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提分专练:第一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
试卷更新日期:2018-02-09 类型:二轮复习
一、真题演练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但是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行,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二、模拟实训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学界曾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始于宋代。其实,宋代是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社会。传统社会是封闭式的固态社会,人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职业具有非运动性,和前代相比,宋代呈现较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是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重要标志。面对社会流动增大的现实,宋人张载在《经学理窟》)中说:“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变。宋代“朝廷无世臣”,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官民之间可以转化。沈伦原是以教书为业的穷书生,后来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随之中落。宋代政治上的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采取弥封、誊录等措施,平民子弟仕进的可能性增大。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华阳博议下》中说:“五代以还,不崇门阀。”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这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士庶不通婚、不交往的旧习俗有所改变,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朱熹《增损吕氏乡约》)等新现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浓重。中唐前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舍”,政治权力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土地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率加快,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刘克庄《故宅》)。苏洵曾感叹:“富者之子孙或不能保其地,以复于贫。”商人比田主风险更大,“有朝为富商,暮为乞丐者”,达官显宦同样难免。对于经济上的社会流动,宋人概括道:“富儿更替做。”
我国古代,人们的身份被固化为四大类别——士农工商。士列四民之首,商居四民之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民由四种不同身份演变为四种不同的职业。范仲淹《四民诗》便将四民一视同仁,并为商人鸣不平:“转货赖斯民。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宋代士商相混。苏辙渲染道:“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天下之士多出于商,某些贱商旧规被突破,商人之子摇身一变而为士,再变而为官者大有人在;官吏也经商成风,甚至一身二任。大将张俊既是枢密使,又是临安大酒店太平楼主,还经营海外贸易;亦商亦官者,如茶商马季良官至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等。
社会流动规模过大,势必造成社会动荡。宋代的社会流动尚属适度,这是宋代既富有活力、又不曾发生全国规模的民众反抗事件的重要原因。当然,宋代的社会流动是有限的,贫者贱者上升的概率不大,远远不足以填平贫富贵贱分化、阶级阶层分野的鸿沟。
(摘编自张帮炜《从社会流动看宋代社会的自我调节与活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张载所说的“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来看,宋朝贫富变化急剧,社会动荡。 B、宋代改变了前代门阀士族世代为官的现象,人们更加重视科举而不很看重门第,士庶可以通婚,有了交往。 C、我国古代,士列四民之首,商人居四民之末;宋代商人地位有了提高,彻底改变了士尊商卑的传统观念。 D、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士商混淆,商人可以为官,官员也可以经商,有识之士对此提出尖锐批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政治、经济、职业三方面论证了宋代社会流动的情况,与学界对宋代社会的认识有明显不同。 B、文章以原是穷书生的沈伦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中落为例,论证了宋代官民身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文章把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代社会进行深入的对比,集中论证了宋代社会流动性强,开放性高的特点。 