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8-02-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 2. 下列四组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75厘米 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20千克 C、矿泉水瓶的体积约为10厘米3 D、课间眼保健操时间约为15分钟 
  • 3. 下列属于纸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白色 B、能燃烧 C、易撕碎 D、易折叠
  • 4. 下列是小明对班级同学所提的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哪位同学最高 B、哪位同学质量最大        C、哪位同学最帅 D、哪位同学跳得最远
  • 5. 如图为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流水 B、冰川                      C、生物 D、风力
  • 6. 下列操作符合实验室规则的是(     )
    A、用湿手接触实验电源                          B、药品使用前先看说明书 C、打翻化学试剂只需自行处理               D、将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水槽 
  • 7.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是人们对梅花不畏严寒的赞赏。梅花在植物的结构层次中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 8. 流感期间,小明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如图),此时小明的体温为(     )

    A、36.6℃ B、36.8℃                   C、37.2℃ D、37.4℃  
  • 9.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B、丧失栖息地是导致大多数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 C、可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生物的多样性 D、增减一种生物的数量往往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数量
  • 10. 如图为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示意图,设计该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     )

    A、分子间存在空隙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在不断运动 
  • 11. 下图为植物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和②分别表示细胞的(     )

    A、生长和分化 B、分裂和分化 C、分化和生长 D、分裂和生长 
  • 12. 向下移动显微镜物镜时(如图),眼睛注视所示位置的主要目的是(     )

    A、正确放置装片 B、避免压碎装片               C、移动标本装片 D、调节光的强弱
  • 13. 结合下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常见物质的密度(单位:千克/米3)(在0℃、标准大气压下)

    水银

    13.6×103

    植物油

    0.9×103

    7.9×103

    纯水(4℃)

    1.0×103

    0.9×103

    氧气

    1.43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C、表中铁的密度最大,氧气的密度最小 D、相同质量的铁与水,铁体积小
  • 14. 如图甲为小球下落时拍摄的频闪照片,小明要测量小球从1处下落至2处的距离,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 15. 猪笼草是一种常绿植物,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将猪笼草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能繁殖后代 B、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C、能进行光合作用 D、能遗传和变异
  • 16. 如图是四个装有相同质量水的敞口容器,放置在相同环境中,其中水蒸发最快的是(     )
    A、 B、 C、 D、
  • 17. 镓是一种灰蓝色或银白色的金属,常温下将一小块镓放在手心,很快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珠。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熔化 C、汽化 D、凝固
  • 18.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电灯发光 B、木炭燃烧 C、食物霉变 D、燃放烟花
  • 19.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与论证,找到了大陆漂移的证据。下列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的是(     )
    A、非洲和南美洲都有黑色人种 B、非洲和南美洲古生物之间有亲缘关系 C、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具有可拼性 D、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有海牛、鸵鸟等相似的生物
  • 20. 把系有棉线的铁丝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一侧的肥皂泡,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引起棉线被拉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 21. 我国成功研发了深地探测核心装备,以寻找有助于解释生命起源的微生物及了解地震成因

    (1)、目前人类探测的深地技术仅局限与地壳部分。图中表示地壳的序号是
    (2)、发生地震,迅速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很重要,以下逃生方法合理的是         
    A、如果在底楼,应迅速跑到室外的开阔地带避险 B、如果在室外,可在任意地方停留,不需要躲避 C、在教室等人多的地方,如果时间许可,要有序撤离 D、如果在高楼来不及逃离,可就近躲靠墙角等待救援
  • 22. 海水稻是一种在海边滩涂等地生长的特殊水稻。
    (1)、海水稻细胞中,能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基本结构是
    (2)、海水稻的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等物质,通过(填组织名称)运输到叶片。
    (3)、海水稻是一种被子植物,它与裸子植物不同的主要特征有。(写出一点)
  • 23. 如图甲是小明研究海波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

