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8-02-0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其闻也固先乎吾   道:知道,懂得。 B、是故贵无贱       无:无论,不分。 C、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低下。 D、六艺经传皆习之   通:读懂,理解。
  • 2.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有错误的一组是(    )
    A、人非生知之者           而:就,连词。 B、所存,师之所存也     之:的,助词。 C、而耻学师               于:向,介词。 D、今其智反不能及         乃:就,副词。
  • 3. 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熟能无惑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4. 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C、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5. 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划线词,意义和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
    A、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②师之不传也久矣 B、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惑②是故贵无贱,无长无少 C、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圣人之所以为②是故亦圣,愚亦愚
  • 6.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活用,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聚而笑之 B、道之不传也久矣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焉,或不焉 D、孔子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 7.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活用,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其下圣人也亦远 矣,而学于师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 C、是故亦圣,亦愚 D、学而遗,吾未见其明也
  • 8. 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D、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 9. 下列句子,为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生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10. 下列句子划线词,为被动句标志的一项是(    )
    A、师不必贤弟子 B、而耻学 C、不拘 D、其皆出此乎

二、文言文阅读

  •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受:传授。 B、生乎吾前,其道也固先乎吾    闻:听说。 C、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 岂、哪。 D、是故圣圣,愚益愚            益:更加、越发。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者,学有专长的人,与今天的专家学者意思相同。 B、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C、巫医,古代巫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给人治病。 D、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的士人和官吏的统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讽今。 B、“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C、作者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 D、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南山集》目录序

    (清)戴钧衡

        呜呼!文章之事,岂不难哉!司马子长生汉武之朝,以天授之才,承累世之学,通古今书史之秘,穷天下山水奇迹,其所遭,极人世万不可堪之境,侘傺抑郁,感愤悲伤,以其所 , 发为文章,遂以雄天下,传于后世。自后世言文章称大家者,所造虽各有不同,要莫不深得乎子长之义旨。

        国朝作者间出,海内翕然推为正宗,莫如吾乡望溪方氏。方氏生平极所叹服者,则惟先生。先生与望溪生为同里,又自少志意相得,迨老不衰。其学之浅深,文章之得失,知之深而信之者,莫如望溪。顾望溪生为显官,身后著作在天下,而先生摧折困抑,垂老构祸以死,著作脱轶,莫为之收,一二藏书家有其稿者,又秘弗敢出。四方学者,徒耳先生之名,求读其书不可得。文章之遭际,幸不幸固如是耶!

        余读先生之文,见其境象如太空之浮云,变化无迹;又如飞仙御风,莫窥行止。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而其气之逸韵之远,则直入司马子长之室而得其神。云鹗氏尝谓子长文章之逸气,欧阳永叔后,惟先生得之,非虚语也。余又观先生文中自叙,及望溪先生所作序文,知先生生平每子长自命,其胸中藏有数百卷书,滔滔欲出。向令克成,必有不同于班固、范蔚宗、陈寿诸人者,岂仅区区文字足见其得子长之神哉?惜乎有子长之才,不能有子长之志,仅此区区,而犹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

        先生文集名不一,少时著有《困学集》《芦中集》,皆不可复见。今世所仅存者,惟门人尤云鹗刊本,所谓《南山集》是也。里中吴氏藏有写本,较尤本文多且半,余而抄之。复许君处见先生手稿十数首。又尤本、吴本未加编次,亦无意例,余乃共取编。呜呼!余所见三本,同异如此,此外不可见者,其零散知几何也?

        道光辛丑十二月,宗后学钧衡谨

    (选自《戴南山先生全集》,有删改)

    【注】①《南山集》:戴名世文集名。戴名世,号南山,清代“桐城派”奠基人、文学家,因“文字狱”被杀。②司马子长:司马迁,字子长。③望溪:清文学家方苞,晚号望溪。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所 , 发为文章         畜:积聚 B、知之深而信之者           笃:厚道 C、而抄之                 假:借 D、宗后学钧衡谨             识:记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穷天下山水奇迹           余乃共取编 B、方氏生平极所叹服者       一二藏书家有其稿者 C、遂以雄天下             复许君处见先生手稿十数首 D、知先生生平每子长自命        余所见三本,同异如此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四方学者,徒耳先生之名,求读其书不可得。

    ②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

    ③仅此区区,而犹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

    (4)、作者认为戴名世的文章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 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人庙门,西面而立;将人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如此则士众必尽死力。’

        “将己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君于后。是故智者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⑤,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悦,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武王曰:“善哉!”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闻金声而怒,闻鼓声而喜,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胜。”武王曰:“敢问其?”