D、文章较多引用了典型的、有价值的相关资料,增添了文章的学术色彩,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增大了平民子弟仕进的机会,促进了政治方面的社会流动。 B、由于宋朝政府采取了宽松的土地政策,土地作为商品得以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C、贫富贵贱处于变动之中,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宋代社会各阶层的相互流动对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宋代的社会流动尽管不能填平贵贱、阶级的鸿沟,但体现了观念上的一些变化,增强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揽纳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出现于唐朝晚期,在宋、金、元诸朝都很盛行,到了明代不仅仍然活跃,而且在形态上发生了新的变化。
所谓揽纳,也称包揽,就是兜揽代纳赋税。从事此种活动的人,被称为揽纳户。明代前期,揽纳户的主体是城市中的权势之家或投机钻营的无赖之徒,他们从税户或解户那里兜揽代纳,通过揽而不纳、虚买实收、以次充好等途径谋取钱财。到明代中期,同时又出现另一种揽纳。与封建政权相 联系的乡绅阶层势力不断扩张,乡绅豪强采用“诡寄”的方式,将民户田粮兜揽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纳,多收少缴,谋取厚利。揽纳对国计民生造成损害,却屡禁不绝。
明初的赋税制度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实物为本,无论是田税还是上供物料,都以征 收实物为主。田税分夏税(征麦)、秋粮(征米),此外有丝绢、棉苎麻布等,部分地区还要缴纳草料。上供物料则是因需而征,包括皇室消费的食品、用品,官府手工业所需的各种原料,各种军用物资、建筑材料等。二是民收民解,即要求民户将指定物品自行运送到指定地点交纳。永乐迁都后,为了收纳全国各地解运而来的钱粮物料,北京陆续设立了众多仓场。巨额的物资解纳和众多的仓场存在,为揽纳者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从征收到入库各个 环节,都可以看到揽纳者的身影。
万历年间,户部疏请“禁包揽”,并概括包揽为“本地之包揽、在京之包揽、各衙门之包揽”。前二者是就揽纳活动发生地而言,而“各街门之包揽”是就揽纳者的身份及运作形态而言。明代仓场的官吏员役,不少自己就从事揽纳。各种包揽,危害极大。往往额外勒索,加重解纳者的负 担。永乐十七年,监察御史邓真指出:“今贪利之徒,一概揽纳,不收本等物料,而行收钞贯等项,以一科百,以十科千,以百科万,恣肆贪残,吮民骨血。”揽纳到手后,揽纳者又常常拖延不予上纳, 解纳者被累不堪。隆庆六年,神宗在诏书中指出:“各处解纳钱粮到京,内外管收人员掯索使用,多于原额,以致上纳挂欠。及在京势豪,在外积棍,包揽诓骗久之。贻害小民,苦累正户。”
自宋代以来,揽纳一直被当作犯罪行为加以惩治,明朝也有众多比较严厉的处罚条例,但终明之世,揽纳一直风行不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一大原因。勋戚、宦官等权势人物染指揽纳,即使事发,也往往曲法宽贷。如天顺年间,宁阳侯陈懋纵子侄揽纳事发,英宗念其“积有劳且老疾,姑宥之”。另外,制度性弊端是又一大原因。从解运过程看,远距离运输实物,不但耗费巨大,而且面临诸多风险。如解运白粮到京,途中交纳船税,支付牵挽、转搬 费用,或被人偷盗,或日久蚕食,或因雨湿烂等,到京时大概十去三四了。即便解纳到京,到各衙门办理手续,乡野百姓人地生疏,经常受恐吓勒索;钱粮物料入仓,又往往“小脚库秤索求不已”,诸多留难,使上纳难以顺利完成。
——(摘编自高寿仙《明代揽纳考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揽纳就是兜揽代纳赋税,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纳税制度,它出现于唐代晚期,盛行于宋、金、元诸朝,到明代依然活跃。 B、明代中期,两种揽纳形式并存,一种是从税户或解户那里兜揽代纳,一种是直接将民户田粮兜揽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纳。 C、明代的实物赋税包括田税和上供物料,田税夏征麦,秋征米,还有丝绢、棉苎麻布、草料等,上供物料更是名目繁杂。 D、实物为本、民收民解是明初赋税制度的特征,这使得来自各地的钱粮物料集聚于指定地点,从征收到人库,揽纳户活跃于各个环节。(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二两段介绍了揽纳这种社会经济现象以及两种揽纳形式。 B、文章在第三段从实物为本和民收民解两种赋税制度入手,具体阐释了揽纳者无比活跃,上纳难以顺利完成的原因。 C、文章论述了揽纳的危害,引用监察御史邓真的话和神宗的诏书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在最后分析了揽纳屡禁不绝的深层次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势之家、无赖之徒、乡绅豪强等组成了明代揽纳的队伍,揽纳户欺压勒索的对象是社会最底层的交纳和解运税物的百姓。 B、民户需要把交纳的物品直接运送到指定地点,由于距离远、耗费大、风险多、手续繁杂,又受诸多留难,所以很难顺利完成上纳。 C、从宋代直到明代,统治者都深知揽纳危害极大,也都一直把揽纳当作犯罪行为加以惩治,但即便如此,揽纳依然风行不衰。 D、制度性弊端是揽纳现象长期存在并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所以只要封建制度还存在,揽纳现象就不可避免。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孔子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社会结构的重建。他把家庭的模式,扩大到整个社会结构。本来,研究社会结构是政治家的事情,一般老百姓不会关心,也缺少思考的资源。没想到孔子创造了一个可亲可爱的思维 方式,那就是把人人都能体验的家庭生活方式当做一个象征体,推而广之,使宏观政治问题变成了家庭问题的放大,使一般民众也具备了思考的基点。后来孟子也用了这个思维模式,推己及人,推小及大,借由普通民众能够感受到的境遇,来设想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在一般中国人看来,家庭的血缘伦理是自然的,难以动摇的,不能在父子、兄弟的尊卑关系之间有任何苟且。由此扩大,政治也渐渐变成了一种“自然伦理”。我觉得这是一项高明的理论策略。