    (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2)、乙图是小明绘制的海波熔化图像,图中(用字母表示)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
  • 24. 外科医生紧急治疗运动员扭伤时,常会对着受伤部位喷一种叫作氯乙烷的物质,皮肤会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
    (1)、氯乙烷的沸点为12.5℃,若将氯乙烷喷洒到20℃环境中,则此时其为态。(选填“固、液或气”)
    (2)、喷射氯乙烷的作用是为了使受伤部位皮肤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试解释喷射氯乙烷使皮肤变冷的原因:
  • 25. 最近,为了保护一只迁徙候鸟的生存环境,我市相关部门紧急叫停白鹭洲公园小岛的休整工作。这只候鸟叫紫背苇鳽jian(如图甲),常栖息于水塘、沼泽地等处。

    甲(紫背苇鳽)

    (1)、构成紫背苇鳽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
    (2)、如图乙为脊椎动物的部分检索表,紫背苇鳽位于(选填字母)。

             乙

    (3)、除鸟类脊椎动物外,自然界还存在着数量巨大的无脊椎动物。下列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可多选)
    A、斑马 B、 C、蝴蝶 D、 E、水母 F、

三、实验探究题

  • 26.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

    (1)、图A是小明准备的部分实验材料,除此之外,还需要的器材有:洋葱、刀片、水、红墨水、等。
    (2)、小明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其铺在洋葱表皮的水滴中,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B所示),出现了黑色圆圈。这些黑色圆圈是
    (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对标本进行染色处理。染色的相关操作是
  • 27. 紫背天葵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某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对茎段处理的方法,会影响紫背天葵的成活率,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设计要求

    ①     取20生长状况相近且良好的紫背天葵枝条,将它们剪成相同的茎段: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标为A组与B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②     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将两组的茎段插入同一沙性土壤中,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控制实验条件

    ③     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记录长出新叶的茎段数。

    观察和记录

    (1)、“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记录长出新叶的茎段数”。这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属于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事实证据 D、表达与交流
    (2)、为判断何种处理方法有利于提高紫背天葵的成活率,本实验采用比较两组长处新叶的茎段总数,而不是采用比较哪组先长出新叶来得出结论,其主要原因是
    (3)、若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成活,预测实验的结果为
  • 28. 小明认为“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他解释:100℃的水蒸气和100℃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的水蒸气变成100℃的热水时,还要放出热量。对此,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实验过程中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以及导管的体积均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①取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记为甲。向其中倒入一定质量的温度为t1的冷水,液面位置如图所示,标记为A。

    ②向甲保温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人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人水蒸气,移出导管,此时甲杯中液面位置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比较发现t2高于t1。

    ④另取一个完全相同的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记为乙,向其中倒入与甲质量相同的温度为t1的冷水,标记为A。      ▲        , 摇匀后测出水的温度为t3。

    ⑤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进行比较。

    (1)、甲杯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
    (2)、请将步骤④中空白部分的操作补充完整
    (3)、若出现的实验现象,则说明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

四、解答题

  • 29. 学习了水的沸腾知识后,小明给烧杯的中的水进行加热,每隔一定的时间测量水的温度,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小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24分钟之后,水温度始终维持在如图所示的温度不变,也没有出现沸腾现象,但烧杯中的水却在不断地减少。老师建议小明在烧杯上盖一张硬纸片进行实验。小明发现加盖硬纸片后,水温很快升高,且出现了沸腾现象,烧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划线部分的现象作出解释。

  • 30.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温度计的原理进行研究,并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玻璃细管,通过橡皮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烧杯中,使管内外液面有一高度差。小组同学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所示:

    (1)、装置中的塑料瓶A相当于现在使用的液体温度计中的哪个结构?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此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上而下变
    (3)、若要提高此温度计的精确度,对该装置做如何改进?(写出一点即可)
  • 31. 小明要测量食盐的密度,但由于食盐易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排水的方法测量食盐的体积。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

    (1)、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食盐,当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此时称取食盐的质量为
    (2)、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测量(1)中称取食盐的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密度值偏
    (3)、资料显示:常温下,20克水中最多只能溶解7.2克的食盐。小明在烧杯中用20克水和7.2克食盐配置了食盐水,用量筒量取20毫升该食盐水,再向其中加入4克食盐,此时量筒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计算测得食盐的密度为多少克/厘米3。(计算结果精确到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