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8-02-0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暮砧(zhēn) 玷污(zhàn) 苫子(shān) 妥帖(tiē) B、凋伤(diāo) 绸缪(chóu) 倜傥(tì) 啁啾(chóu) C、朔漠(shuò) 塑料(suò) 唆使(suō) 朔风(shuò) D、潦倒(liáo) 官僚(liáo) 撩拨(liáo) 绸缪(móu)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草木凋落衰败。艰难苦恨繁霜鬓 繁:增多。 B、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小块陆地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衰颓,失意 C、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曾经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 D、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极渚清沙白鸟飞回 回:回旋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万里悲秋常作客 B、巫山巫峡气萧森 C、百年多病独登台 D、艰难苦恨繁霜鬓
二、句子默写
-
4.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江间波浪兼天涌,。(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 ,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一去紫台连朔漠,。画图省识春风面,。(杜甫《咏怀古迹》其三)(4)、 ,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5)、杜甫《登高》中抒发潦倒一生、年老多病、流落异乡之情的两联是: , 。 , 。三、诗歌鉴赏
-
5. 阅读《秋兴八首(其一)》,完成下列各题。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首联和颔联描写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带给人怎样的感受,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诗中哪三个字点明了诗人的感怀?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表达这份感怀的。6. 阅读《咏怀古迹(其三)》,完成下面题。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这首诗是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塑造王昭君这个人物形象的?(2)、试分析本诗中诗人是如何寄托情感的。7. 阅读《登高》,完成下列各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对仗极为工整,简要分析。(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千古名句,视野开阔,气势宏大,试简要分析。8. 阅读《秋兴八首(其一)》,完成下题。情景的和谐统一,是抒情诗里一个异常重要的方面。试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两句为例,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2)、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月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②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12.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奉陪郑驸马韦曲【1】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2】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2)、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3)、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得一官。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尽情饮酒。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 E、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本诗也通过眼前景物的描绘而抒物是人非之感。(2)、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 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③。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1)、下列选项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正衬手法。 “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下句向空间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D、尾联运用典故,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 E、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2)、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结合全诗谈谈诗中“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1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公安县怀古①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2)、本诗与杜甫的《蜀相》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四、现代文阅读
-
1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浣花草堂
黄裳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张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个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就在成都的西郊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的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来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安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
穿过花径,我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来的大树,洁净无尘。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杜甫的像。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排排坐的。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
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了出去。前面有回廊曲槛,可以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修的原样相去不远,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上有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来的轮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像这种地方,不用说,大红大绿的建筑、大屋顶之类的铺陈,都是完全不合适的。
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题的一副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这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们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的作品是“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个最光辉的席位——诗圣。
坐在水槛上休息。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仿佛看到了在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发出幽香的红蕖,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袅袅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轻得只禁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月色,江路梅香……
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因为这一切都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挚爱的。杜甫写出了许多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也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总看不大清楚,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
(选自《黄裳散文选集》,有删改)
(1)、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2)、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A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
B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
(3)、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加以概括。(4)、要全面地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