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念,与农耕文明有关。农耕文明不同于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对游牧文明来说,马背是家,帐篷是家,远方有水草,那么远方就是我要去的地方。海洋文明呢,永远在向往彼岸,彼岸在何方,可能永远不知道,因此可能回来,也可能永远不能回来。中国的农耕文明是精耕细作的文明,从春耕到秋收有好多程序,非常复杂。它延续的前提就是聚族而居,一家老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聚族而居就要讲究伦理结构,有了这种结构才能完成生产的程序和财物的分配,才能协调彼此的关系。孔子找到了这个结构,并把它扩充来治理天下。他的逻辑结构是从修身开始来齐家,然后是治国平天下。
孔子找到了一个起点,一个平台。例如中国民间信奉的第一道法规是孝,把对父母不孝的人骂成是“狼心狗肺”,也就是脱离了做人的最低限度。孔子就把这个关系推延到了君臣关系当中,也就是从“亲亲”直通“尊尊”,形成了整体的“治国”观念。
这个观念又进一步要求人们在社会伦理中“扮演”家庭伦理,构建一种简单、严谨、快乐的仪式。这个仪式就是“礼乐”仪式。整个国家像家庭一样和睦有序,充满温情和乐观,而且可以有音乐、舞蹈、诗歌伴随,这就是孔子的理想。
这个礼乐社会靠什么支撑起来?靠君子。如果没有君子,就缺少人格的基点,缺少过渡的桥梁,缺少实践者、评判者和监督者,无论是礼是乐,都缺少执掌者和引领者。因此,孔子把君子人格的养成,看成是他的社会理想的核心构建。大家从他的言论中都看到了,他一直以极大的热忱在呼吁君子之道。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把家庭的模式,扩大到整个社会结构,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社会结构的重建,是孔子一项高明的理论策略。 B、孔子以家庭伦理为基础重建社会结构的具体做法,就是把人人都能体验的家庭生活方式当做一个范本,推而广之,使之成为宏观政治问题的通俗版。 C、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家庭的血缘伦理是不能随意更改的,成员之间的尊卑关系必须严格遵守。 D、不同于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农耕文明,是中国家庭伦理观念产生的土壤。(2)、下列对“农耕文明”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农耕文明”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人们只能稳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B、“农耕文明”是人们形成了安土重迁,故土难离的思想观念,缺乏探索和创新精神。 C、“农耕文明”从春种到秋收有一套非常复杂的精细化的程序,需要人们聚族而居。 D、“农耕文明”生活方式中的劳动分工、财务分配等,需要家庭伦理结构协调彼此的关系。(3)、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A、孔子穿找了家庭伦理结构,并把它扩充来治理天下,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孔子把家庭的父子关系推延到朝廷中君臣关系当中,从而形成了“亲亲”“尊尊”等整套“治国”观念。 C、孔子把君子人格的养成,看成是他的社会理想的核心构建,所以他认为国家要靠君子来支撑。 D、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在社会位置中找到与家庭位置相对应的点,这样,整个国家就像家庭一样和谐有序了。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孟子这里所谓的“知人论世”,其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经文论家的发展,“知人论世”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是一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
“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清人黄子云认为,在吟咏之时,应先揣知作者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提出,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知其世,而不知古人的身处,也不可以遽论其文。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由此看来,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背景简介不可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
