如果有一批来自外国的朋友到北京参观旅游,你如何让他们感受到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 )A、请他们观看赛龙舟 B、请他们去登长城,住四合院 C、让他们居住窑洞,体验一下当地居民的风俗 D、请他们看扭秧歌、唱二人转
-
17.
读某地农业生产活动图,回答下题.( )
(1)、该地的耕地类型是(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2)、图中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A、种水稻 B、种小麦 C、种油菜 D、种牧草(3)、这种生产方式多见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
18. 下列描述中,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A、属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季较短 B、丘陵面积小,平原面积大 C、甜菜和玉米普遍种植 D、水热资源丰富,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
19. 关于上海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最大的城市 B、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我国最大的港口 D、我国的政治中心
-
20. 近些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B、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C、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 D、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
21. 南方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 B、便于空气流通 C、便于更快散热 D、便于雨水下泻
-
22. “上天”、“下海”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对此你认为正确的是( )A、“上天”指的是提高航空运输技术 B、“下海”指的是加大深海作业 C、这两种方式缓解了香港“人多地狭”的局面 D、这两种方式会破坏大自然的规律,应放弃
-
23. 香港是著名自由港,主导产业是( )A、博彩业 B、对外贸易 C、重工业 D、建筑业
-
24. 关于香港与内地经济的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B、祖国内地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C、香港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D、香港所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均来自祖国内地,工业也都转移到内地
二、综合题
-
25.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两大地理区域名称:A地区,B地区.(2)、①、②是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山脉,①是 , ②是 .(3)、确定B、C两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确定D区域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4)、B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有 .(5)、丹江口市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字母代号),气候类型是如图中的(数字代号),气候特征是 .(6)、下列项目中属于A区域的是 , 属于B区域的是 . (填代号)A.冰灯 B.赛龙舟 C.献哈达 D.那达慕大会
(7)、③是(地形区). -
26.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读长江三角洲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图中A、B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南北两翼的中心城市,其中,A是市,B是市.(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广阔,沃野千里 C、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 D、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3)、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源丰富 B、江海交汇之地 C、劳动力充足 D、科技力量雄厚(4)、下列旅游景点不在图示区域的是 :( )A、杭州西湖 B、颐和园 C、古镇周庄 D、拙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