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12.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耳、嗅黏膜和味蕾及人体其他感受器)

试卷更新日期:2018-03-0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到老师的声音,需要以下结构参与,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是(  )

    ①听觉神经 ②听小骨 ③外耳道 ④大脑中的一定区域 ⑤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 ⑥鼓膜

    A、⑥③②⑤①④ B、③⑥①②⑤④ C、③⑥②⑤①④ D、③①②⑥⑤④
  • 2. 患中耳炎可能导致(  )
    A、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受损伤 B、鼓膜、听小骨受损伤 C、位听神经受损伤 D、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受损伤
  • 3. 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不小心戳穿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  )
    A、耳廓 B、咽鼓管 C、鼓膜 D、半规管
  • 4. 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
    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防止听小骨和听觉神经受损
  • 5. 下面关于眼和视觉、耳和听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遇到巨响时要赶紧闭住嘴,使咽鼓管张开 B、近视眼的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觉产生在视网膜前方 C、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会使听小骨断裂失去听觉 D、视觉和听觉都是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形成的
  • 6. 俗话说“十指连心”,是说人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哪怕是手指尖受到了伤害,都会感觉很疼。“十指连心”的原因是(  )
    A、指间与脑的距离较近 B、指尖与心脏的距离较近 C、指尖的皮肤太薄 D、指尖的皮肤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 7. 下列关于耳的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鼓膜、听小骨和鼓室组成中耳 B、耳蜗内具有听觉感受器 C、前庭和半规管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D、咽鼓管能够传导声波
  • 8. 右图是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直接传到大脑形成听觉 B、听觉感受器位于[②]耳蜗中 C、若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音下,鼓膜可能会破裂 D、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③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 9. 甲、乙、丙三个容器内依次装有冷水、温水、热水。把左手伸进甲容器,右手伸进丙容器。过一会儿,同时拿出左右手伸进乙容器,双手的感觉是(  )
    A、两手都感到温 B、左手感到冷,右手感到热 C、左手感到热,右手感到冷 D、两手都感到冷
  • 10. 味蕾能辨别的四种基本味觉是(  )
    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 C、甜、咸、苦、辣 D、麻、酸、甜、咸
  • 11. 下图表示耳的结构,下列有关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②]造成损伤 B、晕车与[④]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 C、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⑥] D、耳蜗内听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需要通过[⑤]传递
  • 12. 下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后陆续走进教室。请用图中字母及箭头写出听觉形成过程的途径:
    (2)、在听觉形成过程中,位听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产生的。
    (3)、体操运动员动作灵活优美,协调准确,这与其[]发达有关。
  • 13. 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度,学生李鸣用一支绘图笔在学生王强皮肤上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王强蒙上眼睛,李鸣用针轻触王强测试区上的每一点(每一点的刺激强度相同),当王强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王强有正反应(即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比(%)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皮肤部位

    手背

    手掌

    指尖

    前臂

    正反应百分比

    50

    85

    100

    75

    (1)、哪一测试部位对触觉最敏感?
    (2)、为什么王强在实验过程中,有时未能感觉到针尖的触动?
    (3)、描述王强从感到针触到说“是”的神经传导途径。
    (4)、在实验过程中,李鸣一不小心,用力把针压在手掌的某一点上,王强立即把手缩回。

    ①写出这类反应的名称。

    ②这类反应通常是非常迅速的,这有什么意义?

    ③指出这类反应的另一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