鲁迅在评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固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寄兴田园的篇章,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朱熹也曾评论说,陶渊明的诗,众人皆说是平淡,据我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易察觉,露出其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又如何写得出这样言语的诗句。由此看来,没有对作者及其时代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是任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到对其诗作的理解。
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上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心理描绘惟妙惟肖,其人呼之欲出。而诗人的本意却是以此为喻,委婉试探自己的诗作合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洞房昨夜停红烛”喜举进士也,“待晓堂前拜舅姑”将见主考大人也,“妆罢低声问夫婿”以所作之诗请教于张籍也,“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否获主司之赏识也。张籍自是心领神会,于是用同样的手法做了巧妙的回答,《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质彬彬,自知文章写得好,但是还不够自信;后两句张籍对其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时流露出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作诗的本意。
“知人论世”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对更深刻、更透彻的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王美智《知人论世与古代诗歌鉴赏》)
(1)、下列关于“知人论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知人论世”语出《孟子》,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孟子所谓的“知人论世法”。 B、“知人”是指对作者的身世、经历、写作动机等作了解;“论世”是指考察文学作品内容要考虑作者所处的时代。 C、“知人论世”就是要联系作家的生平遭际、思想为人和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等,来理解和评价诗歌。 D、“知人论世”作为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广为人知,影响深远,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人黄子云、章学诚的论述,从正反两面对比论证了评论诗文必须先了解作者的身世处境和时代背景。 B、王国维运用假设论证法指出,如果已经做到了知人论世,还不能正确解读诗歌,这样的读者是很少的。 C、鲁迅和朱熹对陶渊明的评论,都指出其具有既平淡、又豪放的特点,有力地论证了“知人论世”的必要性。 D、朱庆馀和张籍的献酬诗,极富生活气息,看似写闺情,实则另有深意,以此论证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文学常识的积累,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能力,就构建起了文学史的框架。 B、如果对作品任意取舍,不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其时代,就必定会影响到对其作品的理解。 C、如果不用“知人论世”进行赏析,那么《近试上张水部》一诗很可能被看成闺情诗。 D、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作品相关背景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从构思到成文的距离
构思从何而来 刘勰认为在文学创作中的构思主要运用想象,想象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又可以形成具有“珠玉之声”“风云之色”的具体艺术形象,这正是现代文艺理论中形象思维概念的特点。刘勰所说的“神思”,也就是我们现在创作中讲的灵感,主要从哪里而来呢?当然就是想象。
然而想象并非凌空产生的,刘勰在论想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还提出了“神与物游”的构思理论。他认为在构思中想象不能凭空产生,也不是离开客观事物的主观空想,作家主观精神世界和客观的物质世界的一种互相渗透,物我交融。“神与物游”抓住了构思过程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精神始终与外物一起活动。
构思中的“神思”活动和作家情感的波澜起伏紧密联系在一起,于是当作家在“神思方运”之时,就会产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效果。
不过,在有了构思之后,作家在进行的创作的时候,却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使得表达不能“言尽其意”甚至很多时候都是“词不达意”。刘勰也意识到了仅仅只有想象,亦即“神思”,在文学创作中是远远不够的,“意空翻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无论思绪在脑海中怎样翻飞,波涛汹涌,但是要付诸笔端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万途竞萌”之时,却“难归于一”,或者“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使心折”的现象。下笔之前踌躇满志,作品出来之后觉得和心中所思的大打折扣。更有甚者,还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文思如泉涌,下笔却无神的境况。刘勰解释了其中的原因:“意”是处在观念里的形态,是虚的,所以容易出奇出新;但是语言表现而是将虚的东西变成实的,所以有相当大的难度。这是构思和传达之间的矛盾。这其中,意是由思产生的,言是由意产生的,但是他们之间是很有独立性的,这里的重点在于意和言之间的关系。疏密之间,大相径庭。密就是语言表现的自如贴切;疏则是言和意之间差之千里。刘勰强调了创作中语言表现功力的修养,而不在于临机的冥思苦想。范文澜先生注释《文心雕龙》时,说道“‘或理在方寸’,以下指‘疏则千里’而言,夫关键将塞,神有遁心,虽穷搜力索何益。若能秉心养术,含章司契,则机枢常通,万途竞萌,正将规矩虚位,刻镂无形,又安见其不加经营运用之功耶。”就正是说的这种状况。
