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孟津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理科)
试卷更新日期:2016-11-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复数z满足 ,则 =( )A、1 B、2 C、 D、2. =( )A、 B、 C、- D、-3. “m=2”是“loga2+log2a≥m(a>1)恒成立”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 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4,且a1+a2=20,设bn=log2an , 则b2+b4+b6+…+b2n等于( )A、n2+n B、2n2+n C、2(n2+n) D、4(n2+n)5.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从甲、乙、丙等5名候选民警中选2名作为阅兵安保人员,为9月3号的阅兵提供安保服务,则甲、乙、丙三人中有2人被选中的概率是( )A、 B、 C、 D、6. 为调查高中三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选取了5000人作为样本,如图是此次调查中的某一项流程图,若输出的结果是3800,则身高在170cm以下的频率为( )A、0.24 B、0.38 C、0.62 D、0.767. 设 F1F2分别为双曲线x2﹣y2=1的左,右焦点,P是双曲线上在x轴上方的点,∠F1PF2为直角,则sin∠PF1F2的所有可能取值之和为( )A、 B、2 C、 D、8.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A、12 B、4 C、 D、9. 将函数 向右平移 个单位,再将所得的函数图象上的各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得到函数y=g(x)的图象,则函数y=g(x)与 , ,x轴围成的图形面积为( )A、 B、 C、 D、10. 在△ABC中, , ,则过点C,以A、H为两焦点的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 C、 D、11. 已知底面为正方形的四棱锥O﹣ABCD,各侧棱长都为 ,底面面积为16,以O为球心,以2为半径作一个球,则这个球与四棱锥O﹣ABCD相交部分的体积是( )A、 B、 C、 D、12. 已知x1 , x2(x1<x2)是方程4x2﹣4kx﹣1=0(k∈R)的两个不等实根,函数 定义域为[x1 , x2],g(k)=f(x)max﹣f(x)min , 若对任意k∈R,恒只有 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
13. 设向量 和 均为单位向量,且( + )2=1,则 与 夹角为14. 已知(2x﹣ )n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64,则其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15. 平面上满足约束条件 的点(x,y)形成的区域为D,区域D关于直线y=2x,对称的区域为E,则区域D和E中距离最近两点的距离为 .16. 定义max{a,b}表示实数a,b中的较大的数.已知数列{an}满足a1=a(a>0),a2=1,an+2= (n∈N*),若a2015=4a,记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 则S2016的值为 .
三、解答题
-
17. 如图,在△ABC中,D为AB边上一点,DA=DC,已知B= ,BC=1.(1)、若△ABC是锐角三角形,DC= ,求角A的大小;(2)、若△BCD的面积为 ,求边AB的长.18. 为了解少年儿童的肥胖是否与常喝碳酸饮料有关,现对30名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如下2×2列联表,平均每天喝500ml以上为常喝,体重超过50kg为肥胖.已知在这30人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肥胖的学生的概率为 .
常喝
不常喝
合计
肥胖
2
不肥胖
18
合计
30
(1)、请将上面的列联表补充完整.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认为肥胖与常喝碳酸饮料有关?说明你的理由.(2)、现从常喝碳酸饮料的学生中抽取3人参加电视节目,记ξ表示常喝碳酸饮料且肥胖的学生人数,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参考数据:
P(K2≥k0)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0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19. 如图,已知矩形ABCD所在平面垂直于直角梯形ABPE所在平面于直线AB,且AB=BP=2,AD=AE=1,AE⊥AB,且AE∥BP.(1)、设点M为棱PD中点,求证:EM∥平面ABCD;(2)、线段PD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得直线BN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若存在,试确定点N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 抛物线D以双曲线C:8y2﹣8x2=1的焦点F(0,c),(c>0)为焦点.(1)、求抛物线D的标准方程;(2)、过直线l:y=x﹣1上的动点P作抛物线D的两条切线,切点为A,B.求证:直线AB过定点Q,并求出Q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若直线PQ交抛物线D于M,N两点,求证:|PM|•|QN|=|QM|•|PN|21. 设函数f(x)=alnx+b(x2﹣3x+2),其中a,b∈R.(1)、若a=b,讨论f(x)极值(用a表示);(2)、当a=1,b=- ,函数g(x)=2f(x)﹣(λ+3)x+2,若x1 , x2(x1≠x2)满足g(x1)=g(x2)且x1+x2=2x0 , 证明:g′(x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