        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 , 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 , 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节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天津古籍出版社,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既受命斧钺之威     专:独掌 B、敢为其               目:条目 C、军皆定 , 将乃就舍     次:次序 D、白刃始               合:交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见其虚进/置杯焉 B、是故智者之谋/且君尝晋君赐 C、无以知士卒寒暑/蚓无爪牙 D、炊者皆熟,将就食/项伯夜弛之沛公军
    (3)、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B、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C、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D、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王任命将军时,应该在太庙亲执象征兵权的钺和斧,郑重地授给将军,赋予他处理一切军务的权力。 B、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标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 C、如果将军能做到“三礼”,那么无论攻城时还是野战时,士兵们都会奋勇争先,只想冲锋,不愿后退。 D、本文通过武王与太公问答,阐明了君王的立将之道和将军的领军之策,充分体现了太公高超的军事智慧。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②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 1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卫中行书

    (唐)韩愈

        大受足下:辱书,为赐甚大。然所称道过盛,岂所谓之而欲其至于是欤?不敢当,不敢当!其中择其一二近似者而窃取之,则于交友忠而不反于背面者,似近焉。亦其心之所好耳,行之不倦,未敢自谓能尔也。不敢当,不敢当!

        至于汲汲于富贵以救世为事者,皆圣贤之事业,知其智能谋力能任者也。如愈者又焉能之?始相识时,方甚贫,衣食于人。其后相见于汴、徐二州,仆皆为之从事,日月有所入,比之前时丰约百倍,足下视吾饮食衣服亦有异乎?然则仆之心或不为此汲汲也,所不忘于仕进者,亦将小行乎其志耳。此未易言也。

        凡祸福吉凶之来,似不在我。惟君子得祸为不幸,而小人得祸为恒;君子得福为恒,而小人得福为幸,以其所为似有以取之也。必曰“君子则吉,小人则凶”者,不可也。贤不肖存己,贵与贱、祸与福存乎天,名声之善恶存乎人。存乎己 , 吾将勉之;存乎天、存乎人者,吾将任彼而不用吾力焉,其所守者岂不约而易行哉!足下曰:“命之穷通,自我为之。”吾恐未合于道。足下前世而言之,则知矣;若曰:“以道德为己任,穷通之来,不接吾心。”则可也。

        穷居荒凉出无驴马因与人绝一室之内有以自娱足下喜吾复脱祸乱不当安安而居迟迟而来也!

    (略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岂所谓之而欲其至于是欤         诱:诱导、引导。 B、似近焉                         少:稍微。 C、此未易言也                     遽:仓促。 D、足下前世而言之                 征:探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未敢自谓能尔也            臣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 B、所不忘于仕进者            所以摧败零落者 C、贤不肖存己                其闻道也固先 D、存乎己                    谁为大王为此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作者先感谢卫中行对自己的称赞,表示在交友忠诚方面与自己稍微接近,并说这是自己仍需不懈努力的目标,受之有愧。 B、第二段拿追求富贵以救世的圣贤作比,表明自己求官不只是脱贫,还想济世救民。只可惜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痛苦之情溢于言表。 C、韩愈把人生的吉凶祸福视为必然。他认为命运的困顿与显达,不取决于自己;认为一个人有无才能靠自己,名声好坏靠别人。 D、本文以自由多变的散句为主,穿插一些骈文句法,叙议结合,表达了自己简单而旷达的人生态度。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得福为恒,而小人得福为幸。

    ②吾将任彼而不用吾力焉,其所守者岂不约而易行哉!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穷 居 荒 凉 出 无 驴 马 因 与 人 绝 一 室 之 内 有 以 自 娱 足 下 喜 吾 复 脱 祸 乱 不 当 安 安 而 居 迟 迟 而 来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