从构思到创作成文,作家们要经历不仅仅是一个思维层面的活动过程,还需要进行语言方面的历练。任何思维活动都要借助媒介来将自己表达出来,艺术构思完成后,作者要寻找合适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独特的艺术意象传达出来,没有不依赖与语言而独立存在的所谓的思想活动。作为艺术思维的想象活动本就是一种极复杂的心理现象,刘勰在列举文学史上许多作家的创作实例时指出:“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认为作家行文构思,或快或慢,一方面是基于个人才能禀赋和构思的方式,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作品的大小规模和体裁特点,对于这些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不管作家的写作会出现怎样的分歧,上面描述的“词不达意”等状况却仍然是存在的。而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有赖于作家平时的磨练和积累,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点悟;名师点悟,不如阅人无数”。最后还是要落脚到作家个人自身的积累上来。作家个人的阅历再经过艺术的加工,合理运用想象,才能在创作的时候游刃有余。刘勰也提出“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这四句,就是申明了这一要旨。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刘勰所说的“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并不是要人无所用心,轻易落笔,把写作当成一种游戏。相反,作家只有积年累月的辛勤努力,才能在写作的时候从容不迫,直抒胸臆。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学创作中,构思全部从想象中来,想象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形成具有“珠玉之声”“风云之色”的具体艺术形象。 B、想象并非凌空产生的,刘勰提出的“神与物游”的构思理论即可印证这一点。他认为作家主观精神世界和客观的物质世界需要互相渗透,无我交融。 C、在创作时,作家甚至很多时候会遇到“词不达意”的困难,刘勰也意识到了仅有“神思”是不够的,容易出现想象奇特表达难巧的困难。 D、刘勰强调了创作中语言表现功力的修养,范文澜先生很赞成这一点,认为如果能够驾驭好自己的心灵,锻炼好写作方法,就能够“机枢常通”。(2)、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构思中“神思”活动和作家情感的波澜起伏紧密联系在一起,“神思方运”之时,作家想到登山,山色蕴含了他的情感,想到观海,海景洋溢着他的情感。 B、作家们构思创作成文要经历的不仅仅是一个思维层面的活动过程,还需要进行语言方面的历练,空有想象是不够的。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家平时的磨练和积累是解决写作时“词不达意”等状况的关键。 D、作家不能把写作当成一种游戏,需要用心,只要积年累月的辛勤努力,就能在写作的时候从容不迫,直抒胸臆。(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作时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文思如泉涌,下笔却无神的境况,所以将虚的东西变成实的有相当大的难度。 B、任何思维活动都要借助媒介来将自己表达出来,没有不依赖于语言而独立存在的所谓的思想活动。 C、最佳想要在创作的时候游刃有余,需要个人的阅历再经过艺术加工,合理运用想象。 D、创作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作家行文构思的速度,收到个人才能禀赋和构思的方式,及作品的大小规模和体裁特点的影响。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长期以来,人们常将“三纲”与“五常”并称,简称“纲常”。但“常”与“纲”却有不同。“三纲”是对君臣、父子、夫妻三伦政治、社会、家庭地位的主从、高低、尊卑的某种定位;而“五常”则是五种基本的道德原则,是对一切社会阶层的要求。性质大不一样。比较而言,“纲”以定尊卑,“常”以扬德性。“常”的本意是“永恒”、“不变”,即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无需改变的道德原则。
“三纲”与“五常”在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首次提及。班固《白虎通德论》对“五常”也有较为详细的阐述。概括而言,“仁”就是关爱他人,“义”就是行为适当,“礼”就是行事有矩,“智”就是遇事不惑,“信”就是诚信不移。这应该是迄今对“五常”最早、最完整的解释。另外,按孟子的“四端”说,“仁”是“恻隐之心”,“义”是“羞耻之心”,“礼”是“辞让之心”,“智”是“是非之心”,“信”没有提到。但在孟子看来,人能够具备这四种“心”,已是足够的善。孟子用的大致属于道德心理学的解释。可以看出,“五常”中的任何一常都值得提倡。如“仁”,无论是“不忍也,施生爱人也”,还是“好生恶死”,抑或是“恻隐之心”,这是普适性的道德原则。其他四常无须举例。以此而言,这确是任何时代都适宜的“恒常之道”,今天仍然没有过时。
古人以“礼乐”治国,他们认为“三纲”和“五常”都是“礼”的一部分。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白虎通德论》提出的“三纲六纪”等都属于“礼”。朱熹《论语集注》中认为“三纲五常”作为根本的伦理道德原则是不会变的,所变的只是制度和形式。“三纲”属于伦理制度,是可变的;而“五常”属于道德原则,具有稳定性。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由于时代的局限,将“礼”的总原则和“礼”的具体形式混到一起。后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也不加区分地批判“三纲五常”,五四时期的很多思想家就犯了这样的错误,这是不利于清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遗产的。
中国传统道德范畴非常广泛,远非“三纲五常”所能涵盖。像墨家的“兼爱”、道家的“自然”、佛教的“慈悲”就不在“三纲五常”的范围。儒家的伦理规范有很多出自“五常”的系统或与之相关,如仁可对应诚、恕、慈、宽;义可对应公、志、勇、刚;礼可对应让、恭、孝、俭、惠;智可对应和、敏;信可对应忠、毅,等等。但还有很多规范在这个系统以外,像乐、忧、贞、温、直、中、廉、节、健、合、良知、正心,等等,还可以找出很多,用现代的伦理学分类,这些道德规范既有公德,也有私德,既有德性伦理,也有规范伦理,很多范畴都是中性的,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中国现代道德文明的重要资源。
两千多年来,封建专制制度最大的缺失就在于维护等级和特权,践踏人的个性和尊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也深刻地打上了这一时代的烙印。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人们反思传统,看到传统的不足,甚至不惜用全盘否定的方式来激发国民的觉醒,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今天的中国,正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复兴。尽管对传统还要批判地继承,但不能只破不立,不能只见糟粕,不见精华。
(摘编自刘立夫、李玲《“三纲五常”中的精华与糟粕》,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三纲五常”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期以来,人们常常将“三纲五常”简称为“纲常”,而实际上“纲”与“常”的性质却大不一样,“纲”属于伦理制度,而“常”则是道德原则。 B、“三纲”是从政治、社会和家庭三个方面规定君臣、父子、父亲的关系,“五常”则是对一切社会阶层的人们在道德原则上进行普遍性要求。 C、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到了“三纲”和“五常”,班固则对“五常”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这应该是迄今对“五常”最早最完整的解释了。 D、在对“五常”的解释中,孟子与班固不同,他的解释立足于“四端说”,大致属于道德心理学的解释。他认为人具备四种“心”,已是足够的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班固提出的“三纲六纪”都属于“礼乐”治国中的“礼”的范畴,这个“礼”不同于“五常”中的“礼”。 B、认为“三纲五常”改变的只是制度和形式,不变的是作为根本的伦理道德原则,这是错误地将“礼”的具体形式和“礼”的总原则混到一起。 C、虽然“五常”系统派生出儒家伦理规范,但还是很多儒家伦理规范在“五常”之外,它们既有公德,也有私德;既有德性伦理,也有规范伦理。 D、中国传统道德范畴很广,“三纲五常”无法涵盖,墨家的“兼爱”、道家的“自然”、佛教的“慈悲”等虽不属于它,却又都属于中国传统道德。(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中国古代思想家较为详细的解释阐述,“五常”便成为普适性的道德原则,它也是任何时代都适宜的“恒常之道”,到今天仍然还没有过时。 B、“三纲五常”是在封建专制制度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自然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曾维护封建专制社会的等级和特权而遭到批判。 C、在特定历史时期,出于唤醒国民的需要,我们可以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但在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的今天,我们对它既要批判,更要继承。 D、本文从“纲”“常”说起,谈到古人的相关解释,指出人们错误地批判“三纲五常”的原因,明确中国传统道德的范畴及我们对其应持的态度。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部中国文学史究竟应该从何时说起?这看起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是要说清楚并不容易。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把艺术的起源追溯到与人类的起源一样久远。从后世的文献记载出发,我们也可以做出适当的想象性描述。如《礼记》所载的《蜡辞》,《吴越春秋》中提到的《弹歌》,还有先秦两汉文献中留下的关于炎黄大战、大禹治水等等的神话传说。我们自然不能轻率地将这些历史的记载否定,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属于后世的记忆,暂时又难以得到实物的证实。然而幸运的是,我们发现了大量的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发现了铜器铭文,在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了《盘庚》和《商颂》,还有在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有关殷商时代的遗文遗诗与神话传说。它们之间互相发明互相印证,共同构建了殷商文学的历史。从此,中国文学脱离了传说的时代,步入了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新的时代。
甲骨文带给殷商文学的意义,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我们首先要考虑它的文字载体意义。这有两点,一是这些文字数量庞大,结构完整,说明它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二是这些甲骨卜辞的文字书写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叙事条理,甚至有了基本的文例程式,一篇典型的甲骨卜辞会同时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等四大部分,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辞汇丰富,语言简洁,体现了叙事文的初步技巧,因而我们可以将其纳入早期文学的范畴,它本身就构成了殷商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与甲骨文相提并论的是铜器铭文。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出土器物中有些相当精美,其中有些器物上也刻有文字。将殷商铜器铭文上的文字与甲骨文字进行比较,会发现二者在字形结构的组合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作为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为其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二者之间又有不同的文字特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殷商铜器铭文中,几十字以上的铭文很少见到,大多数只有几字,而且好多字是合体字,具有鲜明的图案特征。因而,铜器铭文代表了殷商文字书写的另一种情况。
商代社会是否还曾经存在过其他的文字书写形式?是否还有其他文体的文学?当然有。何以知此?这是由甲骨文与铜器铭文的特殊用途考知的。我们知道,占卜在殷商王朝的生活中虽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毕竟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青铜器上铸字的活动更是如此。那么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当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无数重要的事情,又记载在哪里呢?《尚书•多士》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多士》为周初时文献,是周公训诫殷商旧臣的记录。可见,“册”与“典”乃是殷商时代更为重要的文字文献。
(摘编自赵敏俐《殷商文学史的书写及其意义》)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礼记》所载《蜡辞》,《吴越春秋》中提到的《弹歌》,还有先秦两汉的历史文献等记载出发,我们可以推想,艺术的起源很久远。 B、诸如先秦两汉文献中的关于炎黄大战等的神话传说等,是后世的记忆,我们不能轻率否定,要作为历史则需要实物加以证实。 C、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有关殷商时代的遗文遗诗与神话传说互相发明互相印证,共同构建了殷商文学的历史。 D、殷商时代甲骨卜辞、铜器铭文的发现,《盘庚》《商颂》等传世文献的发现,使中国文学脱离了传说时代,步入有文字记载的新时代。(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甲骨文带给殷商文学的意义,首先是文字载体意义。因为甲骨文是相当成熟的文字,在已发现的殷商时代的甲骨上,甲骨卜辞文字数量庞大,结构完整。 B、甲骨卜辞的文字书写叙事条理清楚,甚至有了基本的文例程式。叙辞、命辞、占辞、验辞,是一篇典型甲骨卜辞的构成部分。 C、甲骨卜辞是殷商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早期文学的范畴,它辞汇丰富,语言简洁,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体现了叙事文的初步技巧。 D、代表殷商文字书写另一种情况的铜器铭文与甲骨卜辞相较,书写文字较少,大多是合体字,具有鲜明的图案特征,这缘于其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理论上讲,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追溯至人类生活的最原始阶段,但目前只能追溯到殷商时期,之前的伏羲、炎黄、尧舜等,只是传说。 B、铜器铭文是铸在青铜上的文字,它与青铜器制造业密切相关。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铜器铭文也随之步入了全盛时代。 C、文字的书写、文学的产生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从甲骨文与铜器铭文的特殊用途可以考知,商代社会还曾经存在其他文字书写形式,还有其他文体的文学。 D、全文用举例论证、因果例证、引用例证等方法,论述了殷商文学的书写形式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